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我們哭泣時我們在哭什麼

悲傷的淚水、喜悅的淚水、控制不住的淚水、欣喜若狂的淚水……哭泣一定包含著某種含義, 但是這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THOMAS DIXON

發表於AEON

封面:LA JOHNSON

心理學PSYCHOLOGY 神經科學NEUROSCIENCE

眼淚是世界通用的符號。 自古以來, 哲學家和科學家們便試圖將哭泣解釋為人類情緒表達的通用語言之一。 可是, 淚水本身沒有任何含義——當它們充盈眼眶、滑落臉頰時, 只有結合著我們那時的心境、社會環境和敘事語境, 他人才能粗略猜測這些鹽水滴的真正內涵。

我們在感到悲傷、不幸、哀痛時痛哭, 但也會喜極而泣。 有的人會因人間疾苦而哭, 有的人則因受到壓迫而哭。 淚流滿面, 又或許只是因為一個哈欠、一顆切好的洋蔥。 維多利亞時期的新聞記者哈里特·馬蒂諾(Harriet Martineau), 在終於翻譯完法國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冗長的巨作後, 同樣激動地流下了淚水。 我的一位蒸汽狂熱愛好者朋友告訴我, 他第一次在國家鐵路博物館看到那輛破下記錄的機車“野鴨”時,

哭出了聲。 由此看來, 作為世界通用符號的眼淚, 並不在所有時間地點裡有著一成不變的含義。 它的“世界通用性”, 在於它可以表達幾乎所有含義。

作為表達情感的世界通用語, 哭泣若是只能表達一種含義, 那便一定是悲傷, 因為這是最常被同眼淚聯繫在一起的情緒。 然而, 僅僅在2012年夏天的倫敦, 就有著無數喜極而泣的例子。 奧運會和殘奧會所帶來的種種情緒傾瀉而出。 在頒獎臺上, 國歌一奏起, 運動員的淚也就跟著流了下來, 表達著自豪與喜悅之情。

倫敦市長伯里斯·詹森(Boris Johnson)還曾吹噓自己在開幕式時“愛國情懷的熱淚”, 並宣稱自己在比賽後經歷著“淚水盈眶顫抖的高潮”。

1872年, 當查理斯·達爾文編寫《人類和動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時, “英國人很少哭”這句話或許還是真的;不過到了2012年, 詹森市長等人總算是傾盡全力反駁了這個觀點。

我也能舉出自己的例子:我的兒子在聖托馬斯醫院出生的時候, 窗外的泰晤士河上正行進著鑽石大慶的船隊。 那時的我流出激動而又寬慰的淚水, 因為這場緊急的剖腹產總算是成功結束了。

Brian Stauffer

關於眼淚的理論常常很難兼顧它的三重本質:分泌、表徵、內涵。 尿液、皮疹、帶有深意的藝術品, 眼淚究竟和這三者中的哪一個最相似?生理學家、醫生、形而上學家, 到底誰能最好地解讀眼淚呢?

眼淚就好比尿液甚至是性分泌:在黑暗的掩護之下令人舒暢的產物。

伯里斯·詹森用來描述自己淚腺分泌液的、富有暗示性的描述, 故意混淆了兩種不同的體液。 反對在公共場合哭泣的人們常常將當眾流淚視為“情緒失禁”(emotional incontinence)——這個詞來源於19世紀末的精神疾病文獻, 其將當眾流淚和當眾撒尿視為同等羞恥的事情。 在2011年, BBC第四台拍攝了一部關於在公共場合哭泣的紀錄片,

由喜劇演員周·布蘭德(Jo Brand)主持。 她就是一位當眾哭泣的反對者, 堅信人們只能在極少數特殊的情況下暗自哭泣。 從這檔節目的網上評價可以看出, 她並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人。 一位網友Algol60——他(性別是我猜的)的網名同樣也是一種電腦語言——這樣寫道:

要哭就去廁所裡一個人哭。 小孩和娘娘腔的外國人就算了, 但是任何一個八歲以上的英國人都應該有自製力。

類似這樣的評論看著不像是21世紀應該存在的態度, 但它一語道破了英國歷史悠久的“咬緊牙關”思想, 這種思想在達爾文探討情緒的書作問世時開始紮根, 並在兩次世界大戰時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將流淚喻作失禁, 意味著眼淚只能出現在憎惡和羞恥的時刻。 在20世紀中期的幾十年裡,一項名為“大眾觀察(Mass Observation)”的政府普查研究了英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其中一份1950年代的問卷有關英國民眾對於人造黃油和外國人的看法,還問了這麼幾個問題:“你有哭泣時的照片嗎?有哪些電影(如果有的話)曾讓你落淚?哭得有多凶?電影的具體哪些情節(如果你記得的話)讓你哭了?在上述情況之中,你覺得有多羞愧(如果你感到羞愧的話)?”

