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地方豬種對世界養豬業的貢獻、利用現狀和展望

我國人工馴化養豬歷史悠久, 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 很多地方豬種具有獨一無二的優良特性, 然而隨著外國豬種的引進, 我國地方豬種面臨著諸多挑戰, 已有85%的地方豬種群體數量已成下降趨勢。 近些年來, 人們也開始意識到保護地方豬種的重要性, 國家也進行了政策扶持, 並下撥專項基金在各地方設立豬種保護基地, 旨在保護瀕危的優秀豬種。 然而對比引入的國外豬種, 地方豬種的發展還甚是緩慢, 本文就此對地方豬種的歷史進程和其優秀特性進行闡述, 並對於地方豬種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為我國地方豬種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一、中國豬種的歷史演化及對世界養豬業的貢獻

中國家豬的飼養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至今9000~6000年前, 即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1973年在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中發現距今約9000年的人類圈養的家豬骨骼(李有恆,

1978年)。 距今7000~6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和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 家豬骨骼也占很大比重, 並有陶豬發掘出來, 表明家豬的飼養在那時已有較大的發展, 又遺存豬骨中幼豬骨骼比重較大, 可以反映出當時農業生產水準不高(鐘遐, 1976年), 也說明宰殺幼豬還是彌補糧食不足的一種手段。 河南澠池仰韶村和陝西西安半坡村同屬仰紹文化的遺址中, 都發現有很多豬骨。 廣東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貝丘中發掘的獸骨, 也以豬骨為多。 由此可見, 養豬在中原和華南地區早已盛行。

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經驗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更發展出了關於豬種的選育和飼養等初步系統化的方法, 逐步形成了因地制宜、肉質獨特、耐粗飼的各地方品種,

並對世界豬種資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漢唐以來, 華南地區中的廣東豬種被廣泛引入古羅馬(西元27—395年), 並於當地豬種雜交, 培育成羅馬豬, 而羅馬豬對近代西方主要豬種的培育又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明清兩代, 在與國外的物質文化交流中, 我國的豬種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18世紀初, 英國開始引入廣東豬種, 逐漸培育出約克夏豬和巴克夏豬;1818年, 約克夏豬曾被稱為“BigChina”, 美國學者Briggs曾說:“許多學者認為, 巴克夏豬是老式英國豬和中國豬、暹羅豬雜交形成的”, “在改良早期巴克夏豬中, 使用中國豬顯然要比暹羅豬多”, 另外, JohnWallace曾引入廣東豬種培育波中豬;美國在培育賈斯特白豬的過程中也曾引入中國華南白豬。
因此, 卓越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先生說:“中國豬種在改進歐洲品種中, 具有高度的價值”。

鄭丕留教授曾對中國豬種引入歐美後的情況做過詳細記載。 在法國, 研究發現太湖豬能極顯著地提高歐洲豬的繁殖性能。 主要表現在提早了性成熟日齡和提高產仔數, 雖然降低了瘦肉率, 胴體脂肪有所增加, 但經問卷調查和相關試驗證明口感方面確實有所提升。 日本和英國主要利用梅山豬與其他主要品種培育成具有高繁殖率的新品種。 美國引入民豬、梅山豬、楓桎豬, 一方面想培育高產、瘦肉率高的新品種, 另一方面想通過分子遺傳學的技術尋找控制高產的基因並轉基因到歐美品種上。

近些年來, 相當數量的研究者們又從分子水準上對我國豬種和外國豬種的遺傳相關性進行了研究, Fang等在2006年利用焦磷酸測序技術對全球範圍45個豬群包括934頭歐洲豬個體和21個中國地方豬種的602個個體進行了線粒體CytB基因和D-loop區的測序及遺傳多態性分析。 試驗資料充分證明了目前的歐洲家豬是由中國地方豬種與歐洲家豬的祖先雜交而產生的, 併發現在歐洲常用商品豬種全群中, 平均含有29%的中國豬種單倍體基因型。 Liu等對線粒體的功能基因MT-ATP6和MT-ATP8的研究結果也同樣證實了中國地方豬種和歐洲豬種之間的遺傳關係。 因此, 中國地方豬種不論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 都會在世界豬種遺傳資源中當中持續性地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中國地方豬種的主要特性

