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快遞櫃的進擊年,百般花樣能否盛開別樣精彩

快遞櫃在長期的積累和升級過程中, 不斷的豐富了產品的功能, 加快了覆蓋的速度, 配送包裹也更加的迅速和穩定。

資料統計顯示, 從2007年起全國全年的包裹量就已突破百億單, 在近10年內, 包裹總量的增速更是超過60%。 到2020年, 預計全國快遞包裹量日均將超過2.2億單。

隨著新零售到來, 快遞物流行業也將承受著巨大壓力。 僅靠人力或普通的公路運輸顯然不夠, 空運、高鐵等更快速的運力以及物流搬運機器人等黑科技都被引入其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系列的變革幾乎都集中在物流的運輸和倉儲環節,

在配送末端的革新卻鮮少見。

末端配送中, 最後一公里漸漸成為各大快遞公司爭先搶奪的寶地, 快遞櫃賺不賺錢, 以及快遞櫃能給傳統的配送帶來哪些不同, 已經成為接下來幾年的議題。

豐巢做快遞櫃, 每年都入不敷出, 這讓多多少少讓想進入快遞櫃領域的從事者, 心生遲疑, 望而卻步, 很久未能接觸到產業鏈的末端網路。 而一向以輕資產著稱的菜鳥, 也一改往日風格, 走上了自建快遞櫃的路線, 並拉著“通達系”, 搭建資訊平臺, 順豐與菜鳥的第二季競爭恐怕早晚會上演。

目前提供智慧快遞櫃服務的企業主要分成三類:以中郵速遞易、豐巢為代表的物流系;以遞易智能、富友為代表的協力廠商平臺;以京東、蘇甯易購為代表的電商系。

而縱觀智慧快遞櫃市場格局不難發現, 以中郵速遞易和豐巢為代表的物流系企業已成為快遞櫃的主流。

據媒體報導, 菜鳥驛站版的智慧快遞櫃已經在近期上市並投入運營。 智慧快遞櫃由菜鳥統一從相關廠商進行採購, 然後在硬體的基礎上進行軟體和系統的開發管理, 網路也由菜鳥自己鋪設和運營, 選擇一線或有限的核心城市鋪設做佈局。

不管怎樣, 末端商業的玩法還沒有成熟, 每一派都各懷絕招, 在資本助推後的2018, 快遞櫃之爭能不能帶來行業洗牌, 完成裂變重生, 就讓時間說真話。

作者:晨晨Tmac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