很多受訪者否認自己曾感到羞愧,但是有一位稍顯粗魯的參與者(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回答到了點上:“我從來沒有‘哭泣的照片’——我倒是有幾張撒尿的。至於‘感到羞愧’,當然了,因為我浪費了自己的錢。”

另一位年紀相仿的未婚男書記員則這樣寫道:“我對此沒有一點羞愧,而是感恩,感恩我依舊能夠被這樣打動。估計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能在黑暗的觀眾席裡稍微宣洩一下多愁善感,就好似我們在安靜的個人空間裡。”

無論羞愧與否,對他們而言,眼淚就好比尿液甚至是性分泌液,是只有在黑暗的掩護之下,才能為了舒暢而分泌出來的,不論是在半公共的電影院觀眾席,還是在“安靜的個人空間”(後者或許代表著更舒適的享受)。

▪▪▪▪

這種將哭泣和分泌排泄相關聯的想法,或許看似形成於20世紀,實則由來已久。1586年,包括莎士比亞在內的很多讀者接觸了廣有影響的《憂鬱論》(Treatise of Melancholie),此書由當時的牧師兼醫生、提摩西·布萊特(Timothie Bright)編著,書中將眼淚描述為和尿液“沒有什麼不同”的分泌物。在一首名為《在卡多的悲劇中撒尿的女士》(A Lady Who P-st at the Tragedy of Cato)的詩中,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描繪了一位在觀看戲劇《卡多》時沒有如期流淚、反而尿了很多的女士,來諷刺這部約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作於1712年的著名悲劇。

多愁善感的輝格黨們哀悼著卡多的命運

可托利黨的西莉亞兩眼乾澀 心滿意足

她的淚水 雖被她的自尊所阻斷

卻在下麵找到了另一個出口

隱秘卻不自禁地 她哀歎著

就像二十河神捧著骨灰盒

讓別人頰側偽善的眼淚見鬼去吧

她用更虔誠的部位默哀

那裡只有自然 和未經雕琢的情感

因為那裡直通心尖

無獨有偶,依地語中,也有一句描述哭泣的俗語可被直譯為“用眼撒尿”。

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這個年頭已久的想法被現代科學不斷鞏固。近幾十年中,威廉·H·弗雷(William H Frey)有關眼淚的理論最廣為流傳。這位美國生物化學家自1980年代起便主張,從字面上理解將哭泣比作分泌的這一暗喻。在他與《紐約時報》1982年的一次訪談中,弗雷聲稱,哭泣“和呼氣、小便、大便、出汗一樣”,都是將有毒物質(在這裡特指所謂“壓力激素”)排出體外的一種“外分泌過程”。不過,他用生化在流淚和失禁之間畫上的等號只能算作一個悠久思想的派生物,其核心發源於19世紀的精神分析模型。

在20世紀中期,對於眼淚的精神分析,有兩個核心關鍵字——壓抑與退化——成為流傳於心理學界內外的心理學正統觀念。“壓抑”意味著眼淚是過去深藏於心的情緒滿溢的表現;“退化”則指成人在哭泣時的行為情緒如同回到了幼兒時期、甚至是胎兒時期。

在1893年發表的《論癔症現象的精神機制》(Psychical Mechanism of Hysterical Phenomena)的前言中,約瑟夫·布洛伊爾(Josef Breuer)和佛洛德解釋了對創傷性經歷的潛抑記憶如何在數年後引發癔症症狀。他們堅信,通過催眠可以找到這些創傷性經歷,並且將它們從精神中排出,因為他們將創傷性經歷視作需要摒棄的“異物”。佛洛德和布洛伊爾聲稱,只要癔症患者將相應的記憶用語言表達出來,癔症症狀就會消失。

