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6個罕見的未解之謎,女性壽命長於男性這是為什麼?

史前巨鳥“恐鳥”---1770 年紐西蘭發現的史上最大的巨鳥, 身體據說和駝鳥相似, 最大的高4m, 體重250kg, 翅膀退化無法飛, 腳非常發達。 滅絕的原因是繁殖力低, 遭人捕殺, 氣候變暖。 現在能證明恐鳥實際存在的證據, 只有發現的巨大的腿骨。

史前飛機之謎---這是存在於西元500-800的南美哥倫比亞繁榮的瑪雅文化的遺物, 長度6cm , 寬度5cm , 高度1.5cm的這個裝飾品在發掘當初, 是王族使用的垂飾, 被當作一種“動物形態像”的眼睛。

彭加木失蹤之謎---彭加木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 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 3次進入羅布泊進行探險, 1980年因科學考察中缺水, 彭加木主動出去為大家找水, 不幸失蹤。 當年轟動全國的4次大尋找, 天上有那麼多架次的飛機, 地上有那麼多的軍民, 還動用了6條警犬, 採用“地毯式”、“拉網式”尋找, 點線面結合, 步步為營, 尋找達4000多平方公里, 為什麼不但沒有彭加木的身影,

甚至連一件遺物都沒有找到?彭加木為何沒有回來?他到底在哪裡?這些都已成了跨世紀的難解之謎!

巴基球形成之謎---富勒烯又稱巴基球, 於1985年發現的繼金剛石和石墨之後碳元素的第三種晶體形態。 經過25年的探索, 美國科學家最近揭開了富勒烯家族中巴基球的籠狀碳分子形成之謎。

科學家先將業已存在的富勒烯分子與碳和氦混合, 然後用鐳射轟擊, 並利用國家高磁場實驗室的9.4特斯拉傅裡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 對鐳射轟擊過程中產生的幾十種分子進行分析。 發現, 富勒烯分子非但沒有被摧毀, 反而在生長。 富勒烯能夠從周圍的氣體中吸收碳並與碳相結合, 自組裝成籠狀的巴基球。

最大恒星形成之謎---2010年, 天文觀測者報告了迄今發現的最大的恒星, 它們甚至超過了許多天文學家認為的上限, 即太陽品質的150倍。 最明目張膽的違約者大約是“法定限度”的兩倍。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每月通告》上報告說, 他們已經模擬了這一恒星團的進化, 進而發現, 在這樣一個密集的環境中, 由於頻繁周旋於其他恒星當中, 因此當兩顆生下來便彼此環繞的大品質恒星融合為一個單一的龐然大物時, 這種重量級恒星便得以出現。

探索女性壽命長於男性之謎---最新研究發現, 一個進化“漏洞”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物種的雄性比它們的雌性個體壽命更短。 這個漏洞存在於線粒體中.線粒體擁有自己的DNA, 與細胞核中的DNA是分離的。 在幾乎所有的物種當中, 線粒體DNA唯一的傳遞方式是從母親傳遞給孩子, 沒有從父親那裡獲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