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定陶:蔬菜大棚種出村民脫貧道路 貧困戶喜得分紅資金

村民簽字領取受益分紅款

許莊行政村領取分紅的幫扶村民

王光民在大棚裡修剪茄子秧

即將豐收的茄子, 長相喜人

魯網菏澤2月5日訊2月2日, 定陶區濱河街道辦事處許莊行政村給47名貧困人口發放分紅資金, 每人每年受益分紅1106.384元, 加上貧困戶家庭的其他幫扶經濟收入,

達到脫貧的目標。 除了在現場將扶貧大棚項目受益分紅資金發到貧困戶手中, 菏澤市扶貧辦和定陶區扶貧辦負責人還來到了行動不便的貧困戶家中, 將分紅資金送到了貧困戶的手中。

雖然寒風淩冽, 但是在定陶區濱河街道辦事處許莊行政村村委會大院內23戶貧困戶代表聚在一起, 臉帶笑意, 井然有序地排隊簽字領取扶貧大棚基地的分紅。 在拿到分紅款之後貧困戶楚得芳高興地說到, “第一年給了兩個羊, 第二年給了扶貧錢, 這今年又給了那麼多的分紅, 真的很高興。 感謝政府, 感謝好政策, 讓過一個好年。

據瞭解, 2017年許莊村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專案為在梁王台扶貧大棚基地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4個,

專案總投資51萬元, 其中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萬元, 定陶縣鴻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自籌11萬元。 該專案以股權投資、固定分紅的方式, 幫扶未脫貧貧困戶23戶, 47人。 4個蔬菜大棚每年共收益5.2萬元, 連續分紅10年。 扶持許莊村貧困人口47人, 每人每年受益分紅1106.384元, 加上貧困戶家庭的其他幫扶經濟收入, 達到脫貧的目標。

結束在許莊村的扶貧訪問之後, 魯網記者跟隨菏澤市扶貧辦和定陶區扶貧辦負責人來到了馬集白菜王莊村。 定陶馬集鎮白菜王莊行政村有多年的蔬菜種植傳統, 從1994年開始大棚蔬菜生產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 現在扶貧蔬菜大棚裡種植的多數為茄子和芹菜。 在茄子大棚中, 白菜王莊行政村的貧困戶王光民在細心地精剪著茄子秧,

他告訴魯網記者“家中兒子和孫子都有不同程度的重疾, 確實屬於貧困家庭。 由於去年大隊的大棚扶貧項目, 自己可以一年收入3萬或4萬塊錢, 解決了家庭的貧困現狀。 除非這種政策, 否則家庭是沒法過的, 感謝政策感謝黨!”

據瞭解, 這位貧困戶王光民現年64歲, 兒子殘疾、精神不正常, 兒媳婦撇下患血管細胞瘤病的3歲孩子與其子離婚。 孫子王應賜每年需要花費十幾萬元的醫療費。 2015年村裡給王光民和兒子辦理了低保, 年收入3600元,同時2016年政府給予王光民民政救助5000元。 這些微薄的救助, 對於這個開支較大的家庭只能是杯水車薪, 還是解決不了家裡的根本生活困難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村委下決心號召集中建設蔬菜大棚。王光民通過財政補助大棚建設款5萬元,建了兩座蔬菜大棚,年收入2萬元多元,在做好自己的大棚活計後,平時也去蔬菜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來積攢了3萬元。隨後說到孫子的病情時,王光民說,好在孫子王應賜的病情也慢慢好轉了,使自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據悉,現在的王莊蔬菜大棚基地已經形成規模。目前,122個扶貧大棚實現收入280萬元,上交分紅61萬元。用於兜底貧困戶486戶903人,為38個村村均增加集體收入5000元。合作社規定每個新建大棚至少安置一個貧困群眾打工,直接帶動周邊156名貧困群眾通過務工脫貧致富。2017年又爭取扶貧資金180萬元,新建扶貧大棚18個,扶持貧困戶207戶。

村委下決心號召集中建設蔬菜大棚。王光民通過財政補助大棚建設款5萬元,建了兩座蔬菜大棚,年收入2萬元多元,在做好自己的大棚活計後,平時也去蔬菜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來積攢了3萬元。隨後說到孫子的病情時,王光民說,好在孫子王應賜的病情也慢慢好轉了,使自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據悉,現在的王莊蔬菜大棚基地已經形成規模。目前,122個扶貧大棚實現收入280萬元,上交分紅61萬元。用於兜底貧困戶486戶903人,為38個村村均增加集體收入5000元。合作社規定每個新建大棚至少安置一個貧困群眾打工,直接帶動周邊156名貧困群眾通過務工脫貧致富。2017年又爭取扶貧資金180萬元,新建扶貧大棚18個,扶持貧困戶207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