在這個精神模型中,眼淚有著幾種不同的角色,有的代表健康,有的代表疾病。在扮演正確、健康的角色時,它和其他應對創傷性經歷的自發、非自發反應一樣,是釋放情感和強烈感情的通道。這裡提到的“情感”,是指一種需要被排出身體系統的精神流質;而哭泣,恰好能夠完成這個“排出”的目標。為了證明他們的方案可取,布洛伊爾和佛洛德還舉例了復仇這一行為。這樣一來,眼淚便和語言、行為一樣,是情感釋放的機制、情緒滿溢的通道、釋放的閥門。

然而,在佛洛德的模型中,眼淚不光可以是健康的宣洩,也同時可以在其他情形中代表疾病。比如德國女士艾米·馮·N的案例。她在拜訪佛洛德的時候,抱怨了自己的心緒慌亂、失眠和一陣陣幾個小時也止不住的淚水。佛洛德判定,她的淚水就是癔症症狀之一。在另外一起案例中,一位女患者會極有規律地在亡夫患病、病重和病逝的周年紀念日裡哭泣。佛洛德堅稱,這一案例中的眼淚就並不代表著癔症,而是“推遲的精神發洩療法”,這是一種雖然遲到、但是依舊健康的宣洩,可以排出情感和創傷性異體。

佛洛德的理論,沿襲了達爾文及其他19世紀進化學家的一些思想;這些思想認為,眼淚是排出多餘神經能量的途徑之一。在達爾文看來,眼淚僅是其他有益行為的副作用。他首先觀察到,眼淚的反射性分泌是由“進入眼中的異體刺激”造成的。他因此推測,當嬰兒喊叫的時候,眼皮緊閉,給予淚腺以極大壓力,進而激發了類似的反射性分泌,使得淚水分泌,造成哭喊。他進一步猜測,世世代代過後,嬰兒因疼痛和饑餓而激起的這種哭喊逐漸延伸,開始和各類痛苦的心理狀況相連,使得淚水在沒有異體(或眼皮)刺激時也能被形成、分泌。由此看來,不論是在佛洛德的“眼淚排出精神異物”的理論裡,還是在“心理流質”、“機體排泄”的意象裡,達爾文的影響都清晰可見。除此之外,佛洛德的學說在另外一個方面也會讓人聯想起達爾文:前者強調過,眼淚除了能消除“大腦興奮的增加”、並令這些興奮“流走”以外,行為上別無它用。

與表像相反,喜極而泣其實是不存在的。

如果說佛洛德和布洛伊爾將哭泣理解為一種排泄功能,將眼淚象徵性地和其他體液相聯繫,那麼,他們之後的精神分析理論家們便從這個觀點延伸出很多光怪陸離、精彩紛呈的分支。在1940年代發表的多篇文章中,美國佛洛德派裡頗具影響力的菲麗絲‧格林納麗(Phyllis Greenacre)提出,女性神經性的哭泣應該被理解為泌尿的代替品。這個學說還包括了“人體陽物認同”的理論,以及“女性流淚是在模仿男性泌尿”的觀點。

格林納麗將這種現象細分為“以淚洗面”的女性和“兩行清淚”的女性。前一種女性流淚無常,哭起來眼淚如洪水般止不住;後一種女性哭泣時,只會讓兩行淚靜靜地淌過臉頰。這兩種情形,都被她用“嬰幼時期對於泌尿的渴望”和陽具妒羨加以闡釋。二者的區別大致是,“以淚洗面”意味著對缺少陽具這一體征事實的認命接受,而“兩行清淚”意味著仍在反抗,用神經性哭泣來模仿幼時觀察到的男性泌尿,從而讓自己擁有陽具的錯覺。

並不是所有人都將泌尿視作哭泣的範本。在另外幾位精神分析學家看來,對比羊水和淚水反而是最重要的。1959年,在一場給紐約醫科精神分析協會的演講中,湯瑪士‧薩斯(Thomas Szasz)提出,哭泣其實是無意識的退化,使哭泣者回到了身體被羊水所環繞的胎兒時期。這樣一來,哭泣便成了退化式的想像,讓人想像自己回到了充滿生理鹽水、潮濕的子宮。

Aimée Grimes

不過,對於2012年在倫敦不斷上演的那些喜極而泣的情形,精神分析學家們又會作何評價呢?分析家桑鐸‧菲爾德曼(Sandor Feldman)在1956年發表的一篇經典論文,就正好以《在圓滿結局中落淚》(Crying at the Happy Ending)為題。很多人都能列舉出自己喜極而泣的時刻,比如看到一部以美好結局收尾的電影時,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好事,比如孩子出生時、和脫離險境的愛人重返時、拿到奧運會金牌時等等。可是根據菲爾德曼的觀點,所有的這些例子,其實都只是負面情緒推遲或移位的宣洩。