我國不僅有著豐富的地方豬種資源,而且還擁有許多與國外品種相比不同的特性。總體上來說,我國的地方豬種的特點主要是繁殖力強,抗逆性好,肉質優良,性情溫順,耐粗飼;但生長緩慢,料重比高,屠宰率低,胴體中瘦肉少而肥肉多。許振英先生在1979—1983年聯合東北農學院(現東北農業大學)、江蘇農學院(現南京農業大學與揚州大學)、四川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江蘇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浙江農業大學(現浙江大學)、浙江省畜牧獸醫研究所、貴州農學院(現貴州大學)、廣東畜牧獸醫研究所、湖南農學院(現湖南農業大學)、內蒙古家畜改良工作站等10個單位在全國對大部分本土豬種的繁殖性能、生長發育性能、生理生化指標、抗逆性、遺傳特性和肉質做了相關的測定。

(一)繁殖力強

我國地方豬種繁殖性能強,突出表現為母豬性成熟早,排卵數和產仔數多。我國豬種的初情期平均為(98.08±9.7)日齡,範圍在64日齡(二花臉豬)到142日齡(民豬),平均體重為(24±30±3.5)kg,範圍在12.2kg(金華豬)至40.5kg(內江豬)。而國外主要品種(如長白豬、杜洛克豬、約克夏豬)的初情期在200日齡左右,幾乎是中國地方豬種初情期的1倍。排卵數初產母豬(17.21±2.35)枚,經產母豬(21.58±2.17)枚,受精率平均為(86.32±3.86)%。這主要歸結於在同一時期地方豬種性激素分泌早、濃度高,例如嘉興黑豬120日齡血清含雌激素59.5pg/mL,比同齡大約克夏豬39.5pg/mL高50%。

同時,地方品種公豬繁殖力也相當強,其睾丸增重較快。從60日齡開始,睾丸即迅速增長,90日齡時睾丸平均重(28.96±3.57)g,120日齡時睾丸平均重(48.08±5.23)g,比國外品種增長至同樣重量的睾丸縮短30天左右。在配種時間上,中國本土豬種平均初配年齡為(128.57±4.46)日齡,而大白豬為210日齡,在初配年齡時,中國本土豬的睾酮平均為(372.3±69.1)ng/mL,而大白豬在此時卻只有95ng/mL。

(二)抗逆性強

由於我國面積遼闊,南北緯度跨度較大,可以大體分為5個氣候區(熱帶區、亞熱帶區、溫帶季風區、溫帶大陸區、高山高原區),導致在相應地區的豬的品種對於氣候的適應明顯高於國外品種。例如:長期生活在東北的民豬在一年之中不同的氣溫變化下,其體溫(肛門溫度)在最高氣溫(32℃)和最低氣溫(-20℃)僅相差0.88℃,表現出相當強的穩定性;而哈爾濱白豬相差1.38℃。同時,通過測定兩品種之間在氣溫變化下的心跳次數、呼吸頻率和皮毛品質,同樣也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另外,由於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的選育培養,我國本土豬種對於飼料的要求比較低,食性廣。青粗飼料和作坊副產品,適當搭配精料是我國傳統養豬模式下的常見方式,養殖成本也較為低廉。

(三)肉質優良

中國的本土豬種素以肉質優良而聞名。許振英先生帶領的“中國主要地方豬種種質特性研究”課題組在5年間對我國大部分豬種的肉質性狀進行了初步研究,充分證明我國地方豬種的優良肉品質。

