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布裡,再見

文/ 譚峰

2012年的一個普通週末下午, 我在王府井閒逛。 在走到王府井地鐵站的時候, 突然看到一群陌路人推推搡搡, 嘈雜鼎沸的人聲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就在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的時候, 王府井的保安拿起了高音喇叭, 喊道:“請大家儘快疏散, 確保馬布裡順暢通過。 ”

“誰是馬布裡?”正當我疑惑之時, 我旁邊的體育迷小夥伴隨口拋來一句:“是馬政委啊!”隨即, 他拔腿就跑, 插進擁擠的人群中, 高舉著手機, 左搖右晃地一頓亂拍。 還好, 他捕捉到了心目中的“男神”。

第二天, 馬布裡當之無愧地擠進熱搜榜單。 那一刻, 我才知道, 當日的馬布裡是準備乘坐北京地鐵1號線, 從他常住的王府井附近的公寓趕到首鋼體育館訓練。 據說, 他在和他的私人助理打賭:如果馬布裡可以連續3天乘坐北京地鐵, 可以忍受地鐵高峰期的局促擁擠, 他就獲得100元人民幣的“獎勵”。 於是, 在王府井地鐵站就會上演“萬星捧月”的傳奇畫面。

當時, 有一些媒體採訪過馬布裡, 說:“你在紐約、洛杉磯時, 並沒有乘坐地鐵的習慣, 為何到了北京, 就可以樂此不疲呢?”他的回答, 多多少少讓人吃驚:“和紐約、洛杉磯相比, 我更喜歡北京。 在美國的大城市, 我總是被人認出來, 總是被媒體打擾我的生活。 而在中國, 這裡的年輕人都很忙碌, 老年人更是很少有認出我的, 我活得很自在。 ”

然而, 在中國活得自在的馬布裡, 在美國活得並不開心。 有一個“紮心”的事件成為了他離開美國的“導火線”——“老東家”隱瞞門事。 2007年寒冬時節, 效力於尼克斯的馬布裡身穿3號球衣, 在現場美國球迷的瘋狂呐喊聲中和對手太陽隊傾力拼搶。 意外的是, 此時馬布裡父親唐·馬布裡不知是心情緊張,

還是積病突發, 居然在看臺上因心臟疾病問題現場昏迷。 當時, 熱情的球迷只顧地盯著賽場上的勝負得分, 至於誰的父親病倒了, 似乎並不關心。 不幸的是, 馬父送往醫院, 搶救無效去世。 然而, 尼克斯總經理湯瑪斯向隊發號施令:這條有關馬布裡家庭變故的重大事情, 不能傳到他耳朵裡。 在長達2個月之後, 馬布裡才“被授權”得知, 其父已過世的消息。

那個時刻的馬布裡感覺自己被騙了:瘋狂地為隊裡“賣命”, 換來的不過是一次交易。 他更想是一個賺錢的工具, 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值得被尊重的人。 帶著這一的憤慨和委屈, 馬布裡不失時機地找湯瑪斯理論, 但湯瑪斯並不是“吃素”的, 他利用自己手中的媒體資源,

或歪曲事實, 或偷換概念, 或狂轟濫炸, 讓馬布裡的形象在美國民眾之中越來越畸形——2005年, 馬布裡勾引尼克斯女實習生, 並與其在自己的私家車裡發生了“男女之事”;2009年7月, 馬布裡歇斯底里地瘋狂裸奔, 被美國人成為“NBA敗類”“籃球流氓”;2009年, 美國《體育畫報》搞了一期投票, 馬布裡在“你最不喜歡的NBA球員”的榜單中, 排名第一;甚至在2009年, 馬布裡吸食大麻的視頻在美國的網站發佈出來, 一時間臭名昭著。

在這樣一個風口浪尖, 馬布裡精疲力盡, 他確實累了, 心累。 此時, 馬布裡已深刻地意識到, 美國, 讓他充滿絕望;NBA, 已不再是他的“地盤”。 於是, 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去一個他呆著更舒服的地方, 而那山西隊的“煤老闆”以銷售馬布裡的品牌鞋,

