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13889.39億元,增速8.1%

記者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 2017年, 全市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市黨代會精神,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 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重塑產業經濟地理, 全市經濟呈現活力增強、穩中向好、信心倍增的發展態勢。

據成都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經四川省統計局審定, 2017年,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89.39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 比上年增長8.1%(下同), 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 與全省持平。 分產業看, 第一產業增加值500.9億元, 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5998.2億元, 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7390.3億元, 增長8.9%。 三次產業結構為3.6:43.2:53.2。

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 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良好開局

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大會, 大力實施“十大重點工程”, 扎實推進“五項重點改革”, 深入推進農商文旅融合發展, 全面啟動農業產業功能區建設。 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1400億元, 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513家, 銷售收入超過2400億元。 鄉村旅遊實現總收入327.7億元, 增長25.6%。 新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031家, 家庭農場1473家, 適度規模經營率達60.8%,

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戶面超過90%。 統籌城鄉發展進程加快, 建成幸福美麗新村2772個。 農村金融改革持續深入, 創新建立“農貸通”融資平臺, 全市累計受理貸款金額16.54億元, 成功發款14.19億元, 申貸成功率達86%。

產業新政成效初顯 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 出臺“產業新政50條”,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和服務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資質以上建築業和房地產企業1572家, 比上年多增305家。 重點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 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8.1%, 拉動經濟增長3.1 個百分點。 其中, 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0.5%。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腦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 分別增長26.8%、16.8%、36.4%, 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40.8%。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9%, 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2%, 拉動經濟增長4.8個百分點。 其中, 生活性服務業穩步增長, 批發和零售業增長6.4%,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9.6%, 住宿和餐飲業增長7.0%。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三去一降一補”進展順利

完全退出煤炭開採洗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和其他採礦業四個行業, 規模以上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速比上年下降2.9個百分點。 商品房庫存面積持續減少, 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末下降15.7%。 去杠杆有效推進,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4.7%, 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 企業成本不斷降低, 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60元, 比上年減少3元。 短板領域投資快速增長,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9404.2億元, 增長12.3%, 其中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投資分別增長34.8%、30.3%, 分別快於全市投資增速22.5、18.0個百分點。

創新驅動深入實施 新經濟新動能態勢良好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支持新經濟發展的18條具體措施,聚焦“六大形態”,構建“七大應用場景”。新登記市場主體46.4萬家,增長42%。新增科技型企業2萬家,增長55.0%,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71家,增長17.8%,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374.8億元。出臺人才新政十二條,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青年人才落戶超過11萬人,引進國家“千人計畫”38人。建成各類創新創業載體260家,面積1654萬平方米。

網路零售保持高速增長,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03.5億元,增長11.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32.1%,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6個百分點。改善型消費需求旺盛,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分別增長22.9%、26.9%。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1-11月規模以上資訊消費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0.5%、20.0%。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大幅提升,城市軌道車輛、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分別增長49.1%、13.5%、7.6%、41.1%、84.3%。中高端製造業投資增勢良好,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速分別比上年提高23.7、4.5個百分點。

全面開放縱深推進 外資外貿大幅增長

堅持以新開放觀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打造“向西向南”開放門戶,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72家,增長72.9%。新批或增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68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00.4億美元,增長16.5%(按同類城市統計口徑)。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達281家,中國—歐洲中心暨“一帶一路”交往中心正式啟用,70家國際經濟商務機構和商協會簽約入駐。國際大通道持續提能,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04條,雙流國際機場客貨輸送量分別達到4980萬人次、64.3萬噸,成為中西部唯一年出入境流量突破500萬人次的航空口岸。蓉歐快鐵開行數量突破1000列。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片區)建設全面鋪開,啟動155項改革任務,區域內新增註冊企業1.9萬家。

實現進出口總額3941.8億元,增長45.4%,增速比上年提高34.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2064.9億元,增長42.3%,增速比上年提高44.3個百分點,扭轉了出口連續兩年下降的態勢。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1613.2億元,增長67.7%;進口額1876.9億元,增長48.8%,增速較上年提高17.9個百分點。

發展品質穩步提升 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大力推進扶貧攻堅和就業,出臺“城鄉社區發展治理30條”,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財政收入平穩增長,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75.5億元,增長11.3%。其中,實現稅收收入900.9億元,增長10.8%。要素投入產出效益不斷提高,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效果係數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逾15.5萬元/人,單位勞動力投入產出的效益比上年提高1.4萬元。企業效益明顯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4%;實現利潤總額增長9.5%。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增長78%,增速較上年提高61.5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8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增長9.1%。城鄉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縮小0.01。12月末全轄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貸款餘額分別為34423億元、28359億元,分別增長7.6%、12.4%。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0%,漲幅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就業形勢良好,新增就業27.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5%。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實現全市85個貧困村退出、29878人脫貧。