菲爾德曼表示,自豪和喜悅之下,埋藏著對“人生苦短”這一點的認識。看到小孩子或許會讓我們啜泣,但這其實是因為我們明白:小孩子和我們自己一樣、終究會長大成人,而無憂無慮的童年,也終究會被醜陋的成人世界所替代。在菲爾德曼的觀察中,“‘小孩子’並不會在看到圓滿結局時哭泣——他們只會露出笑容,因為他們還未理解死亡的概念。”

“只有明白了人終究會死,我們才會在圓滿結局中落淚。”菲爾德曼總結道,我們哭泣,都是在哭人生無法避免的悲慘結局:“世上沒有喜悅的淚水,所有的眼淚都源自悲傷。”

▪▪▪▪

用失禁來解釋流淚的學說,儘管在廣大群眾中一直很受歡迎,卻並不受當前學界推崇;威廉·H·弗雷所做的那些、據說可以證明“帶有情緒的眼淚是在釋放壓力激素”的實驗,從未被別人成功重複過;佛洛德“退化與壓抑”的概念不再被奉為圭臬;“女性流淚是在模仿從孩提起便嚮往的男性泌尿”是太過離奇的教條,和古代醫師和中世紀神學家提出來的學說一樣令人不可思議;而對眼淚最新的科學研究(如神經科學家邁克爾‧特林布林(Michael Trimble)2012年的《人類為何愛哭》(Why Humans Like to Cry)、心理學家艾德‧威格爾茲(Ad Vingerhoets)2013年的《為什麼只有人類悲泣》(Why Only Humans Weep)等書),並不贊同“哭泣是情感流出、排泄、一種宣洩”的思想。

特林布林和威格爾茲這兩位當代科學家採取了相似的研究手段, 都試圖從不同文化形態(包括音樂、戲劇、文學作品和宗教儀式)的發展變遷,和其下各異的科學領域之中,來瞭解眼淚這一謎一樣的人體現象。他們得到了相同的結論:導致人類哭泣的精神狀態是全世界共通的。不過,他們總結出來的“哭泣導火索”範圍很廣、也很抽象,幾乎包含了世上所有東西。

淚水本身其實沒有任何含義。可是在特定的心境、社會環境、敘事語境之中,淚水又能代表任何含義。

在特林布林看來,眼淚主要的成因應該是悲劇、不幸、共情、憐憫和希望。然而,這相當於用最模糊的心理學類別——“情緒”——去解釋眼淚這一神經學現象。現如今,心理學家和神經學家已經得出結論,不再區分“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二者的區別;因此,“情緒”這個詞幾乎能囊括任何一種精神狀態。

威格爾茲所舉出的眼淚成因也同樣非常寬泛。他提到了無助感和失落感,但同樣還提及了個人衝突、憤怒、拋棄、生活不滿足、自怨自艾、喜悅、被音樂和電影所激發的情緒。對威格爾茲來說,任何由嬰兒期孤獨感、母系聯結、浪漫關係、社會聯結生髮的精神狀態,都有可能導致哭泣。換句話說,淚水既可能源於情緒孤立,也可能源於情感邂逅;既可能起於失落和悲傷,也可能起于成功與喜悅。

達爾文曾正確指出,眼淚不只與一種精神狀態相關。“在最迥然不同的情緒中,或者是在沒有任何情緒的時候,”他寫道,眼淚都有可能“在眼中蓄積、滑落臉龐。”淚水本身其實沒有任何含義。可是在特定的心境、社會環境、敘事語境之中,淚水又能代表任何含義。“眼淚,無端的眼淚,”阿爾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寫下這樣的詩句,“我不知道眼淚為何物。”儘管如此,他和我們一樣,總是想要理解它的含義,讀懂它背後的訊息。

Thomas Dixon

哲學、科學、醫學和宗教歷史學家,倫敦瑪麗皇后學院歷史教授和情緒歷史中心負責人,著有《哭泣的大不列顛》(Weeping Britannia: Portrait of a Nation in Tears)、《無私的誕生》(The Invention of Altruism)。

在20世紀中期的幾十年裡,一項名為“大眾觀察(Mass Observation)”的政府普查研究了英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其中一份1950年代的問卷有關英國民眾對於人造黃油和外國人的看法,還問了這麼幾個問題:“你有哭泣時的照片嗎?有哪些電影(如果有的話)曾讓你落淚?哭得有多凶?電影的具體哪些情節(如果你記得的話)讓你哭了?在上述情況之中,你覺得有多羞愧(如果你感到羞愧的話)?”

