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小黑樹莓,竟能助“益生菌”一臂之力?

說到“益生菌”, 大家一定不陌生。

乳酸桿菌、雙歧桿菌、丁酸生產菌、奈瑟球菌、柔嫩梭菌……是不是經常會在各大優酪乳廣告中看見它們的身影?

在我們的體內, 這些益生菌們勞心勞力地保持腸道菌群微平衡, 參與我們體內的各大新陳代謝和生理活動。

然而, 我們日常飲食、作息、疾病等因素都會讓腸道菌群發生變化, 打亂它們之間的平衡, 引起炎症, 長此以往甚至會導致結直腸癌等疾病的發生。

不過, 今年1月19日刊登在Carcinogenesi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卻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有一種常見的小漿果可以為我們身體裡的益生菌們提供助力, 逆轉致癌因素引起的腸道菌群不平衡, 並通過調控炎症因數、DNA甲基化等表觀遺傳修飾, 從而對預防結直腸癌有所幫助。 」

這種小漿果, 就是黑樹莓。

黑樹莓如何助力益生菌預防腸道疾病?

為了評估黑樹莓中花色苷對結直腸癌預防的作用機制, 來自遼寧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秀麗教授的研究團隊, 將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鈉(DSS)誘導的結直腸癌小鼠分為三組, 一組餵食普通飼料, 另兩組餵食含不同濃度凍幹黑樹莓粉(BRB)花色苷的飲食(濃度分別為3.5μmol/ g和7.0μmol/ g), 並另外設置一組健康小鼠餵食普通飼料做對照。

持續12周後, 檢測發現, 餵食普通飼料的AOM/DSS處理小鼠的結腸和直腸中產生了高密度腫瘤(平均>30個), 而餵食含BRB花色苷的AOM / DSS處理小鼠僅平均出現3個或2.25個腫瘤。

BRB花色苷對體內腫瘤多樣性、體外增殖、遷移和集落形成的影響

健康小鼠和餵食或不餵食BRB花色苷的AOM / DSS處理後小鼠在腫瘤數量(A)、腫瘤發生率(B)、細胞活性(C)上的變化。

經BRB花色苷處理後, LoVo和HCT116細胞的細胞活力、遷移率和集落形成降低(1C-1E)。

此外, 在經過AOM / DSS處理後, 小鼠腸道中的脫硫弧菌、腸球菌等病原菌的數量顯著增加, 而直腸真桿菌、柔嫩梭菌群、乳酸菌等益生菌數量顯著降低。

但是, 當餵食這些小鼠BRB花色苷後, 其體內丁酸生產菌、奈瑟球菌等益生菌的生長被促進, 彎曲桿菌、幽門螺桿菌、類桿菌和普雷沃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長卻被抑制了。

BRB花青素對腸道菌群組成影響的T-RFLP分析

(A)菌群多樣性變化。 (B)聚類分析樹

這表明, 黑樹莓中的花色苷可能會逆轉腸道微生物的這種失調, 幫助我們遠離炎症與結直腸癌, 保持健康。

為了進一步探討黑樹莓花色苷對慢性炎症引發的結直腸癌的影響, 研究團隊還分析了相關炎症因數及DNA甲基化水準。

結果發現, 餵食BRB花色苷的小鼠, 其炎症因數IL-1β、IL-6、COX2和TNF-α水準降低, 相關DNA甲基轉移酶被抑制, SPRF2基因的甲基化減少了(在結直腸癌中, 這種基因會頻繁地被超甲基化, 引起基因沉默,導致WNT信號傳導異常)。

腸內多種細胞因數mRNA水準變化

這說明,除了調控腸道菌群之外,BRB花色苷還能通過調控炎症因數、DNA甲基化修飾的方法來守護我們腸道的健康。

由此我們可知,腸道微生物的破壞可能只是一個早期事件。致癌物會抑制那些益生菌的生長,並助長病原菌的氣焰。當腸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引發腸上皮細胞發生炎症,最終導致腫瘤的形成和發展。

不過慶倖的是,黑樹莓中的花色苷能通過維持這些益生菌的生長來調節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從而再次達到菌群的平衡。這種潛在的益生元,無疑會給商家們帶來巨大啟發。

現在,對我們而言,或許是時候來好好認識下這種小漿果了。

Reference

Chen L, Jiang B, Zhong C, et al. Chemo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black raspberry anthocyanins involved the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SFRP2 demethylation[J]. Carcinogenesis, 2018.

本文來源東方西草,轉載請明確注明出處。

引起基因沉默,導致WNT信號傳導異常)。

腸內多種細胞因數mRNA水準變化

這說明,除了調控腸道菌群之外,BRB花色苷還能通過調控炎症因數、DNA甲基化修飾的方法來守護我們腸道的健康。

由此我們可知,腸道微生物的破壞可能只是一個早期事件。致癌物會抑制那些益生菌的生長,並助長病原菌的氣焰。當腸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引發腸上皮細胞發生炎症,最終導致腫瘤的形成和發展。

不過慶倖的是,黑樹莓中的花色苷能通過維持這些益生菌的生長來調節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從而再次達到菌群的平衡。這種潛在的益生元,無疑會給商家們帶來巨大啟發。

現在,對我們而言,或許是時候來好好認識下這種小漿果了。

Reference

Chen L, Jiang B, Zhong C, et al. Chemo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black raspberry anthocyanins involved the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SFRP2 demethylation[J]. Carcinogenesis, 2018.

本文來源東方西草,轉載請明確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