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棚早春西瓜怎麼種?嫁接+4層膜或5層膜覆蓋

注:本文轉自《溫室園藝》

近幾年, 隨著農業經濟進程的加快, 設施西瓜產業化、規模化種植開始大力發展, 塑膠大棚西瓜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為了提早育苗, 提早定植, 有效預防早春西瓜生長發育過程中發生的苗期凍害和枯萎病, 採用多膜覆蓋和嫁接育苗技術, 增強西瓜耐低溫能力, 5膜覆蓋西瓜大約在5月初上市, 比4膜覆蓋的提前上市10~15天。 5膜覆蓋西瓜每畝產值約為1萬元, 純收入8000元左右。

現以山東省夏津縣塑膠大棚早春西瓜種植方法為例, 從品種選擇、嫁接育苗、定植前準備和田間管理等方面, 詳細介紹早春西瓜多膜覆蓋栽培技術, 以供大家參考。

一、西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

西瓜喜溫暖、乾燥的氣候, 不耐寒, 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4~30℃, 其根系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30~32℃, 根毛發生的最低溫度為14℃。 西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若晝夜溫差較大, 有利於糖分積累,

品質會相對較好。

➤水分

西瓜耐旱、不耐濕, 陰雨天多時, 棚內濕度過大, 易感病, 導致西瓜的產量低, 品質差。 據測定, 每顆西瓜植株大約需要消耗1t左右的水。 缺水會嚴重影響西瓜的生長發育。 例如, 伸蔓期缺水, 會導致西瓜植株發棵推遲, 生育期延長;開花期乾旱, 易造成植株授粉不良, 形成“化瓜”。 試驗表明, 最適宜種植西瓜的土壤含水量為60%, 空氣濕度為80%。

➤光照

西瓜喜光照, 其光飽和點為8萬lx, 光補償點為6400lx, 較長的日照時數和較強的光照對西瓜的生長發育, 產量、品質的提高極為有利。 在日照充足的條件下, 西瓜產量高, 品質好。

➤養分

西瓜生育期長, 產量高, 因此需要大量養分。 每生產100kg西瓜大約需要吸收氮肥0.19kg、磷肥0.092kg、鉀肥0.136kg。 但不同生育期西瓜植株對養分的吸收量有明顯的差異,

發芽期占0.01%, 幼苗期占0.54%, 抽蔓期占14.6%, 結果期是西瓜吸收養分最旺盛的時期, 占總養分量的84.8%。 因此, 隨著西瓜的生長, 植株需肥量逐漸增加, 在果實生長旺盛期, 達到峰值。

➤土壤

西瓜適應性強, 以土質疏鬆, 土層深厚, 排水良好的砂質土最佳。 此外, 西瓜喜弱酸性, 種植土壤的pH在5~7為宜。 若為鹽鹼土, 只要土壤溶液的總鹽量不大於0.2%, 也可進行種植。

2、多膜覆蓋

4膜覆蓋指大棚膜、中拱棚膜、小拱棚膜與地膜,

5膜覆蓋是在4膜的基礎上, 在大棚膜內15~20釐米處增加“1層2幕”(即外面扣大棚膜, 間隔15~20釐米扣2膜), 在2膜內扣中拱棚和小拱棚, 再覆蓋地膜。 棚膜需選用優質無滴膜, 避免造成光照不足。

3、育苗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耐低溫、早熟、高產的優質品種。 生產上表現比較好的品種有‘早春紅玉’(小型瓜)和‘京欣’系列(中型瓜)。

➤砧木選擇

首先, 西瓜嫁接所選的砧木必須與西瓜接穗具有良好的親和力;其次, 所選砧木應高抗西瓜枯萎病、耐低溫性強、抗逆能力強, 並且對西瓜品質無影響。

常用砧木有黑籽南瓜, 例如日本特選的‘新土佐’‘超豐斤’等。

➤營養土配製

選用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7份、農家肥3份, 1立方米營養土加入充分腐熟的糞肥25kg、過磷酸鈣1.5kg與50%多菌靈粉劑0.5kg或代森錳鋅0.25kg, 混勻打碎過篩後, 備用。 穴盤育苗一般選用西瓜專用商品基質, 播種前把基質裝入穴盤, 抹平即可。

➤種子處理

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h, 或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min, 然後將種子洗