1.肉質鮮紅,沒有PSE肉。多數地方豬品種肉色評為3分(正常鮮紅)和4分(微暗紅),均屬正常肉色。在屠宰後45min內背最長肌pH(pH1)均在6.0以上。

2.保水力強。用35kg壓力的重量壓力法測定肉樣加壓之後的失水率,是間接反映肌肉保水率的指標,失水率越高,保水力越低。我國本土豬種的平均失水率比國外豬種要低3.80%。

3.肌肉大理石紋。大理石紋反映了一塊肌肉內可見脂肪的分佈情況。按5級分制評分,中國地方豬種多數為3分(適量)和4分(較多),沒有被評為1分(極微量)的,2分(微量)也相當少。

4.肌纖維直徑。根據對我國的民豬、二花臉豬、金華豬等9個豬種的測定,平均肌纖維直徑為42.28μm,比對照組小16.71百分點;單位面積內的肌纖維數量平均比對照組(大白豬與長白豬)高26百分點。

5.肌內粗脂肪含量。根據背最長肌的化學成分測定,肌內粗脂肪含量平均為4.97%,比對照組平均高2.23%,多數豬的肌肉含水量低於對照組豬(大白豬與長白豬)。

(四)生長緩慢

生長緩慢是中國地方豬品種的另一特點。例如:在同一試驗條件下,達90kg體重的日齡,民豬要比哈爾邦濱白豬要多養25d,每增重1kg需要多消耗飼料0.1kg,遠遠高於國外豬品種,導致養殖成本增加,這也是我國豬種不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中國地方豬種現狀和發展策略

(一)地方豬種現狀

由於豬肉市場的缺額,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廣泛地引入國外豬種,隨著市場發展的要求不斷更新,養殖週期短,瘦肉率高的“洋豬”越來越得到普遍的歡迎,我國的本土豬種數量也急劇減少。例如:分佈在江浙滬一帶的太湖豬,經1980年統計共有種豬60多萬頭,而2006年調查只有5萬頭左右,分佈于東北地區的民豬,1982年統計有母豬2萬頭2006年調查只有1000餘頭;分佈於珠江三角洲的大花白豬,1979年統計有母豬約44萬頭,2006年調查只有2萬餘頭。並且,各地方品種逐漸已形成相對閉鎖的獨立群體,與以前相比,沒有大量的人口遷移,散養的農戶也越來越少,不同地方豬種群間優秀基因的交流機會也幾乎越來越少,歷史上大花白豬、海南豬、民豬等就是伴著人口遷移隨之形成的,因此這樣很不利於新品種的產生。

我國在2000年共計19個本土豬種列入國家級稀缺豬種資源保護名錄,2006年已有34個本土豬種列入國家級稀缺豬種資源保護名錄,而且在最近幾年新一輪的評選中將會有40個以上的本土豬種列入國家級稀缺豬種資源保護名錄,占我國本土豬種50%以上,其餘大多數也都已列入省級保護名錄。由此可見,國本土豬種遺傳資源正在遭受嚴重的流失與破壞,中國本土豬種的生存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保護本土豬種、維護生態多樣性、加強本土豬種遺傳資源的保護研究開發勢在必行。

(二)發展策略

目前,行業內的共識越來越趨於一致,普遍認為傳統的保種措施有一定的意義,但對於品種的長期穩定持續發展卻是不利的,單純的為了保種而保種是不可行的。還要指出,我國許多地方豬種存在著不同的類群,這是我國地方豬種長期不衰的重要條件,保種就是要保不同的類群。不能只搞一種類群,不提倡“純而又純”。一個“純而又純”的群體最後都是保不住的,是要走向消亡的。我們對地方豬種遺傳資源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保護,保護是發展的前提,而利用才是我們的目的。我國豐富的地方豬遺傳資源是科學研究的理想試驗材料,保種的目的並不僅僅是保存現有豬種,而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使之更好的為全人類服務。並且,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地方豬種的生產條件、飼養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很難保證豬種的性能不發生變化,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該順應環境變化讓地方豬種朝著有利方向發展。