綠色發展持續深化 “三治一增”成效顯著

堅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三治一增”四個“十條”方案,建設碧水藍天、森林環繞、綠樹成蔭的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啟動建設,強力實施電能替代,累計完成889台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清潔能源比重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

鐵腕治霾,加大科技治霾力度,淘汰黃標車2.39萬輛,清理整治“散亂汙”企業14148家;PM10、PM2.5平均濃度下降13.7%、10.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35天,是2013年實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達到的最長天數。科學治堵,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地鐵運營里程179公里,軌道交通客運周轉量105.8億人公里,增長34.3%。重點江河治理成效明顯,落實長江經濟帶上游城市環保責任,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比例高達100%。全域增綠,加快構建“兩山、兩網、兩環、六片”的生態格局,規劃建設“一軸兩山三環七帶”共16930公里的天府綠道體系,2017年建成綠道633公里,新增公共綠地16.3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3%。

總體看,2017年全市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品質效益不斷提升,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企業創新積極性有待提高,新經濟新動能支撐不足,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面落實年”,全市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一個願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四項重點工程”的決策部署,遵循經濟規律,推動科學發展,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創新驅動深入實施 新經濟新動能態勢良好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支持新經濟發展的18條具體措施,聚焦“六大形態”,構建“七大應用場景”。新登記市場主體46.4萬家,增長42%。新增科技型企業2萬家,增長55.0%,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71家,增長17.8%,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374.8億元。出臺人才新政十二條,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青年人才落戶超過11萬人,引進國家“千人計畫”38人。建成各類創新創業載體260家,面積1654萬平方米。

網路零售保持高速增長,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03.5億元,增長11.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32.1%,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6個百分點。改善型消費需求旺盛,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分別增長22.9%、26.9%。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1-11月規模以上資訊消費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0.5%、20.0%。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大幅提升,城市軌道車輛、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分別增長49.1%、13.5%、7.6%、41.1%、84.3%。中高端製造業投資增勢良好,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速分別比上年提高23.7、4.5個百分點。

全面開放縱深推進 外資外貿大幅增長

堅持以新開放觀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打造“向西向南”開放門戶,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72家,增長72.9%。新批或增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68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00.4億美元,增長16.5%(按同類城市統計口徑)。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達281家,中國—歐洲中心暨“一帶一路”交往中心正式啟用,70家國際經濟商務機構和商協會簽約入駐。國際大通道持續提能,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04條,雙流國際機場客貨輸送量分別達到4980萬人次、64.3萬噸,成為中西部唯一年出入境流量突破500萬人次的航空口岸。蓉歐快鐵開行數量突破1000列。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片區)建設全面鋪開,啟動155項改革任務,區域內新增註冊企業1.9萬家。

實現進出口總額3941.8億元,增長45.4%,增速比上年提高34.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2064.9億元,增長42.3%,增速比上年提高44.3個百分點,扭轉了出口連續兩年下降的態勢。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1613.2億元,增長67.7%;進口額1876.9億元,增長48.8%,增速較上年提高17.9個百分點。

發展品質穩步提升 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大力推進扶貧攻堅和就業,出臺“城鄉社區發展治理30條”,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財政收入平穩增長,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75.5億元,增長11.3%。其中,實現稅收收入900.9億元,增長10.8%。要素投入產出效益不斷提高,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效果係數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逾15.5萬元/人,單位勞動力投入產出的效益比上年提高1.4萬元。企業效益明顯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4%;實現利潤總額增長9.5%。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增長78%,增速較上年提高61.5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8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增長9.1%。城鄉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縮小0.01。12月末全轄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貸款餘額分別為34423億元、28359億元,分別增長7.6%、12.4%。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0%,漲幅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就業形勢良好,新增就業27.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5%。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實現全市85個貧困村退出、29878人脫貧。

綠色發展持續深化 “三治一增”成效顯著

堅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三治一增”四個“十條”方案,建設碧水藍天、森林環繞、綠樹成蔭的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啟動建設,強力實施電能替代,累計完成889台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清潔能源比重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

鐵腕治霾,加大科技治霾力度,淘汰黃標車2.39萬輛,清理整治“散亂汙”企業14148家;PM10、PM2.5平均濃度下降13.7%、10.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35天,是2013年實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達到的最長天數。科學治堵,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地鐵運營里程179公里,軌道交通客運周轉量105.8億人公里,增長34.3%。重點江河治理成效明顯,落實長江經濟帶上游城市環保責任,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比例高達100%。全域增綠,加快構建“兩山、兩網、兩環、六片”的生態格局,規劃建設“一軸兩山三環七帶”共16930公里的天府綠道體系,2017年建成綠道633公里,新增公共綠地16.3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3%。

總體看,2017年全市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品質效益不斷提升,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企業創新積極性有待提高,新經濟新動能支撐不足,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面落實年”,全市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一個願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四項重點工程”的決策部署,遵循經濟規律,推動科學發展,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