淨, 放入溫水中浸泡6~8小時, 待2/3的種子露白時, 即可進行播種。

➤適期播種

1月初開始播種育苗, 嫁接育苗的品種可提前7~10天播種。 選晴天上午播種, 穴盤育苗的播種深度約為1.0~1.5cm, 播後覆蓋消毒蛭石, 淋透水後覆蓋地膜。

➤苗期管理

播種後至出苗前, 通過掀蓋最裡面小拱棚薄膜, 使拱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溫度控制在10~18℃,3~5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後至露心前應盡可能讓幼苗多見光,以白天溫度20~28℃,夜間溫度10~18℃為宜。

➤嫁接

西瓜嫁接適期是在第1片真葉展開、砧木子葉平展時。要求接穗深度達穗芽長度的2/3;栽植砧木時,深度不要超過幼苗莖的1/2,且不超過斷根處;為了便於傷後癒合,西瓜斷根要徹底,且要留1段斷根須。

➤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白天溫度為25~35℃,夜間20~25℃。通過揭蓋最裡面的小拱棚薄膜,使空氣濕度不低於80%,並遮光,3天后逐漸透光,7天后恢復正常。成活後及時去除砧木的生長點。15天后斷掉西瓜的根。定植前噴多菌靈500倍液1次,以防苗期病害。

4、定植前準備

冬前精細整地,在大棚內南北方向每3m中間開挖寬、深各40cm的溝,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kg,磷酸二銨50kg,硫酸鉀20kg,基肥均勻施入種植行。最好高壟栽培,壟高10~15cm,畦面寬80~90cm。畦面噴灑除草劑如90%異丙甲草胺,噴後馬上鋪地膜,行距3m。鋪膜方法為3.2m寬地膜展平後,只鋪畦面及兩邊約1.2m,其餘留在兩邊,同時插好中拱棚和小拱棚支架,等待栽苗。

5、定植

根據西瓜品種特性合理安排種植密度,一般每畝的種植密度為635~750株,行距3m,株距0.3~0.35m。5膜西瓜2月上中旬定植,可根據天氣靈活掌握,原則上5cm地溫達到10℃以上定植。點水穴栽,苗坨表面和穴面基本持平,栽苗後覆蓋好中拱棚和小拱棚以利於提溫緩苗。

6、定植後管理

➤溫度管理

西瓜全生育期要求最低溫度高於10℃,最高溫度低於40℃,發芽期適溫範圍為28~30℃,幼苗期適溫範圍為22~25℃,伸蔓期適溫範圍為25~28℃,結果期適溫範圍為30~35℃。當棚溫高於30℃時適當放風,晴天時上午可揭開小拱棚的棚膜,下午再蓋上,起到白天增加光照、夜間保溫的作用。3月22日,4膜、5膜棚均撤去中小拱棚棚膜,5月1日,大棚5膜覆蓋撤去2幕。

➤水分管理

定植時澆定植水,根據墒情澆1次緩苗水,緩苗後伸蔓前控制澆水。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進入膨瓜期,加強澆水,以後保持地面見幹見濕。一般7天左右澆水1次,採收前7天停止澆水,以免降低果實含糖量。

➤合理追肥

西瓜對N、P、K這3種元素的吸收比例為3.3:1:4.3。前期施氮肥促秧生長,中後期施鉀肥可提高果實品質。團棵期每畝施尿素5~10kg,幼瓜雞蛋大小時可結合灌水施膨瓜肥,每畝施尿素10kg、硫酸鉀10~15kg,果實膨大至碗口大小時每畝施硫酸鉀15kg。

➤整枝打杈

西瓜種植一般採用3蔓整枝方法,當瓜蔓長滿小拱棚時,可先後撤出中拱棚和小拱棚棚膜及支架,同時清除雜草,展平地膜,順蔓整枝,整枝前可噴施廣譜性殺菌劑。

➤授粉

選擇主蔓第2個或第3個雌花授粉,授粉時間為8:00~9:00,摘下當天開放的雄花,將雄蕊在雌花柱頭上輕輕一蘸,使柱頭上沾滿花粉。在低溫寡照情況下,雄花基本沒有花粉,可通過“強力坐瓜靈”噴花來提高坐瓜率。

➤選瓜、定瓜

西瓜授粉5~10天后,待瓜胎長至拳頭大小時開始選瓜、定瓜。選留周正、無病蟲害的瓜胎,每株只留1個瓜。選留2茬瓜在頭茬瓜成熟前5天,對已開放的雌花進行授粉,加強水肥管理,促進2茬瓜結果。

7、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杜絕禁用農藥的使用,採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殘效期短的農藥,並注意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蟲害防治