很多受訪者否認自己曾感到羞愧,但是有一位稍顯粗魯的參與者(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回答到了點上:“我從來沒有‘哭泣的照片’——我倒是有幾張撒尿的。至於‘感到羞愧’,當然了,因為我浪費了自己的錢。”

另一位年紀相仿的未婚男書記員則這樣寫道:“我對此沒有一點羞愧,而是感恩,感恩我依舊能夠被這樣打動。估計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能在黑暗的觀眾席裡稍微宣洩一下多愁善感,就好似我們在安靜的個人空間裡。”

無論羞愧與否,對他們而言,眼淚就好比尿液甚至是性分泌液,是只有在黑暗的掩護之下,才能為了舒暢而分泌出來的,不論是在半公共的電影院觀眾席,還是在“安靜的個人空間”(後者或許代表著更舒適的享受)。

▪▪▪▪

這種將哭泣和分泌排泄相關聯的想法,或許看似形成於20世紀,實則由來已久。1586年,包括莎士比亞在內的很多讀者接觸了廣有影響的《憂鬱論》(Treatise of Melancholie),此書由當時的牧師兼醫生、提摩西·布萊特(Timothie Bright)編著,書中將眼淚描述為和尿液“沒有什麼不同”的分泌物。在一首名為《在卡多的悲劇中撒尿的女士》(A Lady Who P-st at the Tragedy of Cato)的詩中,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描繪了一位在觀看戲劇《卡多》時沒有如期流淚、反而尿了很多的女士,來諷刺這部約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作於1712年的著名悲劇。

多愁善感的輝格黨們哀悼著卡多的命運

可托利黨的西莉亞兩眼乾澀 心滿意足

她的淚水 雖被她的自尊所阻斷

卻在下麵找到了另一個出口

隱秘卻不自禁地 她哀歎著

就像二十河神捧著骨灰盒

讓別人頰側偽善的眼淚見鬼去吧

她用更虔誠的部位默哀

那裡只有自然 和未經雕琢的情感

因為那裡直通心尖

無獨有偶,依地語中,也有一句描述哭泣的俗語可被直譯為“用眼撒尿”。

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這個年頭已久的想法被現代科學不斷鞏固。近幾十年中,威廉·H·弗雷(William H Frey)有關眼淚的理論最廣為流傳。這位美國生物化學家自1980年代起便主張,從字面上理解將哭泣比作分泌的這一暗喻。在他與《紐約時報》1982年的一次訪談中,弗雷聲稱,哭泣“和呼氣、小便、大便、出汗一樣”,都是將有毒物質(在這裡特指所謂“壓力激素”)排出體外的一種“外分泌過程”。不過,他用生化在流淚和失禁之間畫上的等號只能算作一個悠久思想的派生物,其核心發源於19世紀的精神分析模型。

在20世紀中期,對於眼淚的精神分析,有兩個核心關鍵字——壓抑與退化——成為流傳於心理學界內外的心理學正統觀念。“壓抑”意味著眼淚是過去深藏於心的情緒滿溢的表現;“退化”則指成人在哭泣時的行為情緒如同回到了幼兒時期、甚至是胎兒時期。

在1893年發表的《論癔症現象的精神機制》(Psychical Mechanism of Hysterical Phenomena)的前言中,約瑟夫·布洛伊爾(Josef Breuer)和佛洛德解釋了對創傷性經歷的潛抑記憶如何在數年後引發癔症症狀。他們堅信,通過催眠可以找到這些創傷性經歷,並且將它們從精神中排出,因為他們將創傷性經歷視作需要摒棄的“異物”。佛洛德和布洛伊爾聲稱,只要癔症患者將相應的記憶用語言表達出來,癔症症狀就會消失。

