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阿裡巴巴也有邊界

礪石導言:從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報來看, 阿裡巴巴集團的電商主業優勢依然無可比擬, 但在電商主業之外, 阿裡巴巴集團的多元化業務佈局並不十分樂觀。 在歷史上, 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是沒有邊界, 無所不能的, 即使強大如阿裡巴巴集團也不會例外。

劉學輝 | 作者

財報是一個企業經營情況的數位化表達。 如果要想透徹瞭解一個企業, 閱讀財報是最好的途徑。

作為目前中國最火熱的企業, 阿裡巴巴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的市值屢創新高, 那麼在超高市值背後, 阿裡巴巴的真實經營情況到底如何呢?

2018年2月1日, 阿裡巴巴集團發佈了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注:阿裡巴巴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 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 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 我們根據阿裡巴巴集團發佈的最新季度財報對其一探究竟。

1

截至2018年第三財季, 阿裡巴巴集團營收為人民幣830.28億元(約合127.61億美元),

同比增長56%。 淨利潤為人民幣233.32億元(約合35.86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71.57億元增長36%。

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 阿裡巴巴淨利潤為人民幣270.07億元(約合41.51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24.91億元增長20%。

從財務資料來看, 阿裡巴巴集團的營收與淨利潤還在保持快速度增長, 270億的季度淨利潤更是堪稱國內民營企業中的利潤之王, 遠超貴州茅臺、上汽集團、萬科地產與格力電器等盈利大戶。

目前, 在中國企業中, 能實現這個季度利潤規模的只有中國移動、中國石油與工商銀行等幾家屈指可數的壟斷性央企。

2

阿裡巴巴集團的業務除了核心電商之外, 還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 從電商主業逐漸衍生出雲計算、數位媒體和娛樂以及創新項目和其他業務,

旨在賦能企業, 改變他們的行銷、銷售和經營的方式。

不過, 這些業務的經營業績卻存在著較大差別。

阿裡巴巴集團來自電商主業的營收為人民幣732.44億元(約合112.57億美元), 同比增長57%;來自雲計算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35.99億元(約合5.53億美元),

同比增長104%;來自數字傳媒和娛樂的營收為人民幣54.13億元(約合8.32億美元), 同比增長33%;來自創新戰略和其他營收為人民幣7.72億元(約合1.19億美元), 同比增長9%。

從營收結構來看, 電子商務無愧阿裡巴巴集團的核心主業, 依然占到集團整體營收的88.2%, 電子商務之外的其他業務只占到整體營收的11.8%, 其中雲計算約4.33%, 數字傳媒和娛樂約6.5%。

(1)電子商務

阿裡巴巴的電子商務從最早的B2B業務發展而來, 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覆蓋B2B、C2C與B2C的綜合性電商公司。

其中, 來自中國商業零售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601.05億元(約合92.38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408.02億元增長47%。

來自於中國商業批發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19.26億元(約合2.96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5.14億元增長27%。

來自國際商業零售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47.33億元(約合7.27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的24.52億元增長93%。 國際商業零售業務的大幅增長主要源自阿裡巴巴投資的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及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的強勁增長。

來自國際商業批發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16.66億元(約合2.56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5.54億元增長7%。

從電子商務業務的營收構成來看, 阿裡巴巴的國內商業零售業務占絕大多數比例。 國內商業零售業務除了淘寶、天貓與聚划算之外, 還包括物流技術服務平臺菜鳥網路, 本地生活服務品牌口碑以及近些年大規模佈局的新零售業務。

阿裡巴巴集團國內商業零售業務的增長一方面來源於客戶管理收入, 同比增長39%, 主要由於用戶點擊量以及單次點擊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源於傭金收入, 同比增長34%,主要因為天貓實物商品的GMV同比增長43%;最後是合併菜鳥網路報表以及受銀泰商業等新零售業務推動帶來的收入增長,同比增長高達525%。

2017年9月26日,阿裡巴巴集團以53億元增資菜鳥網路,股權比例從47%上升到51%。在2018年第三財季,阿裡巴巴首次對菜鳥網路的財務報表進行合併,菜鳥網路在本季度實現營收39.07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將近5%。

