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農”新篇章

人民日報社論: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農”新篇章

新春伊始, 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佈《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這是新世紀以來, 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五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今年一號檔立足新時代“三農”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頂層設計, 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大原則, 把振興鄉村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重大任務, 對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 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良好基礎。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要求我們更加重視“三農”工作, 更加重視鄉村。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沒有鄉村的振興, 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 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 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是我們党“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 必須立足國情農情, 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協調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 加快補齊“三農”短板, 夯實“三農”基礎, 讓鄉村儘快跟上國家發展步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以產業興旺為重點, 提升農業發展品質, 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以生態宜居為關鍵,

推進鄉村綠色發展,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以鄉風文明為保障, 繁榮興盛農村文化, 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以治理有效為基礎, 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 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以生活富裕為根本, 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準, 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以擺脫貧困為前提, 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必須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 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 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 彙聚全社會力量,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必須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 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

辦好農村的事情, 實現鄉村振興, 關鍵在黨。 要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提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意義的認識, 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 把党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實現鄉村振興, 我們有党的領導的政治優勢, 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有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 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 有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

有旺盛的市場需求。 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 這既是一場攻堅戰, 更是一場持久戰。 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 堅定信心、埋頭苦幹, 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 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書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農”新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