在棚內設置黃板誘殺蚜蟲、粉虱或掛黑光燈誘蟲。用阿克泰、吡蟲啉噴霧防治蚜蟲,用螺蟲乙酯噴霧防治粉虱,用甲維鹽噴霧防治瓜絹螟。

➤病害防治

猝倒病用“卉友”(一種觸殺性保護型殺菌劑)灌根,霜黴病、疫病用“金雷”(主要成分為精甲霜錳鋅)或“阿米西達”(主要成分為嘧菌酯)噴霧防治,白粉病用醚菌酯噴霧防治,枯萎病用黃腐酸鹽+高錳酸鉀+代森錳鋅噴霧防治,細菌性病害用絡氨銅水劑或春雷黴素噴霧防治。

8、適時採收

早春大拱棚西瓜的採收較為嚴格。西瓜一般從人工授粉35天后開始成熟,適時採收的西瓜,味甜、汁多、顏色豔,風味好,單瓜重量大,每畝可達5000kg。在西瓜採收問題上要注意以下3點。

➤依據西瓜的熟性採收

西瓜一般分早、中、晚熟3個類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西瓜膨大過程中氣候溫度相差較大,有效積溫使西瓜成熟期提前幾天或延遲幾天,所以要根據每年天氣變化推算採收期。要準確判斷西瓜的成熟度,需要在注明的成熟天數前幾天摘1個西瓜剖開進行檢驗。西瓜雌花一般同天開放,再間隔幾天又同天開放,因此西瓜的成熟是批量的。

➤觀察形態特徵

首先是觀察果皮,成熟的西瓜果皮表面花紋清晰,並富有光澤,與地面接觸的果皮呈老黃色;其次是觀察果柄,果柄上的絨毛大部分脫落退淨,略有收縮;再次是節位上的卷鬚,瓜前面2節間的卷鬚枯萎;最後是用手指彈瓜,發出清脆聲音為生瓜,發出濁音為熟瓜。無籽西瓜皮較厚而堅硬,很難用手摸指彈聽聲音的傳統方法鑒別。

➤採收時間和方法

採收以上午為宜,因為西瓜經過夜間冷涼後內部溫度較低,採收後不致因瓜內溫度過高而加速呼吸,影響品質和貯存。灌水後3天內不要採收,因為西瓜吸水過多有段“返生”過程使糖分降低。採收時留果柄,既可作為新鮮瓜的標誌,又可延長貯存期。在採收、搬運等過程中要輕摘輕放,防止擠壓造成西瓜內部損傷,使西瓜失去食用價值。

作者:王德明,楊德峰(山東省夏津縣蔬菜局)

農醫生

使拱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溫度控制在10~18℃,3~5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後至露心前應盡可能讓幼苗多見光,以白天溫度20~28℃,夜間溫度10~18℃為宜。

➤嫁接

西瓜嫁接適期是在第1片真葉展開、砧木子葉平展時。要求接穗深度達穗芽長度的2/3;栽植砧木時,深度不要超過幼苗莖的1/2,且不超過斷根處;為了便於傷後癒合,西瓜斷根要徹底,且要留1段斷根須。

➤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白天溫度為25~35℃,夜間20~25℃。通過揭蓋最裡面的小拱棚薄膜,使空氣濕度不低於80%,並遮光,3天后逐漸透光,7天后恢復正常。成活後及時去除砧木的生長點。15天后斷掉西瓜的根。定植前噴多菌靈500倍液1次,以防苗期病害。

4、定植前準備

冬前精細整地,在大棚內南北方向每3m中間開挖寬、深各40cm的溝,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kg,磷酸二銨50kg,硫酸鉀20kg,基肥均勻施入種植行。最好高壟栽培,壟高10~15cm,畦面寬80~90cm。畦面噴灑除草劑如90%異丙甲草胺,噴後馬上鋪地膜,行距3m。鋪膜方法為3.2m寬地膜展平後,只鋪畦面及兩邊約1.2m,其餘留在兩邊,同時插好中拱棚和小拱棚支架,等待栽苗。

5、定植

根據西瓜品種特性合理安排種植密度,一般每畝的種植密度為635~750株,行距3m,株距0.3~0.35m。5膜西瓜2月上中旬定植,可根據天氣靈活掌握,原則上5cm地溫達到10℃以上定植。點水穴栽,苗坨表面和穴面基本持平,栽苗後覆蓋好中拱棚和小拱棚以利於提溫緩苗。

6、定植後管理

➤溫度管理

西瓜全生育期要求最低溫度高於10℃,最高溫度低於40℃,發芽期適溫範圍為28~30℃,幼苗期適溫範圍為22~25℃,伸蔓期適溫範圍為25~28℃,結果期適溫範圍為30~35℃。當棚溫高於30℃時適當放風,晴天時上午可揭開小拱棚的棚膜,下午再蓋上,起到白天增加光照、夜間保溫的作用。3月22日,4膜、5膜棚均撤去中小拱棚棚膜,5月1日,大棚5膜覆蓋撤去2幕。