馬雲在2016年10月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後,阿裡巴巴集團通過賦能合作夥伴和創新技術進行快速擴張,目標是數位化中國剩餘的85%零售業務。被阿裡內部在商超新零售領域視為“一號工程”的盒馬鮮生,發展迅速,目前已在全國7個城市開出了25家門店,並稱將在2018年在北京再開出30家門店;阿裡先後投資了區域性零售企業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2017年11月20日,阿裡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股份,拿下歐尚和大潤發。

(2)雲計算

財報顯示,受益于雲計算付費用戶的持續增長以及多元化的收入結構,阿裡雲在過去的三個季度中,季度營收分別為21.63億、24.31億和29.75億元,以此計算,2017年阿裡雲累計收入約112億元,這也是國內首個年收入規模超過百億的雲計算服務商。

按收入計,阿裡雲在中國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處於市場領先地位。根據IDC公有雲服務市場追蹤的年中報告(2017年11月),阿裡雲也己經成為中國最大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供應商。

(3)數位媒體與娛樂業務

阿裡巴巴集團的數位媒體和娛樂業務包括阿裡影業、優酷土豆、UC、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與大麥網等業務,這些業務在不同階段被阿裡巴巴收購而來。阿裡巴巴數字媒體與娛樂業務季度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UCWeb提供的移動增值服務,如新聞推送和移動搜索等的收入有所提升,以及優酷土豆訂閱收入的增長。

3

同期,阿裡巴巴集團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還披露了各個業務的盈利情況,差距明顯。

其中來自主業電商業務的運營利潤高達354.39億元。除電商主業之外,阿裡雲業務運營虧損7.93億元,阿裡巴巴數位媒體與娛樂業務運營虧損38.28億元,阿裡巴巴來自創新戰略和其他的業務運營虧損為18.14億元,這些業務合計64.35億元季度虧損,全年預計虧損超過200億人民幣。

去年同期,阿裡巴巴來自核心電商業務的運營利潤為274億元,來自雲計算的運營虧損為3.39億元,來自數字媒體與娛樂業務的運營虧損是31.96億元,來自創新和其他業務虧損14.5億元。

由上述資料可看出,阿裡巴巴2017年第四季度來自電商主業的運營利潤在持續擴大,但阿裡雲、阿裡數字媒體與娛樂、阿裡創新及其他業務的虧損卻在擴大。

核心電商業務的運營利潤雖然大幅上張,但調整後的EBITA利潤率卻同比下降,這是因為阿裡巴巴整合菜鳥網路與銀泰商業等在內的新零售業務導致。

其中,口碑成立於2015年6月,是由阿裡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共同出資設立,專注於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口碑在2018年1月9日宣佈被阿裡納入其新零售體系,業務彙報線從原來的螞蟻金服調整至阿裡巴巴集團,口碑CEO范馳向阿裡CEO張勇彙報。

財務資料顯示,口碑在本季度虧損5.8億元,阿裡持有口碑38%的股權,由此推算,口碑2017年第四季度虧損為15.2億元。

整體來看,阿裡巴巴集團的核心電商業務盈利豐厚,其他業務都幾乎出現巨虧。

不過截至2017年12月31日,阿裡巴巴集團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203.80億元(約合338.72億美元),阿裡巴巴通過運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人民幣551.73億元(約合84.80億美元),強大的現金儲備淨現金流入讓阿裡巴巴尚能抵抗主業之外業務的巨額虧損。

阿裡巴巴集團CFO武衛說,“阿裡巴巴集團核心業務在本季度創造了高達71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能夠支援我們在新零售、雲計算、數字娛樂和全球化領域的投資。”

4

在阿裡巴巴集團發佈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的當天,還與螞蟻金服聯合宣佈,根據2014年雙方簽署的戰略協定,並經阿裡巴巴董事會批准,阿裡巴巴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並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

