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支氣管擴張併發咯血的治療對策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支氣管擴張是胸外科中的一種疾病, 最近, 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是越來越多, 支氣管擴張患者一般會出現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等症狀, 該病常常併發咯血, 咯血量從痰血、數口到十幾口或大咯血, 這對於患者的身體傷害是非常大的,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支氣管擴張併發咯血的處理方法, 希望下面的文章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纖維支氣管鏡:對出血並不急驟的部分支氣管擴張患者可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對出血灶滴入0.1%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5m1。 對藥物治療無效且未能明確出血具體支氣管擴張病灶者, 可將4℃冷生理鹽水500ml加腎上腺素4mg, 分次注入出血肺段, 停留1min後吸引, 並行面罩給氧或高頻通氣。 對不能手術的大咯血或上述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後仍有大出血支氣管擴張者,

可經纖維支氣管鏡將氣囊導管送入相應的出血支氣管, 使氣囊充氣或充水, 阻塞出血支氣管, 以防治出血淹溺健肺並壓迫止血, 24h後放鬆氣囊, 觀察數小時無再出血時即可拔除導管。

二、止血藥物

1.垂體後葉素:具有強烈的血管收縮作用。 通常為10~20U, 加入250~500ml液體中靜脈滴注。

大咯血時以10U於20~40ml液體中靜脈推注, 繼10~20U靜脈滴注, 每天用量可為20~60U。 對大咯血, 通常主張12~24h連續用藥, 避免僅單次大劑量用藥, 有效後逐漸減量。 高血壓、冠心病和妊娠者慎用。

2.一般止血藥物通常通過改善出凝血機制、毛細血管及血小板功能而起作用,

實際上常見的咯血並非或不完全是因上述機制, 故它們的治療效果並不確切, 因此不能作為治療咯血的主要方法。 這類藥物包括抗纖維溶解的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PAMBA)、氨甲苯酸(對羧基苄胺,EACA);增加血小板和毛細血管功能的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絡(安絡血);參與凝血酶原合成的維生素K;對抗肝素的魚精蛋白。 中藥包括雲南白藥和各種止血粉。

支氣管擴張疾病對於患者的生活以及身體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積極的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