成全了他。

2009年, 馬布裡加盟山西隊, 為山西效力不少, 他在山西隊的表現可圈可點。 2010年, 馬布裡又轉入佛山隊。 飛機帶著馬布裡從山西飛到廣州白雲機場時, 現場有很多“久仰”馬布裡大名的球迷, 早已捧著對馬布裡陌生的廣州市花木棉花迎接這位救世主。 馬布裡到達機場後, 發表了一個簡短的開場白, 其中他張口就說:“廣東是我喜歡的地方, 這裡比山西更暖和, 我喜歡這裡。 ”他強烈喜歡廣東的語氣, 就像他之後超喜歡北京一樣, 熾烈而發自肺腑, 卻讓人們想到一句中國老話:換一個山頭, 唱一首山曲兒。 2010——2011年賽季, 馬布裡表現得精彩絕倫, 並用自己的“硬實力說話, 換來引進最成功的大牌外援的光榮稱號。

乘勢而為, 馬布裡加入北京首鋼隊。也許很多人都以為,馬布裡以他當時的影響力加入北京隊,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其實,北京隊選擇馬布裡,居然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因為,當年導致馬布裡從山西到佛山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北京隊優先選用的是另一外援法蘭西斯——他在轉入北京之前,大贊北京是座有魅力的城市,並想在此打出自己的“天下”。可是這位“弗老大”卻最終因為身體和技術原因終結了他的北京之旅,被北京球迷送了一個外號“史上最大水貨”。“最大水貨”的離去,成就了馬布裡的“順位”。據說,他當時轉戰北京,並沒有談及太多額外的條件,這和其他NBA“明星”標出形形色色的“嚴要求、高標準”相比,極為另類。對此,有兩種解釋可令人信服:一是他真心喜歡北京,二是當時北京隊從未拿過CBA冠軍,如果他的加入,能使北京一舉拿下冠軍,該多有成就感。但不論是哪種解釋,都證明了,馬布裡敢想、夠拼。

最後的結果,地球人都知道:馬布裡“幫助”北京隊拿到CBA冠軍。馬布裡的稱號,由“獨狼”昇華為“馬政委”“馬指導”“馬求恩”。在馬布裡離開美國的時候,美國人放言道:“馬布裡將污染中國的籃球,中國的空氣。”可數年之後,馬布裡不僅沒有應驗這樣的“咒語”,反倒在中國、在北京樹立了他職業生涯的一片新天地。和美國的艱難相比,劇情大反轉。馬布裡重生了。

馬布裡需要中國市場,中國也需要馬布裡。在“後姚明時代”,中國一時間難以找到一個可以帶領一支球隊取得勝利的“精神領袖”,中國籃球不僅需要比分,更需要激情、需要熱愛、需要挑戰、需要樂在其中,而這也是已過而立之年的“老馬”所詮釋的職業精神和人生情懷。馬布裡在中國廣受歡迎,還有一層重要含義:人們開始改變外援對中國籃球的刻板印象。以往我們的外援CBA似乎都是為了刷資料和圈錢,至於是否能帶領球隊享受到籃球的真諦,他們並不在意。但馬布裡以一個職業籃球人的身份,把籃球的真正精神通過身體力行、團隊協作、口傳心授的方式,像播種一粒種子那樣,紮根到中國的土壤中。一時間,馬布裡在中國受到了“超國民待遇”——有人給他立銅像,有個人給蓋博物館,有人給他拍電影。2012年,他被北京市委授予了“長城友誼獎”,有了“北京戶口”,成為CBA歷史上第一個獲得中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現役外援。

歷史驚人的相似,然而,歷史也驚人地諷刺。2015年3月15日,北京隊與遼寧隊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決一死戰。讓人無法忘卻的畫面是,北京隊在第3節一度落後10分的情況下,馬布裡頑強迎戰,在他的帶領下,球員們的潛質均得以充分地爆發,最終北京首鋼隊以105:93逆轉比分,戰勝遼寧隊,北京隊斬獲“三連冠”,首鋼也建立起了“北京王朝”的輝煌。2018年1月25日,同樣是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曾在首鋼風光一時的“馬政委”因為各種原因效力同城北控俱樂部。當晚,馬布裡帶領的北控以90:116慘敗給了他曾經征服過的遼寧隊。三年過去了,曾經的“逆轉”淪為了現如今的“慘敗”,而比分又是如此的相似。更為譏諷的是,三年前的五棵松體育館坐滿了馬布裡的粉絲,全場體育迷齊聲高喊:馬政委,MVP!而三年後同樣的場館,卻被遼寧球迷所“霸佔”,這時場館的上空飄蕩著是“大侄子”(遼寧隊悍將郭艾倫)的東北腔調。

