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回緬甸琥珀想不火都不行了!這塊琥珀多少錢都不賣

緬甸琥珀這回想不火都不行了!最近, 來自緬甸胡岡谷地琥珀產區的一塊琥珀火遍了全中國。 據悉, 這塊琥珀距今約有一億年了。

2月2日, 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為首的多國學者宣佈, 在一枚產自緬甸的琥珀中, 發現了一隻距今約一億年的幾乎完整的小鳥。 因為在發掘過程中損失了部分皮肉, 現存的這只鳥很“薄”, 因此又被專家們稱為“煎餅鳥”。

2月2日, 中加美等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佈, 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如蜂鳥般大小的、幾乎完整的小鳥, 該研究成果在中國頂級學術刊物《科學通報》(英文版)作為封面文章線上發表。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學者共同研究。

此次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 緬甸北部胡岡谷地。 據火山灰測定, 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 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

關於這次在琥珀中的新發現, 邢立達告訴北青報記者, 此次發現的琥珀很大, 珀體長約7釐米, 其中保存的古鳥更完整, 暴露的頭頸部區域保存著更長更密的羽毛, 代表著這具標本比剛孵化的小鳥或幼鳥更為年長, 是目前琥珀中發育程度最高的古鳥。

臺北市立大學的曾國維教授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由於標本很薄, 因此被稱為煎餅鳥”。

琥珀中最完整古鳥標本

青年古鳥類學家鄒晶梅表示, 相比蜥蜴類, 目前緬甸琥珀中的鳥類包裹物依然極少見。 煎餅鳥雖然缺失了部分, 仍是迄今為止緬甸琥珀中發現的最完整的古鳥標本。

通過X射線三維掃描, 重建古鳥的骨骼構造, 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煎餅鳥的頭蓋骨基部、脊柱、左前肢、骨盆區域和股骨。 所有這些骨骼都互相關節, 這要比此前發現的雛鳥遺骸與孤立的鳥翅膀提供了更多的解剖學資訊, 便於我們對古鳥做出鑒定。

小鳥被樹脂包裹的時候還活著嗎?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好奇的問題。

古生物學家發現, 沒有任何內臟器官存在於煎餅鳥標本的腹腔, 體腔內有許多破裂的乳白色遮蔽物, 都表明小鳥在遇到流動的樹脂之前, 就已經死亡, 其身體的腹部及其周遭的一些軟組織隨後被風化了。 “琥珀中小鳥屍體周圍的甲蟲、蟲糞和植物碎片, 都暗示著這塊琥珀形成于森林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地方。 其中一些昆蟲甚至可能扮演過清道夫的角色, 但這需要更多的證據。 ”加拿大薩斯喀徹爾省皇家博物館里安·麥凱勒教授告訴北青報記者。

邢立達介紹, 煎餅鳥標本的發現, 表明了緬甸琥珀中反鳥類類群在白堊紀中期仍然存在較大的生態分化和輻射, 這對我們理解古鳥類的演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這對我們理解古鳥類的演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