1.原始層面上的保種和發展。對於一些有特殊要求、已經形成產業的豬種,政府和研究人員只需幫扶將其產業做大做強形成特色,並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即可。例如:廣西的陸川豬是製作烤乳豬、白切豬腳等當地佳餚的不可替代食材,業已成為廣西的農產品地理標誌,並且陸川豬保有量依然很大,副產業加工的企業也有相當多。另外,我國的地方豬種本身就以風味獨特而著稱,相當一部分養殖戶不願意養殖本地豬種的原因就是週期長、收益低、成本高等原因,而如果將特色感強的豬種投入高端市場,像“帕爾瑪火腿”一樣,養殖戶焉能不轉向投入本土豬種的“懷抱”。中國也不是沒有高品質的豬肉,像安慶六白豬的前肩雪花肉完全可以媲美西班牙黑豬400歐元/kg的豬肉。要打造高檔消費產品,也必須擁有更為先進的屠宰手段,目前市場上的屠宰手段大部分依然是十分粗暴簡單的,肉的品質在這種環境下肯定會大打折扣,所以常有人感慨好豬殺不出好肉,我國的肉類科學自上世紀90年代才有一批海外學者陸續回國在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開設,已經落後他國20餘年,每年的ICOMST(國際肉類科學技術大會)參會人數不超過10人,作為世界養豬第一大國,這樣的情況著實令人汗顏。國際的屠宰加工技術的突飛猛進在敦促我們要趕快培養出肉類科學人才,不失時機地投入到國際肉品競爭大潮中。有了良好的豬種,先進的屠宰加工技術,自此,整個產業鏈才是完備而高效,富有競爭力,中國的高端豬肉市場在國際舞臺上也能開闢出一片天地。

2.雜交培育新品系。目前大部分地方豬種資源保護場單品種存欄量多在100~300頭,由於群體規模小,硬體設施有限,資料管理不全,在傳統的保種方法下,不可避免的產生近交,一些品種在生長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已經出現明顯退化,甚至和國外品種的性能相差無幾。同時,在沒有像歷史上遷徙和戰爭的這種條件,各豬種間很難再產生廣泛的交叉性,對於這些地方豬種,我們還是需要尋找新出路,當然,我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模擬”,選擇我們期望達到的豬種特點,並將幾個相關的地方品種,甚至國外優質的品種進行雜交,選育符合市場要求的新品種。當然,有了好的新品種也還不夠,例如:我國在“七·五”“八·五”期間,國家技術科學委員會組織全國性的瘦肉豬型專門化品系的選育及配套研究的科學攻關,育成了25個新品系豬,其中21個為母系,但是由於後續的選育和推廣沒有持續性的跟進,新品系也隨著項目結束而結束,這樣為了培育而培育顯然是不合理的。另外,也可以嘗試性的將一個品種豬種多點保護,構建多交配體系,產生一個大品種下分亞類,以利於資源的持續有效的傳代,例如:金華豬就分為“壽字頭”、“老鼠頭”和中間型;姜曲海豬有“本頭沙身”和“沙頭本身”等。