2017年對於首鋼俱樂部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首鋼成立61周年,這一年首鋼新的領導班子成立,這一年見證輝煌往事的傳奇教練閔鹿蕾“突然”宣佈辭職,這一年馬布裡和帶給他太多夢想的首鋼揮手說再見。2017年4月22日,北京男籃召開發佈會,宣佈首鋼正式放棄馬布裡。理由是,馬布裡年齡過大、體力欠佳,需要退居二線做助理教練,但馬布裡還不甘心如此草草地結束籃球職業生涯。協商未果,“老馬”坦然離開首鋼,轉而投奔加盟同城北控。

在一片唏噓的氣氛中,人們又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趨勢和脈絡:馬布裡的離去,既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2017年,首鋼俱樂部管理層發生“劇變”,從上到下相應“改革精神”。秦曉雯,深諳體育行銷和體育管理的模式,她的上任註定給首鋼塗染一些不一樣的“顏色”。在她的感召下,曾擔任中國女籃翻譯的謝海田,汲取了西方體育改革的重要思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教練閔鹿蕾換為擔任過籃球助理一職的雅尼斯,馬布裡被替換為另一位外援漢密爾頓。有關首鋼的改革,社會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作為一個“老首鋼”,就是應該在重要的歷史節點,嘗試大膽的、有魄力的改革;另一種聲音則是質疑,如此大張旗鼓的改革,是否會斷了“老首鋼”的傳承,將首鋼的人情味越改越淡,讓改革的後遺症成為首鋼的夢魘。孫悅、張德龍、莫里斯“勞燕分飛”,以及駭人聽聞的李根戒指門,便讓這場“夢魘”對首鋼的球迷造成不容小覷的影響。然而無論如何,馬布裡離開首鋼,乍一聽上去,匪夷所思,但如果放在首鋼整體改革的“新時代”下,似乎也是極易理解的。

馬布裡加盟被控後,對首鋼是得還是失,短時期內很難判斷。但北控的影響力和關注度,似乎有了新的轉機。北控這個被視為缺乏“歷史底蘊”的“外來和尚”,反倒在2017年“老馬”的加盟,成為了眾多球迷青睞的新生力量,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風頭超過了首鋼。據說,一位北京大媽因為馬布裡加盟北控,而放棄了她長期以往支持首鋼的習慣,轉而為北控加油,並“出其不意”地為北控俱樂部捐款50萬。從此,一個詞頻繁地出現在媒體中,叫“馬布裡效應”。

當然,北控不可能因為“馬政委”的加入,就一下子從名不見經傳的“小簍子”躋身為CBA俱樂部的前列。籃球比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情深意切”,籃球的魅力,也許來源於“兄弟情深”,但更來源於其“六親不認”的殘酷競爭。這樣的比賽,才好看,才過癮。從近來的比賽實踐來看,北控即使擁有天賦異稟的“老馬”,但仍逃不出捅不穿窗戶紙,屢戰屢敗的宿命。更何況,“老馬”已“老”,他終究是救不活這支正處於成長期而非成熟期的球隊。

2018年2月3日,CBA常規賽第35輪拉開帷幕,北控迎戰新疆飛虎,這對於馬布裡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他回到五棵松體育場的最後一場告別賽——想當年,這是成就他籃球夢想最絢爛的舞臺。因為球技水準等問題,即使拼盡全力,馬布裡也無法改變111:113的敗局。比賽結束,五棵松球場的觀眾逐漸散去,然而很多“老馬”的粉絲仍然留下來,他們在“人去樓空”的五棵松球場,為這位已到不惑之年的“北京大叔”搖旗呐喊,為他祝福。

賽後,“老馬”說他最近太累了,以前他一直為籃球比賽而奮不顧身、傾其所有。現如今,該是回歸平淡生活、修心養性的時候了。2018年2月11日,馬布裡宣告退役。談到退役之後會做什麼?他回答道:“我先會離開中國,飛到洛杉磯調養一下子。把身體練好,說不定,會有NBA的球探邀請我加入某個頂級的球隊。”如果有一天,我們看到馬布裡“東山再起”地為另一支球隊效力的時候,並不會奇怪,因為這就是馬布裡。

馬布裡在名聲鵲起的那幾年,有媒體問他,最喜歡中國文化的什麼?他回答道:“我最喜歡漢字,因為漢字的結構很神奇。同樣的字和詞,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效果。”漢語的確很神奇。比如,我們在送別一位故交的時候,如果先說再見,再說名字,往往表示一種“再也不見”的複雜情緒;但如果反過來,先說名字,再說再見,則含蓄地透露出淡淡的依依不捨之情、一種再次相見的美好期待。

那麼,在這離別的時刻,請允許我們中國人用充滿魔力的漢語,向這位“北京男孩”道一聲:“馬布裡,再見!”

