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9℃!他為列車“補水”

-9℃!他為列車“補水”

——一位火車站上水工的春運時間

2月2日16時, 上水工韓新培正在給開往廣州的Z89次列車上水。 春運期間, 韓新培和他的工友們每天要不斷重複著同一個動作,

為約1500個車廂進行上水作業。 寒冷的天氣裡, 飛濺的水花常常會打濕鞋襪。 記者趙海江攝

寒冬臘月, 回鄉途中, 一碗熱騰騰的泡面讓人無比滿足, 早晨醒來盥洗室洗漱一番令人一掃疲憊、神清氣爽。 然而, 有誰想過, 火車上的這些水是從哪裡來的?

2月2日, 2018年春運的第一個客流高峰日, 石家莊站客流明顯增多。

16時許, 從石家莊開往廣州的Z89次列車安靜地停靠在第21月臺邊, 等待發車。 5個穿著橘黃色馬甲的車站上水工在車廂外忙活著。

從鐵軌旁股道上的上水井邊抽出橡膠管, 插入車廂注水口, 打開上水井, 自來水順著管道注入列車水箱, 上水完畢, 收管、關閥門。

負責列車末尾兩節車廂的上水工韓新培動作十分嫺熟,

“這套動作, 我已經做了四年。 ”

上完水, 16時46分, 列車準時駛出月臺, 韓新培這才顧得上跟記者說話。 他摘掉手上的黃色橡膠手套, 露出的是一雙凍得通紅的手。

記者主動上前握手, 韓新培卻有些不好意思:“太涼。 ”的確, 那是涼得像冰塊兒一樣的手。

記者拿過韓新培的手套戴在自己手上, 又濕又涼。

“其實手套不漏, 是上水時濺出來的水花容易灌進手套。 ”韓新培說。

記者還注意到, 韓新培腳上的迷彩橡膠底布鞋顏色極深, 蹲下一摸, 濕得幾乎可以擠出水來。 韓新培又不好意思了:“沒事沒事, 都習慣了。 ”

韓新培告訴記者, 平時車站每天有75列1100多節車廂需要上水, 春運期間加上22列增開列車, 大約1500節車廂。 上一個班12小時,

平均下來, 每人要為60節車廂加水, 長的30分鐘, 短的3分鐘。

這些數字是怎樣的概念?

吃飯, 幾乎沒遇過正點。 輪著吃飯時, 出月臺上樓打飯、回來吃飯、飯後洗碗、回到崗位上, 總共也就20來分鐘, 年齡大一些的上水工因為跑不過來, 多是請年輕人捎飯。

手機計步器上的數字從未低於2萬步, 多時四五萬步也不稀奇, 而且一半以上是在月臺、股道之間上臺階和下臺階, 很少走平地。

晚上八點多鐘回到家, 累到飯也不想吃倒頭就睡, 一覺睡到第二天上午才能緩過勁。

儘管每人都配備兩雙鞋、兩副手套上崗時換著穿戴, 但鞋子手套還是會從幾趟車過後便一直濕到下班;儘管冬天配發暖貼, 但還是會落下手腳關節疼痛的職業病。

“不過, 今天可算不得什麼‘大冷的天’。

”韓新培像聊家常一樣地說完這些, 還不忘“反駁”記者, “今天多暖和呀, 還有這麼好的太陽, 很幸福啦!”

記者翻出手機中的天氣軟體, 上面顯示, 當天石家莊最高溫度零攝氏度, 最低溫度零下9攝氏度, 而此刻溫度為零下3攝氏度。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每天重複同樣幾個簡單動作。 對於這樣一份看起來沒有技術含量、聽起來也不“高大上”的工作, 韓新培卻幹得無比認真, “別說今天天不冷, 就是凍到骨頭裡, 也要幹好良心活兒。 ”他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