3.科學應用領域。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醫藥產業的迅猛發展對實驗動物,尤其是動物模型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豬與人的基因純合度為95%,在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皮膚結構、骨骼發育和營養代謝等方面與人極其相似,因此一直是醫學研究的重要動物模型,更是人類異種器官、組織、細胞移植的首選供體。我國豬種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多樣,具有培育實驗動物豬種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用於生命科學研究品系穩定的有廣西大學王愛德教授1987年開始培育的巴馬香豬;貴陽中醫學院甘世祥教授1985年開始培育的從江香豬;貴州大學劉瓊教授1995年開始培育的劍白香豬;雲南農業大學曾養志教授1981年開始培育的西雙版納小耳豬;中國農科院馮書堂教授1987年培育的五指山小型豬;中國農業大學裴德智教授1985年以貴州小型豬為原始親本培育的中國農大Ⅰ系小型豬;上海交通大學華修國教授于1990年培育的貴州香豬。同時,對地方豬種進行造模研究的也非常多,謝忠忱等、陳亮等選用3、4月齡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豬30頭成功建立了高脂血症模型,類比人類高脂血症的發展過程;宋玉東等以巴馬香豬為實驗動物,通過飲食(以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玉米麵為食,以10%乙醇為唯一飲料)和藥物(腹腔注射40%CC14橄欖油溶液)控制,成功建立巴馬香豬肝硬化模型,並利用DGGE(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研究其病變過程中腸道菌群變化、菌種數量和種類的演替,為尋找與肝硬化明顯相關的標誌性菌種,探討腸道菌群和肝硬化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性資料;Zhou等[19]在成功構建萊蕪豬肥胖模型的基礎上利用GWAS(全基因關聯分析)對萊蕪豬與人類在肥胖中到底有多少的相似度進行了闡述,並挑選出5個候選相關基因(HIF1AN,SMYD3,COX10,SLMAP,GBE1),為發展肥胖的機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綜上所述,可將我國的地方豬種根據實際情況分門別類適當的開發利用,並積極發展附屬相關學科,培育適合時代環境的新品種,培養行業的高品質人才,把地方豬種打造成從低檔到高檔全層次消費水準,同時也要在科學研究領域充分利用寶貴的豬種資源,產生地方豬種多方位發展的新格局、新勢態。

四、小結

地方豬種資源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選育所形成的優秀品種,並在歷史的長河裡不僅在本土發光發熱,也影響到了歐美各地區的品系形成。隨著時代變遷,當代的地方豬種遺傳資源卻日益受到破壞,有些豬種甚至已經滅絕,這為我們當代人已經敲響了警鐘,我們也有責任發揚和發展我國地方豬種資源,利用先進的科學理念、科學方法、科學技術和更為周全的規章制度讓地方豬種“浴火重生”,煥發新的生機,重新掌握世界豬業的大旗。

二、中國地方豬種的主要特性

我國不僅有著豐富的地方豬種資源,而且還擁有許多與國外品種相比不同的特性。總體上來說,我國的地方豬種的特點主要是繁殖力強,抗逆性好,肉質優良,性情溫順,耐粗飼;但生長緩慢,料重比高,屠宰率低,胴體中瘦肉少而肥肉多。許振英先生在1979—1983年聯合東北農學院(現東北農業大學)、江蘇農學院(現南京農業大學與揚州大學)、四川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江蘇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浙江農業大學(現浙江大學)、浙江省畜牧獸醫研究所、貴州農學院(現貴州大學)、廣東畜牧獸醫研究所、湖南農學院(現湖南農業大學)、內蒙古家畜改良工作站等10個單位在全國對大部分本土豬種的繁殖性能、生長發育性能、生理生化指標、抗逆性、遺傳特性和肉質做了相關的測定。

(一)繁殖力強

我國地方豬種繁殖性能強,突出表現為母豬性成熟早,排卵數和產仔數多。我國豬種的初情期平均為(98.08±9.7)日齡,範圍在64日齡(二花臉豬)到142日齡(民豬),平均體重為(24±30±3.5)kg,範圍在12.2kg(金華豬)至40.5kg(內江豬)。而國外主要品種(如長白豬、杜洛克豬、約克夏豬)的初情期在200日齡左右,幾乎是中國地方豬種初情期的1倍。排卵數初產母豬(17.21±2.35)枚,經產母豬(21.58±2.17)枚,受精率平均為(86.32±3.86)%。這主要歸結於在同一時期地方豬種性激素分泌早、濃度高,例如嘉興黑豬120日齡血清含雌激素59.5pg/mL,比同齡大約克夏豬39.5pg/mL高50%。