螞蟻金服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目前在支付、信用貸款與理財三個業務線都已經實現規模化盈利,估值過千億美金。這次入股源於2014年8月,阿裡巴巴集團在發佈的上市招股書中,曾公開披露關於螞蟻金服的潛在交易安排。根據當時協定,螞蟻金服每年需向阿裡支付智慧財產權及技術服務費,金額相當於螞蟻金服稅前利潤的37.5%。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阿裡巴巴有權入股並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將相應的智慧財產權轉讓給螞蟻金服,上述利潤分配安排同步終止。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說,“阿裡巴巴和螞蟻金服之間有很多的協同效應,隨著公司加大用戶獲取的力度,越來越多的用戶將通過支付寶App購物,阿裡巴巴也在努力讓更多的支付寶用戶在阿裡巴巴的生態系統中消費。商戶也希望阿裡巴巴可以提供更為一站式的服務模式,支付顯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零售商也希望通過電子支付瞭解和積累使用者消費行為習慣。” 

5

從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阿裡巴巴集團的電商主業優勢依舊無可比擬,但在電商主業之外,阿裡巴巴集團的多元化佈局並不十分樂觀。

螞蟻金服的核心產品支付寶正在遭遇微信支付的猛烈挑戰;菜鳥物流與阿裡雲還將面臨著漫長的投入期;數位媒體與娛樂業務以及新零售業務都是收購而來,不僅面臨著艱巨的業務整合壓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還將承擔著巨額虧損;本地生活服務品牌口碑更是因為後發劣勢,在與新美大的競爭中處於完全劣勢。

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是沒有邊界,無所不能的,即使強大如阿裡巴巴集團也不例外。

在保持住電商主業優勢的同時,馬雲其實也應該去系統思考一下電商主業之外的那些業務佈局了,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已經為多元化佈局,背負上沉重人力、財力包袱的阿裡巴巴,也應該明確下自己的邊界,做出一些取捨了。

同比增長34%,主要因為天貓實物商品的GMV同比增長43%;最後是合併菜鳥網路報表以及受銀泰商業等新零售業務推動帶來的收入增長,同比增長高達525%。

2017年9月26日,阿裡巴巴集團以53億元增資菜鳥網路,股權比例從47%上升到51%。在2018年第三財季,阿裡巴巴首次對菜鳥網路的財務報表進行合併,菜鳥網路在本季度實現營收39.07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將近5%。

馬雲在2016年10月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後,阿裡巴巴集團通過賦能合作夥伴和創新技術進行快速擴張,目標是數位化中國剩餘的85%零售業務。被阿裡內部在商超新零售領域視為“一號工程”的盒馬鮮生,發展迅速,目前已在全國7個城市開出了25家門店,並稱將在2018年在北京再開出30家門店;阿裡先後投資了區域性零售企業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2017年11月20日,阿裡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股份,拿下歐尚和大潤發。

(2)雲計算

財報顯示,受益于雲計算付費用戶的持續增長以及多元化的收入結構,阿裡雲在過去的三個季度中,季度營收分別為21.63億、24.31億和29.75億元,以此計算,2017年阿裡雲累計收入約112億元,這也是國內首個年收入規模超過百億的雲計算服務商。

按收入計,阿裡雲在中國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處於市場領先地位。根據IDC公有雲服務市場追蹤的年中報告(2017年11月),阿裡雲也己經成為中國最大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供應商。

(3)數位媒體與娛樂業務

阿裡巴巴集團的數位媒體和娛樂業務包括阿裡影業、優酷土豆、UC、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與大麥網等業務,這些業務在不同階段被阿裡巴巴收購而來。阿裡巴巴數字媒體與娛樂業務季度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UCWeb提供的移動增值服務,如新聞推送和移動搜索等的收入有所提升,以及優酷土豆訂閱收入的增長。

3

同期,阿裡巴巴集團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還披露了各個業務的盈利情況,差距明顯。

其中來自主業電商業務的運營利潤高達354.39億元。除電商主業之外,阿裡雲業務運營虧損7.93億元,阿裡巴巴數位媒體與娛樂業務運營虧損38.28億元,阿裡巴巴來自創新戰略和其他的業務運營虧損為18.14億元,這些業務合計64.35億元季度虧損,全年預計虧損超過200億人民幣。

