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特殊“年貨”送到家

特殊“年貨”送到家

——第22屆省直“三下鄉”臨城集中服務活動側記

2月4日上午, 在臨城縣行政服務中心廣場, 省直部門工作人員向群眾贈送春聯、福字等“大禮包”。

記者趙永輝攝

2月4日, 時值立春。

這一天, 第22屆省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走進臨城。 這是本屆活動的第二場集中服務, 也是黨的十九大之後的第一場集中服務活動。

33個省直部門齊聚臨城, 猶如春天的暖流, 為當地群眾送來歡樂, 送來知識, 送來健康, 送來黨和政府的關懷。

4日上午, 臨城縣城周邊的村民紛紛趕往縣行政服務中心廣場。 廣場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現場劃定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圖書惠民展銷、醫療衛生服務、實用科技諮詢、農用物資惠銷五大功能專區, 分門別類為群眾提供説明和服務。 提供服務之餘, 很多單位還向群眾贈送了掛曆、春聯、福字等“禮包”, 濃濃的年味兒在廣場上蕩漾。

省農科院科技處研究員侯升林和同事們一邊分發材料, 一邊耐心給前來諮詢的群眾解疑釋惑。 他對記者說:“我們來了14位專家, 帶來了2000多冊書籍, 除了集中服務, 我們還安排小分隊進村入戶, 把技術送到農民家門口。 ”

在方等村, 五六十位老人坐在舞臺前, 欣賞著省心連心藝術團的演出。 國家一級演員董雪的河北梆子《大登殿》選段、國家一級演員汪娟的京歌《大唐貴妃·梨花頌》、王會巧的豫劇《十九大精神萬民稱頌》等節目讓村民沉醉其中。

在南白鴿井村, 聽說省農科院的專家要來, 二三十位菜農早早地就等候在村委會大院。 專家們剛一下車, 立刻就被大家圍住。 專家帶來了玉米、小麥、蔬菜良種和科技書籍, “這都是免費給大家的。

“正需要好種子呢, 沒想到專家就給咱送到了家門口。 ”村民弓愛民家種了6畝小麥, 還建了大棚。 他高興地領了種子, 並拿了些書回去, 準備學點新技術, 讓效益再提高一些。

散發完良種和書籍, 武彥榮等專家走進一個又一個蔬菜大棚實地指導, 開展“大棚講堂”, 手把手地現場教學, 不覺已過中午。 為方便村民諮詢, 武彥榮等專家還留下了電話號碼。

蔬菜種植大戶趙占勇感慨地說, “三下鄉”活動對促進農業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文化科技衛生素質大有裨益, “希望這樣的活動越多越好。 ”

據瞭解, 與往年相比, 我省今年的“三下鄉”活動主題更突出, 特別是針對臨城縣發展和群眾的實際需求, 省直部門有的放矢, 精准服務。

各單位在“送”服務的同時, 積極“種”下一批好專案, 如省信用聯社除捐贈50萬元現金外, 還為臨城縣企業授信貸款2.55億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