同時,地方品種公豬繁殖力也相當強,其睾丸增重較快。從60日齡開始,睾丸即迅速增長,90日齡時睾丸平均重(28.96±3.57)g,120日齡時睾丸平均重(48.08±5.23)g,比國外品種增長至同樣重量的睾丸縮短30天左右。在配種時間上,中國本土豬種平均初配年齡為(128.57±4.46)日齡,而大白豬為210日齡,在初配年齡時,中國本土豬的睾酮平均為(372.3±69.1)ng/mL,而大白豬在此時卻只有95ng/mL。

(二)抗逆性強

由於我國面積遼闊,南北緯度跨度較大,可以大體分為5個氣候區(熱帶區、亞熱帶區、溫帶季風區、溫帶大陸區、高山高原區),導致在相應地區的豬的品種對於氣候的適應明顯高於國外品種。例如:長期生活在東北的民豬在一年之中不同的氣溫變化下,其體溫(肛門溫度)在最高氣溫(32℃)和最低氣溫(-20℃)僅相差0.88℃,表現出相當強的穩定性;而哈爾濱白豬相差1.38℃。同時,通過測定兩品種之間在氣溫變化下的心跳次數、呼吸頻率和皮毛品質,同樣也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另外,由於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的選育培養,我國本土豬種對於飼料的要求比較低,食性廣。青粗飼料和作坊副產品,適當搭配精料是我國傳統養豬模式下的常見方式,養殖成本也較為低廉。

(三)肉質優良

中國的本土豬種素以肉質優良而聞名。許振英先生帶領的“中國主要地方豬種種質特性研究”課題組在5年間對我國大部分豬種的肉質性狀進行了初步研究,充分證明我國地方豬種的優良肉品質。

1.肉質鮮紅,沒有PSE肉。多數地方豬品種肉色評為3分(正常鮮紅)和4分(微暗紅),均屬正常肉色。在屠宰後45min內背最長肌pH(pH1)均在6.0以上。

2.保水力強。用35kg壓力的重量壓力法測定肉樣加壓之後的失水率,是間接反映肌肉保水率的指標,失水率越高,保水力越低。我國本土豬種的平均失水率比國外豬種要低3.80%。

3.肌肉大理石紋。大理石紋反映了一塊肌肉內可見脂肪的分佈情況。按5級分制評分,中國地方豬種多數為3分(適量)和4分(較多),沒有被評為1分(極微量)的,2分(微量)也相當少。

4.肌纖維直徑。根據對我國的民豬、二花臉豬、金華豬等9個豬種的測定,平均肌纖維直徑為42.28μm,比對照組小16.71百分點;單位面積內的肌纖維數量平均比對照組(大白豬與長白豬)高26百分點。

5.肌內粗脂肪含量。根據背最長肌的化學成分測定,肌內粗脂肪含量平均為4.97%,比對照組平均高2.23%,多數豬的肌肉含水量低於對照組豬(大白豬與長白豬)。

(四)生長緩慢

生長緩慢是中國地方豬品種的另一特點。例如:在同一試驗條件下,達90kg體重的日齡,民豬要比哈爾邦濱白豬要多養25d,每增重1kg需要多消耗飼料0.1kg,遠遠高於國外豬品種,導致養殖成本增加,這也是我國豬種不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中國地方豬種現狀和發展策略

(一)地方豬種現狀

由於豬肉市場的缺額,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廣泛地引入國外豬種,隨著市場發展的要求不斷更新,養殖週期短,瘦肉率高的“洋豬”越來越得到普遍的歡迎,我國的本土豬種數量也急劇減少。例如:分佈在江浙滬一帶的太湖豬,經1980年統計共有種豬60多萬頭,而2006年調查只有5萬頭左右,分佈于東北地區的民豬,1982年統計有母豬2萬頭2006年調查只有1000餘頭;分佈於珠江三角洲的大花白豬,1979年統計有母豬約44萬頭,2006年調查只有2萬餘頭。並且,各地方品種逐漸已形成相對閉鎖的獨立群體,與以前相比,沒有大量的人口遷移,散養的農戶也越來越少,不同地方豬種群間優秀基因的交流機會也幾乎越來越少,歷史上大花白豬、海南豬、民豬等就是伴著人口遷移隨之形成的,因此這樣很不利於新品種的產生。