在這個精神模型中,眼淚有著幾種不同的角色,有的代表健康,有的代表疾病。在扮演正確、健康的角色時,它和其他應對創傷性經歷的自發、非自發反應一樣,是釋放情感和強烈感情的通道。這裡提到的“情感”,是指一種需要被排出身體系統的精神流質;而哭泣,恰好能夠完成這個“排出”的目標。為了證明他們的方案可取,布洛伊爾和佛洛德還舉例了復仇這一行為。這樣一來,眼淚便和語言、行為一樣,是情感釋放的機制、情緒滿溢的通道、釋放的閥門。

然而,在佛洛德的模型中,眼淚不光可以是健康的宣洩,也同時可以在其他情形中代表疾病。比如德國女士艾米·馮·N的案例。她在拜訪佛洛德的時候,抱怨了自己的心緒慌亂、失眠和一陣陣幾個小時也止不住的淚水。佛洛德判定,她的淚水就是癔症症狀之一。在另外一起案例中,一位女患者會極有規律地在亡夫患病、病重和病逝的周年紀念日裡哭泣。佛洛德堅稱,這一案例中的眼淚就並不代表著癔症,而是“推遲的精神發洩療法”,這是一種雖然遲到、但是依舊健康的宣洩,可以排出情感和創傷性異體。

佛洛德的理論,沿襲了達爾文及其他19世紀進化學家的一些思想;這些思想認為,眼淚是排出多餘神經能量的途徑之一。在達爾文看來,眼淚僅是其他有益行為的副作用。他首先觀察到,眼淚的反射性分泌是由“進入眼中的異體刺激”造成的。他因此推測,當嬰兒喊叫的時候,眼皮緊閉,給予淚腺以極大壓力,進而激發了類似的反射性分泌,使得淚水分泌,造成哭喊。他進一步猜測,世世代代過後,嬰兒因疼痛和饑餓而激起的這種哭喊逐漸延伸,開始和各類痛苦的心理狀況相連,使得淚水在沒有異體(或眼皮)刺激時也能被形成、分泌。由此看來,不論是在佛洛德的“眼淚排出精神異物”的理論裡,還是在“心理流質”、“機體排泄”的意象裡,達爾文的影響都清晰可見。除此之外,佛洛德的學說在另外一個方面也會讓人聯想起達爾文:前者強調過,眼淚除了能消除“大腦興奮的增加”、並令這些興奮“流走”以外,行為上別無它用。

與表像相反,喜極而泣其實是不存在的。

如果說佛洛德和布洛伊爾將哭泣理解為一種排泄功能,將眼淚象徵性地和其他體液相聯繫,那麼,他們之後的精神分析理論家們便從這個觀點延伸出很多光怪陸離、精彩紛呈的分支。在1940年代發表的多篇文章中,美國佛洛德派裡頗具影響力的菲麗絲‧格林納麗(Phyllis Greenacre)提出,女性神經性的哭泣應該被理解為泌尿的代替品。這個學說還包括了“人體陽物認同”的理論,以及“女性流淚是在模仿男性泌尿”的觀點。

格林納麗將這種現象細分為“以淚洗面”的女性和“兩行清淚”的女性。前一種女性流淚無常,哭起來眼淚如洪水般止不住;後一種女性哭泣時,只會讓兩行淚靜靜地淌過臉頰。這兩種情形,都被她用“嬰幼時期對於泌尿的渴望”和陽具妒羨加以闡釋。二者的區別大致是,“以淚洗面”意味著對缺少陽具這一體征事實的認命接受,而“兩行清淚”意味著仍在反抗,用神經性哭泣來模仿幼時觀察到的男性泌尿,從而讓自己擁有陽具的錯覺。

並不是所有人都將泌尿視作哭泣的範本。在另外幾位精神分析學家看來,對比羊水和淚水反而是最重要的。1959年,在一場給紐約醫科精神分析協會的演講中,湯瑪士‧薩斯(Thomas Szasz)提出,哭泣其實是無意識的退化,使哭泣者回到了身體被羊水所環繞的胎兒時期。這樣一來,哭泣便成了退化式的想像,讓人想像自己回到了充滿生理鹽水、潮濕的子宮。

Aimée Grimes

不過,對於2012年在倫敦不斷上演的那些喜極而泣的情形,精神分析學家們又會作何評價呢?分析家桑鐸‧菲爾德曼(Sandor Feldman)在1956年發表的一篇經典論文,就正好以《在圓滿結局中落淚》(Crying at the Happy Ending)為題。很多人都能列舉出自己喜極而泣的時刻,比如看到一部以美好結局收尾的電影時,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好事,比如孩子出生時、和脫離險境的愛人重返時、拿到奧運會金牌時等等。可是根據菲爾德曼的觀點,所有的這些例子,其實都只是負面情緒推遲或移位的宣洩。

