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除面臨嚴重的疾病或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在安全管理上如何理解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人不免要生病, 嚴重的疾病會導致死亡。 但人們由於對死亡不夠瞭解, 或出於對生的留戀, 或受人死後如何如何的傳統觀念的影響, 於是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消除恐懼感的根本辦法是以唯物辯證的態度正確對待死亡。 生物學告訴我們, 一切生物(包括人)在正常條件下, 他(她)們的生命都要經歷出生、發育、成熟、死亡的發展階段, 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自然規律。 古代帝王尋求長生不死之術, 結果一樣葬身於泥土。 因為他的要求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因此是不可能實現的。 有生必有死, 生生死死, 世界才得以不斷向前發展。 古今中外許多哲人、思想家甚至明君, 都懂得這個道理。 比如曹操在他膾炙人口的詠志詩《龜雖壽》中寫道:“神龜雖壽, 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 終為土灰。 ”曹操在他生活的時代, 能以這種曠達的態度對待死亡, 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了。 又如清代很有作為的康熙皇帝, 並不像別的皇帝那樣忌諱死亡, 康熙曾說:“人之有生必有死, 如朱子之言, 天地迴圈之理, 如晝如夜, 何足懼也。 ”康熙認為有些高齡老人抱怨衰老, 此乃理未明也, 他說:“人於凡事, 能順之自然, 則于身有益。 ”康熙能成為一位長壽皇帝, 可能與他這種“明理”的態度密切有關。 英國近代哲學家培根說:“其實,
與其愚蠢而軟弱地視死亡為恐怖, 倒不如冷靜地看待死——把它看做人生必不可免的歸宿。 ”一位叫哈姆萊特的外國人說得更平靜:“死亡便是睡眠, 再沒有什麼更多的意義。 ”人總是要死的。 如果“生命之鐘行將停擺”, 我們就平靜地面對它。 在鐘沒有停擺前, 爭取做到像幼稚園的孩子一樣, 對過去和未來毫不牽掛, 全力以赴地過好每一個今天在心理上得到滿足是健康安全的基本要求, 這樣可以使心理平靜可以延緩死亡的到來, 這也許是人最後的幸福所在。

如果我們把生命不僅僅理解為與肉體結合在一起的, 而且還與某種永存的東西如事業、精神產品結合在一起的, 而你已在事業上竭盡心力、創造了成績, 那麼即使你的軀體死去,

你的精神生命將是永存的。 我們應當努力做到積極地創造永存, 平靜地接受死亡是生命在健康安全上畫上最完美的句號。 可以使生者來傳承死者的精神。 所謂“力爭多貢獻, 不留遺憾在人間”, 在安全管理上也有特殊的意義, 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