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幾種思維

文 | 小播 · 主播 | 路遙

我沒有失敗, 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不成功的方法。

——湯瑪斯·愛迪生

每個人都會犯錯, 但人與人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

成功的人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而普通人則不能。 一個人有時候犯了錯, 不僅自己不知道, 別人也不會指出來, 特別當犯錯的還身居高位的人, 身邊的人就更不敢說了。

試想一下, 如果是公司的老闆犯錯了, 他的員工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是一位下屬寫給老闆的一封公開郵件, 收件人裡面還包括其他幾位公司高層。 讓我們來看看, 這位下屬是如何指出老闆的錯誤的。 原文的大概意思是:

老闆!你今天開會時的表現實在太讓人失望了, 有這種感覺的人肯定不僅僅是我, 你還可以問問其他同事。

在以前討論類似問題的會議上, 我們覺得你一直都很不錯, 但在今天的會議上, 你顯然完全不在狀態, 也沒有很好地準備。

我看了時間, 你一個人講了62分鐘, 其中50分鐘是廢話, 只有12分鐘說到了正題, 但還說得毫無邏輯性。

如果你是員工, 即便是老闆最信任的員工, 我想應該也不可能這樣言辭犀利地, 公開表達你對老闆的質疑;而如果你是老闆, 你會怎麼做?會不會馬上解雇他, 而且認為這個員工是不是瘋了?

然而, 實際情況卻是這位老闆並沒有解雇這位員工, 因為這樣的情況, 在他們公司每天都在發生。 這位老闆, 正是本周我們要共讀的書《原則》的作者瑞·達利歐, 他被譽為“投資界的約伯斯”。

他的一生堪稱傳奇:8歲賣報賺錢, 12歲開始炒股;青年時放蕩不羈, 26歲因為在公司年會上請脫衣舞女伴舞而被開除, 然後在兩間公寓白手起家。

經過40多年的傳奇經歷, 打造了史上最大的對沖基金, 甚至超過了金融巨鱷索羅斯的基金, 他掌管資金超過1500億美元, 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資產的兩倍, 是國內首富馬雲資產的三倍多。

這本書《原則》正是這位全球頂級投資家、企業家的人生哲學精化, 如果按照“知識密度”來說,

這本書凝集了瑞·達利歐超過60年的人生總結, 可謂是一本具有超高密度的知識寶庫。

他在書中列舉了21條大原則和數百條中小原則, 其詳細和全面程度堪比一本人生嚮導的百科全書。 而其中“極度開放”和“極度透明”是所有原則的兩大基石。

你知道優秀的人和平庸的人, 在思維上有哪兩個根本性的區別嗎?

你知道為什麼要做一個“極度開放”和“極度透明”的人嗎?

你知道左腦思維和右腦思維的根本區別嗎?

你知道為什麼說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同時在打兩份工嗎?

在書中作者提出了500多項原則, 其實也提出並且回答了500多個問題。

有人說“道理我都懂, 但我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但在這之前, 我們有沒真正認真地想過,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你的目標是什麼?如何通過五個步驟實現你的目標?書中沒有雞湯, 而只有實實在在的生活和工作原則。

本書分為:作者的人生經歷、生活原則、工作原則三個部分, 接下來, 我將分為10個主題與大家一起共讀:

1、瑞·達利歐傳奇的一生, 從被公司開除,幾乎身無分文,然後一路開掛,一手打造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

(第一部分,第1-8章:1-131頁)

2、擁抱現實,教你用五步流程實現人生願望。

(第二部分,第1-2章:132-181頁)

3、如何做到頭腦的極度開放,掃除阻礙實現人生願望的兩大障礙?

(第二部分,第3章:182-201頁)

4、從大腦結構理解,為什麼人與人是不同的?

(第二部分,第4章:202-229頁)

5、人生每天都在決策,如何做好每一個決策?

(第二部分,第5章:230-260頁)

6、如何通過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成為人生贏家?

(第三部分,第1-2章:278-351頁)

7、如何做到從“允許犯錯”到“超越分歧”?

(第三部分,第3-6章:352-399頁)

8、比作什麼事更重要的,是找對做事的人

(第三部分,第7-9章:400-443頁)

9、為什麼要像管理一台機器一樣管理你的團隊?

(第三部分,第10-章:444-465頁)

10、打造一個優秀團隊的五步流程?

(第三部分,第10-章:466-528頁)

預告:下周我們共讀的書是《原則》,它告訴我們:可以像看待機器一樣看待生活、管理、經商和投資,並將其系統化為一系列原則。

從為人處世、理解現實到日常工作、企業管理,覆蓋管理者、普通白領、一般大眾。所提煉的原則,也包括投資方面的感悟、公司治理、人類進化等,適合多層次、多領域的讀者閱讀。

從被公司開除,幾乎身無分文,然後一路開掛,一手打造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

(第一部分,第1-8章:1-131頁)

2、擁抱現實,教你用五步流程實現人生願望。

(第二部分,第1-2章:132-181頁)

3、如何做到頭腦的極度開放,掃除阻礙實現人生願望的兩大障礙?

(第二部分,第3章:182-201頁)

4、從大腦結構理解,為什麼人與人是不同的?

(第二部分,第4章:202-229頁)

5、人生每天都在決策,如何做好每一個決策?

(第二部分,第5章:230-260頁)

6、如何通過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成為人生贏家?

(第三部分,第1-2章:278-351頁)

7、如何做到從“允許犯錯”到“超越分歧”?

(第三部分,第3-6章:352-399頁)

8、比作什麼事更重要的,是找對做事的人

(第三部分,第7-9章:400-443頁)

9、為什麼要像管理一台機器一樣管理你的團隊?

(第三部分,第10-章:444-465頁)

10、打造一個優秀團隊的五步流程?

(第三部分,第10-章:466-528頁)

預告:下周我們共讀的書是《原則》,它告訴我們:可以像看待機器一樣看待生活、管理、經商和投資,並將其系統化為一系列原則。

從為人處世、理解現實到日常工作、企業管理,覆蓋管理者、普通白領、一般大眾。所提煉的原則,也包括投資方面的感悟、公司治理、人類進化等,適合多層次、多領域的讀者閱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