我國在2000年共計19個本土豬種列入國家級稀缺豬種資源保護名錄,2006年已有34個本土豬種列入國家級稀缺豬種資源保護名錄,而且在最近幾年新一輪的評選中將會有40個以上的本土豬種列入國家級稀缺豬種資源保護名錄,占我國本土豬種50%以上,其餘大多數也都已列入省級保護名錄。由此可見,國本土豬種遺傳資源正在遭受嚴重的流失與破壞,中國本土豬種的生存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保護本土豬種、維護生態多樣性、加強本土豬種遺傳資源的保護研究開發勢在必行。

(二)發展策略

目前,行業內的共識越來越趨於一致,普遍認為傳統的保種措施有一定的意義,但對於品種的長期穩定持續發展卻是不利的,單純的為了保種而保種是不可行的。還要指出,我國許多地方豬種存在著不同的類群,這是我國地方豬種長期不衰的重要條件,保種就是要保不同的類群。不能只搞一種類群,不提倡“純而又純”。一個“純而又純”的群體最後都是保不住的,是要走向消亡的。我們對地方豬種遺傳資源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保護,保護是發展的前提,而利用才是我們的目的。我國豐富的地方豬遺傳資源是科學研究的理想試驗材料,保種的目的並不僅僅是保存現有豬種,而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使之更好的為全人類服務。並且,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地方豬種的生產條件、飼養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很難保證豬種的性能不發生變化,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該順應環境變化讓地方豬種朝著有利方向發展。

1.原始層面上的保種和發展。對於一些有特殊要求、已經形成產業的豬種,政府和研究人員只需幫扶將其產業做大做強形成特色,並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即可。例如:廣西的陸川豬是製作烤乳豬、白切豬腳等當地佳餚的不可替代食材,業已成為廣西的農產品地理標誌,並且陸川豬保有量依然很大,副產業加工的企業也有相當多。另外,我國的地方豬種本身就以風味獨特而著稱,相當一部分養殖戶不願意養殖本地豬種的原因就是週期長、收益低、成本高等原因,而如果將特色感強的豬種投入高端市場,像“帕爾瑪火腿”一樣,養殖戶焉能不轉向投入本土豬種的“懷抱”。中國也不是沒有高品質的豬肉,像安慶六白豬的前肩雪花肉完全可以媲美西班牙黑豬400歐元/kg的豬肉。要打造高檔消費產品,也必須擁有更為先進的屠宰手段,目前市場上的屠宰手段大部分依然是十分粗暴簡單的,肉的品質在這種環境下肯定會大打折扣,所以常有人感慨好豬殺不出好肉,我國的肉類科學自上世紀90年代才有一批海外學者陸續回國在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開設,已經落後他國20餘年,每年的ICOMST(國際肉類科學技術大會)參會人數不超過10人,作為世界養豬第一大國,這樣的情況著實令人汗顏。國際的屠宰加工技術的突飛猛進在敦促我們要趕快培養出肉類科學人才,不失時機地投入到國際肉品競爭大潮中。有了良好的豬種,先進的屠宰加工技術,自此,整個產業鏈才是完備而高效,富有競爭力,中國的高端豬肉市場在國際舞臺上也能開闢出一片天地。