馬布裡加入北京首鋼隊。也許很多人都以為,馬布裡以他當時的影響力加入北京隊,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其實,北京隊選擇馬布裡,居然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因為,當年導致馬布裡從山西到佛山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北京隊優先選用的是另一外援法蘭西斯——他在轉入北京之前,大贊北京是座有魅力的城市,並想在此打出自己的“天下”。可是這位“弗老大”卻最終因為身體和技術原因終結了他的北京之旅,被北京球迷送了一個外號“史上最大水貨”。“最大水貨”的離去,成就了馬布裡的“順位”。據說,他當時轉戰北京,並沒有談及太多額外的條件,這和其他NBA“明星”標出形形色色的“嚴要求、高標準”相比,極為另類。對此,有兩種解釋可令人信服:一是他真心喜歡北京,二是當時北京隊從未拿過CBA冠軍,如果他的加入,能使北京一舉拿下冠軍,該多有成就感。但不論是哪種解釋,都證明了,馬布裡敢想、夠拼。

最後的結果,地球人都知道:馬布裡“幫助”北京隊拿到CBA冠軍。馬布裡的稱號,由“獨狼”昇華為“馬政委”“馬指導”“馬求恩”。在馬布裡離開美國的時候,美國人放言道:“馬布裡將污染中國的籃球,中國的空氣。”可數年之後,馬布裡不僅沒有應驗這樣的“咒語”,反倒在中國、在北京樹立了他職業生涯的一片新天地。和美國的艱難相比,劇情大反轉。馬布裡重生了。

馬布裡需要中國市場,中國也需要馬布裡。在“後姚明時代”,中國一時間難以找到一個可以帶領一支球隊取得勝利的“精神領袖”,中國籃球不僅需要比分,更需要激情、需要熱愛、需要挑戰、需要樂在其中,而這也是已過而立之年的“老馬”所詮釋的職業精神和人生情懷。馬布裡在中國廣受歡迎,還有一層重要含義:人們開始改變外援對中國籃球的刻板印象。以往我們的外援CBA似乎都是為了刷資料和圈錢,至於是否能帶領球隊享受到籃球的真諦,他們並不在意。但馬布裡以一個職業籃球人的身份,把籃球的真正精神通過身體力行、團隊協作、口傳心授的方式,像播種一粒種子那樣,紮根到中國的土壤中。一時間,馬布裡在中國受到了“超國民待遇”——有人給他立銅像,有個人給蓋博物館,有人給他拍電影。2012年,他被北京市委授予了“長城友誼獎”,有了“北京戶口”,成為CBA歷史上第一個獲得中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現役外援。

歷史驚人的相似,然而,歷史也驚人地諷刺。2015年3月15日,北京隊與遼寧隊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決一死戰。讓人無法忘卻的畫面是,北京隊在第3節一度落後10分的情況下,馬布裡頑強迎戰,在他的帶領下,球員們的潛質均得以充分地爆發,最終北京首鋼隊以105:93逆轉比分,戰勝遼寧隊,北京隊斬獲“三連冠”,首鋼也建立起了“北京王朝”的輝煌。2018年1月25日,同樣是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曾在首鋼風光一時的“馬政委”因為各種原因效力同城北控俱樂部。當晚,馬布裡帶領的北控以90:116慘敗給了他曾經征服過的遼寧隊。三年過去了,曾經的“逆轉”淪為了現如今的“慘敗”,而比分又是如此的相似。更為譏諷的是,三年前的五棵松體育館坐滿了馬布裡的粉絲,全場體育迷齊聲高喊:馬政委,MVP!而三年後同樣的場館,卻被遼寧球迷所“霸佔”,這時場館的上空飄蕩著是“大侄子”(遼寧隊悍將郭艾倫)的東北腔調。

2017年對於首鋼俱樂部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首鋼成立61周年,這一年首鋼新的領導班子成立,這一年見證輝煌往事的傳奇教練閔鹿蕾“突然”宣佈辭職,這一年馬布裡和帶給他太多夢想的首鋼揮手說再見。2017年4月22日,北京男籃召開發佈會,宣佈首鋼正式放棄馬布裡。理由是,馬布裡年齡過大、體力欠佳,需要退居二線做助理教練,但馬布裡還不甘心如此草草地結束籃球職業生涯。協商未果,“老馬”坦然離開首鋼,轉而投奔加盟同城北控。