➤水分管理

定植時澆定植水,根據墒情澆1次緩苗水,緩苗後伸蔓前控制澆水。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進入膨瓜期,加強澆水,以後保持地面見幹見濕。一般7天左右澆水1次,採收前7天停止澆水,以免降低果實含糖量。

➤合理追肥

西瓜對N、P、K這3種元素的吸收比例為3.3:1:4.3。前期施氮肥促秧生長,中後期施鉀肥可提高果實品質。團棵期每畝施尿素5~10kg,幼瓜雞蛋大小時可結合灌水施膨瓜肥,每畝施尿素10kg、硫酸鉀10~15kg,果實膨大至碗口大小時每畝施硫酸鉀15kg。

➤整枝打杈

西瓜種植一般採用3蔓整枝方法,當瓜蔓長滿小拱棚時,可先後撤出中拱棚和小拱棚棚膜及支架,同時清除雜草,展平地膜,順蔓整枝,整枝前可噴施廣譜性殺菌劑。

➤授粉

選擇主蔓第2個或第3個雌花授粉,授粉時間為8:00~9:00,摘下當天開放的雄花,將雄蕊在雌花柱頭上輕輕一蘸,使柱頭上沾滿花粉。在低溫寡照情況下,雄花基本沒有花粉,可通過“強力坐瓜靈”噴花來提高坐瓜率。

➤選瓜、定瓜

西瓜授粉5~10天后,待瓜胎長至拳頭大小時開始選瓜、定瓜。選留周正、無病蟲害的瓜胎,每株只留1個瓜。選留2茬瓜在頭茬瓜成熟前5天,對已開放的雌花進行授粉,加強水肥管理,促進2茬瓜結果。

7、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杜絕禁用農藥的使用,採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殘效期短的農藥,並注意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蟲害防治

在棚內設置黃板誘殺蚜蟲、粉虱或掛黑光燈誘蟲。用阿克泰、吡蟲啉噴霧防治蚜蟲,用螺蟲乙酯噴霧防治粉虱,用甲維鹽噴霧防治瓜絹螟。

➤病害防治

猝倒病用“卉友”(一種觸殺性保護型殺菌劑)灌根,霜黴病、疫病用“金雷”(主要成分為精甲霜錳鋅)或“阿米西達”(主要成分為嘧菌酯)噴霧防治,白粉病用醚菌酯噴霧防治,枯萎病用黃腐酸鹽+高錳酸鉀+代森錳鋅噴霧防治,細菌性病害用絡氨銅水劑或春雷黴素噴霧防治。

8、適時採收

早春大拱棚西瓜的採收較為嚴格。西瓜一般從人工授粉35天后開始成熟,適時採收的西瓜,味甜、汁多、顏色豔,風味好,單瓜重量大,每畝可達5000kg。在西瓜採收問題上要注意以下3點。

➤依據西瓜的熟性採收

西瓜一般分早、中、晚熟3個類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西瓜膨大過程中氣候溫度相差較大,有效積溫使西瓜成熟期提前幾天或延遲幾天,所以要根據每年天氣變化推算採收期。要準確判斷西瓜的成熟度,需要在注明的成熟天數前幾天摘1個西瓜剖開進行檢驗。西瓜雌花一般同天開放,再間隔幾天又同天開放,因此西瓜的成熟是批量的。

➤觀察形態特徵

首先是觀察果皮,成熟的西瓜果皮表面花紋清晰,並富有光澤,與地面接觸的果皮呈老黃色;其次是觀察果柄,果柄上的絨毛大部分脫落退淨,略有收縮;再次是節位上的卷鬚,瓜前面2節間的卷鬚枯萎;最後是用手指彈瓜,發出清脆聲音為生瓜,發出濁音為熟瓜。無籽西瓜皮較厚而堅硬,很難用手摸指彈聽聲音的傳統方法鑒別。

➤採收時間和方法

採收以上午為宜,因為西瓜經過夜間冷涼後內部溫度較低,採收後不致因瓜內溫度過高而加速呼吸,影響品質和貯存。灌水後3天內不要採收,因為西瓜吸水過多有段“返生”過程使糖分降低。採收時留果柄,既可作為新鮮瓜的標誌,又可延長貯存期。在採收、搬運等過程中要輕摘輕放,防止擠壓造成西瓜內部損傷,使西瓜失去食用價值。

作者:王德明,楊德峰(山東省夏津縣蔬菜局)

農醫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