去年同期,阿裡巴巴來自核心電商業務的運營利潤為274億元,來自雲計算的運營虧損為3.39億元,來自數字媒體與娛樂業務的運營虧損是31.96億元,來自創新和其他業務虧損14.5億元。

由上述資料可看出,阿裡巴巴2017年第四季度來自電商主業的運營利潤在持續擴大,但阿裡雲、阿裡數字媒體與娛樂、阿裡創新及其他業務的虧損卻在擴大。

核心電商業務的運營利潤雖然大幅上張,但調整後的EBITA利潤率卻同比下降,這是因為阿裡巴巴整合菜鳥網路與銀泰商業等在內的新零售業務導致。

其中,口碑成立於2015年6月,是由阿裡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共同出資設立,專注於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口碑在2018年1月9日宣佈被阿裡納入其新零售體系,業務彙報線從原來的螞蟻金服調整至阿裡巴巴集團,口碑CEO范馳向阿裡CEO張勇彙報。

財務資料顯示,口碑在本季度虧損5.8億元,阿裡持有口碑38%的股權,由此推算,口碑2017年第四季度虧損為15.2億元。

整體來看,阿裡巴巴集團的核心電商業務盈利豐厚,其他業務都幾乎出現巨虧。

不過截至2017年12月31日,阿裡巴巴集團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203.80億元(約合338.72億美元),阿裡巴巴通過運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人民幣551.73億元(約合84.80億美元),強大的現金儲備淨現金流入讓阿裡巴巴尚能抵抗主業之外業務的巨額虧損。

阿裡巴巴集團CFO武衛說,“阿裡巴巴集團核心業務在本季度創造了高達71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能夠支援我們在新零售、雲計算、數字娛樂和全球化領域的投資。”

4

在阿裡巴巴集團發佈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的當天,還與螞蟻金服聯合宣佈,根據2014年雙方簽署的戰略協定,並經阿裡巴巴董事會批准,阿裡巴巴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並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

螞蟻金服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目前在支付、信用貸款與理財三個業務線都已經實現規模化盈利,估值過千億美金。這次入股源於2014年8月,阿裡巴巴集團在發佈的上市招股書中,曾公開披露關於螞蟻金服的潛在交易安排。根據當時協定,螞蟻金服每年需向阿裡支付智慧財產權及技術服務費,金額相當於螞蟻金服稅前利潤的37.5%。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阿裡巴巴有權入股並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將相應的智慧財產權轉讓給螞蟻金服,上述利潤分配安排同步終止。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說,“阿裡巴巴和螞蟻金服之間有很多的協同效應,隨著公司加大用戶獲取的力度,越來越多的用戶將通過支付寶App購物,阿裡巴巴也在努力讓更多的支付寶用戶在阿裡巴巴的生態系統中消費。商戶也希望阿裡巴巴可以提供更為一站式的服務模式,支付顯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零售商也希望通過電子支付瞭解和積累使用者消費行為習慣。” 

5

從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阿裡巴巴集團的電商主業優勢依舊無可比擬,但在電商主業之外,阿裡巴巴集團的多元化佈局並不十分樂觀。

螞蟻金服的核心產品支付寶正在遭遇微信支付的猛烈挑戰;菜鳥物流與阿裡雲還將面臨著漫長的投入期;數位媒體與娛樂業務以及新零售業務都是收購而來,不僅面臨著艱巨的業務整合壓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還將承擔著巨額虧損;本地生活服務品牌口碑更是因為後發劣勢,在與新美大的競爭中處於完全劣勢。

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是沒有邊界,無所不能的,即使強大如阿裡巴巴集團也不例外。

在保持住電商主業優勢的同時,馬雲其實也應該去系統思考一下電商主業之外的那些業務佈局了,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已經為多元化佈局,背負上沉重人力、財力包袱的阿裡巴巴,也應該明確下自己的邊界,做出一些取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