在一片唏噓的氣氛中,人們又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趨勢和脈絡:馬布裡的離去,既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2017年,首鋼俱樂部管理層發生“劇變”,從上到下相應“改革精神”。秦曉雯,深諳體育行銷和體育管理的模式,她的上任註定給首鋼塗染一些不一樣的“顏色”。在她的感召下,曾擔任中國女籃翻譯的謝海田,汲取了西方體育改革的重要思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教練閔鹿蕾換為擔任過籃球助理一職的雅尼斯,馬布裡被替換為另一位外援漢密爾頓。有關首鋼的改革,社會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作為一個“老首鋼”,就是應該在重要的歷史節點,嘗試大膽的、有魄力的改革;另一種聲音則是質疑,如此大張旗鼓的改革,是否會斷了“老首鋼”的傳承,將首鋼的人情味越改越淡,讓改革的後遺症成為首鋼的夢魘。孫悅、張德龍、莫里斯“勞燕分飛”,以及駭人聽聞的李根戒指門,便讓這場“夢魘”對首鋼的球迷造成不容小覷的影響。然而無論如何,馬布裡離開首鋼,乍一聽上去,匪夷所思,但如果放在首鋼整體改革的“新時代”下,似乎也是極易理解的。

馬布裡加盟被控後,對首鋼是得還是失,短時期內很難判斷。但北控的影響力和關注度,似乎有了新的轉機。北控這個被視為缺乏“歷史底蘊”的“外來和尚”,反倒在2017年“老馬”的加盟,成為了眾多球迷青睞的新生力量,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風頭超過了首鋼。據說,一位北京大媽因為馬布裡加盟北控,而放棄了她長期以往支持首鋼的習慣,轉而為北控加油,並“出其不意”地為北控俱樂部捐款50萬。從此,一個詞頻繁地出現在媒體中,叫“馬布裡效應”。

當然,北控不可能因為“馬政委”的加入,就一下子從名不見經傳的“小簍子”躋身為CBA俱樂部的前列。籃球比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情深意切”,籃球的魅力,也許來源於“兄弟情深”,但更來源於其“六親不認”的殘酷競爭。這樣的比賽,才好看,才過癮。從近來的比賽實踐來看,北控即使擁有天賦異稟的“老馬”,但仍逃不出捅不穿窗戶紙,屢戰屢敗的宿命。更何況,“老馬”已“老”,他終究是救不活這支正處於成長期而非成熟期的球隊。

2018年2月3日,CBA常規賽第35輪拉開帷幕,北控迎戰新疆飛虎,這對於馬布裡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他回到五棵松體育場的最後一場告別賽——想當年,這是成就他籃球夢想最絢爛的舞臺。因為球技水準等問題,即使拼盡全力,馬布裡也無法改變111:113的敗局。比賽結束,五棵松球場的觀眾逐漸散去,然而很多“老馬”的粉絲仍然留下來,他們在“人去樓空”的五棵松球場,為這位已到不惑之年的“北京大叔”搖旗呐喊,為他祝福。

賽後,“老馬”說他最近太累了,以前他一直為籃球比賽而奮不顧身、傾其所有。現如今,該是回歸平淡生活、修心養性的時候了。2018年2月11日,馬布裡宣告退役。談到退役之後會做什麼?他回答道:“我先會離開中國,飛到洛杉磯調養一下子。把身體練好,說不定,會有NBA的球探邀請我加入某個頂級的球隊。”如果有一天,我們看到馬布裡“東山再起”地為另一支球隊效力的時候,並不會奇怪,因為這就是馬布裡。

馬布裡在名聲鵲起的那幾年,有媒體問他,最喜歡中國文化的什麼?他回答道:“我最喜歡漢字,因為漢字的結構很神奇。同樣的字和詞,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效果。”漢語的確很神奇。比如,我們在送別一位故交的時候,如果先說再見,再說名字,往往表示一種“再也不見”的複雜情緒;但如果反過來,先說名字,再說再見,則含蓄地透露出淡淡的依依不捨之情、一種再次相見的美好期待。

那麼,在這離別的時刻,請允許我們中國人用充滿魔力的漢語,向這位“北京男孩”道一聲:“馬布裡,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