菲爾德曼表示,自豪和喜悅之下,埋藏著對“人生苦短”這一點的認識。看到小孩子或許會讓我們啜泣,但這其實是因為我們明白:小孩子和我們自己一樣、終究會長大成人,而無憂無慮的童年,也終究會被醜陋的成人世界所替代。在菲爾德曼的觀察中,“‘小孩子’並不會在看到圓滿結局時哭泣——他們只會露出笑容,因為他們還未理解死亡的概念。”

“只有明白了人終究會死,我們才會在圓滿結局中落淚。”菲爾德曼總結道,我們哭泣,都是在哭人生無法避免的悲慘結局:“世上沒有喜悅的淚水,所有的眼淚都源自悲傷。”

▪▪▪▪

用失禁來解釋流淚的學說,儘管在廣大群眾中一直很受歡迎,卻並不受當前學界推崇;威廉·H·弗雷所做的那些、據說可以證明“帶有情緒的眼淚是在釋放壓力激素”的實驗,從未被別人成功重複過;佛洛德“退化與壓抑”的概念不再被奉為圭臬;“女性流淚是在模仿從孩提起便嚮往的男性泌尿”是太過離奇的教條,和古代醫師和中世紀神學家提出來的學說一樣令人不可思議;而對眼淚最新的科學研究(如神經科學家邁克爾‧特林布林(Michael Trimble)2012年的《人類為何愛哭》(Why Humans Like to Cry)、心理學家艾德‧威格爾茲(Ad Vingerhoets)2013年的《為什麼只有人類悲泣》(Why Only Humans Weep)等書),並不贊同“哭泣是情感流出、排泄、一種宣洩”的思想。

特林布林和威格爾茲這兩位當代科學家採取了相似的研究手段, 都試圖從不同文化形態(包括音樂、戲劇、文學作品和宗教儀式)的發展變遷,和其下各異的科學領域之中,來瞭解眼淚這一謎一樣的人體現象。他們得到了相同的結論:導致人類哭泣的精神狀態是全世界共通的。不過,他們總結出來的“哭泣導火索”範圍很廣、也很抽象,幾乎包含了世上所有東西。

淚水本身其實沒有任何含義。可是在特定的心境、社會環境、敘事語境之中,淚水又能代表任何含義。

在特林布林看來,眼淚主要的成因應該是悲劇、不幸、共情、憐憫和希望。然而,這相當於用最模糊的心理學類別——“情緒”——去解釋眼淚這一神經學現象。現如今,心理學家和神經學家已經得出結論,不再區分“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二者的區別;因此,“情緒”這個詞幾乎能囊括任何一種精神狀態。

威格爾茲所舉出的眼淚成因也同樣非常寬泛。他提到了無助感和失落感,但同樣還提及了個人衝突、憤怒、拋棄、生活不滿足、自怨自艾、喜悅、被音樂和電影所激發的情緒。對威格爾茲來說,任何由嬰兒期孤獨感、母系聯結、浪漫關係、社會聯結生髮的精神狀態,都有可能導致哭泣。換句話說,淚水既可能源於情緒孤立,也可能源於情感邂逅;既可能起於失落和悲傷,也可能起于成功與喜悅。

達爾文曾正確指出,眼淚不只與一種精神狀態相關。“在最迥然不同的情緒中,或者是在沒有任何情緒的時候,”他寫道,眼淚都有可能“在眼中蓄積、滑落臉龐。”淚水本身其實沒有任何含義。可是在特定的心境、社會環境、敘事語境之中,淚水又能代表任何含義。“眼淚,無端的眼淚,”阿爾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寫下這樣的詩句,“我不知道眼淚為何物。”儘管如此,他和我們一樣,總是想要理解它的含義,讀懂它背後的訊息。

Thomas Dixon

哲學、科學、醫學和宗教歷史學家,倫敦瑪麗皇后學院歷史教授和情緒歷史中心負責人,著有《哭泣的大不列顛》(Weeping Britannia: Portrait of a Nation in Tears)、《無私的誕生》(The Invention of Altruis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