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蘋果搞事?無金融許可證P2P平臺APP無法更新

摘要:近日, 有部分P2P網貸平臺發現其在蘋果應用商店的APP無法更新了。 據一位平臺人士回饋, 最近他們準備更新APP版本, 但發現Apple ios發版審核時被拒絕了。 蘋果官方要求提供營業執照和經營範圍(證明其是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金融許可證、從當地工信部獲得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

網貸之家訊 近日, 有部分P2P網貸平臺發現其在蘋果應用商店的APP無法更新了。 據一位平臺人士回饋, 最近他們準備更新APP版本, 但發現Apple ios發版審核時被拒絕了。 蘋果官方要求提供營業執照和經營範圍(證明其是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金融許可證、從當地工信部獲得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

另外有2家P2P平臺對網貸之家表示, 他們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一位業內人士稱, “一定要這三個證。 可是現在哪家平臺也沒法提供齊全呀。 事實上, 有的平臺在蘋果應用商店的APP從去年下半年開始, 就已經不更新了。 ”

對於P2P平臺來說, 提供“三證(即營業執照和經營範圍、金融許可證、ICP證)”意味著什麼?

新聯線上CEO陳智誠對此表示, 臨近備案, 許多地區的工商部門和電信通信管理局都不再辦理更改營業範圍和發放ICP證書的業務, 都需要平臺在通過備案以後憑備案登記資料再行辦理。 而金融許可證是指銀監會依法頒發的特許金融機構經營金融業務的法律檔。

1994年人行頒佈的《金融機構管理規定》對金融機構有明確定義, 目前的網貸平臺, 憑平臺本身根本無從獲得金融許可證。 所以, 想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 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的。

不過, 捷越聯合方面人士對網貸之家表示, 他們目前沒有接到任何關於蘋果應用商店暫停發佈更新的通知, “我剛去看了開發者網站上也沒有類似的公告。 ”

有啥影響?

一位平臺人士稱, 老版本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現在很多平臺都遇到這個問題, 其實我們沒關係, 但是投資人會很有意見。 ”

陳智誠指出, 這會影響平臺的新功能上線及軟體BUG的修復更新, 造成平臺的蘋果APP與PC端、安卓APP、微信端的功能不一致, 影響用戶使用感和體驗感。 與此同時, 也會導致使用蘋果手機的使用者需要客服人員給予更多的協助,

平臺客服人員的工作量或急劇增大。

此外, “會導致平臺與合規整改有關的功能和內容無法及時在蘋果APP上線, 例如資訊披露的內容可能無法及時更新, 或直接影響平臺合規備案。 ”

需要說明的是, 蘋果公司並非單獨針對P2P網貸平臺, 貸款類APP也遇到了相似“命運”。

據第一消費金融報導, 自2017年12月以來, 蘋果應用商店對做貸款業務的APP的上架和更新, 也要求出具金融許可證或者省級金融監管部門(如省金融辦、省銀監局)出具的獲准開展金融業務的資質(如互聯網小貸牌照、P2P備案函)。 2017年12月是監管出臺現金貸系列政策的時間。 蘋果出臺前述要求, 是受到中國的監管政策影響。

蘋果不讓貸款類APP上架或更新, 已經在整個行業成為普遍性的問題。 而早在2016年, 安卓的金融類APP很早就需要有相應的金融資質。 除了貸款類APP上應用店需要資質以外, 現在, 貸款類的微信公眾號要完成認證加V, 也需要向騰訊方面提交相應的金融許可證。

黑產出現

雖然如今蘋果手機不復當年“街機”的盛況, 但是, 其用戶依然佔據龐大市場。 有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是iPhone用戶最多的國家。 截止到2017年7月, 中國有2.43億iPhone用戶, 占全球蘋果手機總用戶的33.3%。

另一方面,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 移動端已經成為投資人投資網貸產品的主要管道。 由網貸之家發起的2017年網貸投資人問卷調查顯示, 選擇手機APP作為主要投資方式的投資人數, 占比高達85.57%,

延續了2016年手機投資的主流趨勢;而PC端為主的投資選擇占比為33.76%, 微信僅為6.72%。 與PC端相比, 移動端的操作更方便、更快捷, 投資人可以輕鬆進行理財投資。

基於此, P2P網貸平臺不得不重視蘋果應用商店APP的更新。 可是, 目前沒有相關金融許可證的平臺怎麼辦?

圍繞這一問題, 黑產出現了——有仲介表示其可以為APP提供“代上架、代更新”服務。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目前已經有仲介在為無法更新APP的網貸平臺和有資質的企業“牽線”。 其操作模式大致是, 讓網貸平臺將APP轉讓到有資質的企業的蘋果開發者帳號之下, 審核通過更新上架之後, 再把APP轉回到網貸平臺的開發者帳號。

“市面價格基本雷同, 首次更新5萬元, 後續更新約1.5萬元/次。 但這種操作對於平臺方而言有一定風險的。 比如說我把APP轉過去之後,他們如果不把APP所有權轉回來怎麼辦?”該人士稱。

援引第一消費金融報導,APP代上架、代更新這個黑色產業鏈,一方面是中國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生存智慧在金融嚴監管之下的產物,另一方面也是蘋果的制度缺乏靈活性的產物。“監管的牌照監管思維,配合應用商店的這種主動要求開發者提供資質檔才能上架或更新的行為,無疑還是可以提高一點點金融業的准入門檻。但是,問題的核心在於,監管跟得上市場的變化嗎?”

比如說我把APP轉過去之後,他們如果不把APP所有權轉回來怎麼辦?”該人士稱。

援引第一消費金融報導,APP代上架、代更新這個黑色產業鏈,一方面是中國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生存智慧在金融嚴監管之下的產物,另一方面也是蘋果的制度缺乏靈活性的產物。“監管的牌照監管思維,配合應用商店的這種主動要求開發者提供資質檔才能上架或更新的行為,無疑還是可以提高一點點金融業的准入門檻。但是,問題的核心在於,監管跟得上市場的變化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