2.雜交培育新品系。目前大部分地方豬種資源保護場單品種存欄量多在100~300頭,由於群體規模小,硬體設施有限,資料管理不全,在傳統的保種方法下,不可避免的產生近交,一些品種在生長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已經出現明顯退化,甚至和國外品種的性能相差無幾。同時,在沒有像歷史上遷徙和戰爭的這種條件,各豬種間很難再產生廣泛的交叉性,對於這些地方豬種,我們還是需要尋找新出路,當然,我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模擬”,選擇我們期望達到的豬種特點,並將幾個相關的地方品種,甚至國外優質的品種進行雜交,選育符合市場要求的新品種。當然,有了好的新品種也還不夠,例如:我國在“七·五”“八·五”期間,國家技術科學委員會組織全國性的瘦肉豬型專門化品系的選育及配套研究的科學攻關,育成了25個新品系豬,其中21個為母系,但是由於後續的選育和推廣沒有持續性的跟進,新品系也隨著項目結束而結束,這樣為了培育而培育顯然是不合理的。另外,也可以嘗試性的將一個品種豬種多點保護,構建多交配體系,產生一個大品種下分亞類,以利於資源的持續有效的傳代,例如:金華豬就分為“壽字頭”、“老鼠頭”和中間型;姜曲海豬有“本頭沙身”和“沙頭本身”等。

3.科學應用領域。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醫藥產業的迅猛發展對實驗動物,尤其是動物模型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豬與人的基因純合度為95%,在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皮膚結構、骨骼發育和營養代謝等方面與人極其相似,因此一直是醫學研究的重要動物模型,更是人類異種器官、組織、細胞移植的首選供體。我國豬種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多樣,具有培育實驗動物豬種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用於生命科學研究品系穩定的有廣西大學王愛德教授1987年開始培育的巴馬香豬;貴陽中醫學院甘世祥教授1985年開始培育的從江香豬;貴州大學劉瓊教授1995年開始培育的劍白香豬;雲南農業大學曾養志教授1981年開始培育的西雙版納小耳豬;中國農科院馮書堂教授1987年培育的五指山小型豬;中國農業大學裴德智教授1985年以貴州小型豬為原始親本培育的中國農大Ⅰ系小型豬;上海交通大學華修國教授于1990年培育的貴州香豬。同時,對地方豬種進行造模研究的也非常多,謝忠忱等、陳亮等選用3、4月齡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豬30頭成功建立了高脂血症模型,類比人類高脂血症的發展過程;宋玉東等以巴馬香豬為實驗動物,通過飲食(以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玉米麵為食,以10%乙醇為唯一飲料)和藥物(腹腔注射40%CC14橄欖油溶液)控制,成功建立巴馬香豬肝硬化模型,並利用DGGE(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研究其病變過程中腸道菌群變化、菌種數量和種類的演替,為尋找與肝硬化明顯相關的標誌性菌種,探討腸道菌群和肝硬化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性資料;Zhou等[19]在成功構建萊蕪豬肥胖模型的基礎上利用GWAS(全基因關聯分析)對萊蕪豬與人類在肥胖中到底有多少的相似度進行了闡述,並挑選出5個候選相關基因(HIF1AN,SMYD3,COX10,SLMAP,GBE1),為發展肥胖的機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綜上所述,可將我國的地方豬種根據實際情況分門別類適當的開發利用,並積極發展附屬相關學科,培育適合時代環境的新品種,培養行業的高品質人才,把地方豬種打造成從低檔到高檔全層次消費水準,同時也要在科學研究領域充分利用寶貴的豬種資源,產生地方豬種多方位發展的新格局、新勢態。

四、小結

地方豬種資源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選育所形成的優秀品種,並在歷史的長河裡不僅在本土發光發熱,也影響到了歐美各地區的品系形成。隨著時代變遷,當代的地方豬種遺傳資源卻日益受到破壞,有些豬種甚至已經滅絕,這為我們當代人已經敲響了警鐘,我們也有責任發揚和發展我國地方豬種資源,利用先進的科學理念、科學方法、科學技術和更為周全的規章制度讓地方豬種“浴火重生”,煥發新的生機,重新掌握世界豬業的大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