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需要的營養也不同,吃對了才健康,家長值得一看

當了父母才知道, 愛孩子的心情很複雜, 即使生活再苦再累, 也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

當了父母才知道, 自己可以這麼偉大, 平時愛吃的辣椒從不出現在飯桌上, 生怕孩子吃了上火。

當了父母才知道, 可以認真的去做每頓飯, 只為給孩子吃的營養。

但是, 做了父母的你, 知不知道, 每個年齡階段, 孩子營養補充的重點是不同的。

對於任何人來說, 營養均衡都是最關鍵的膳食原則。 但是假如你要我講講該怎樣給孩子補充營養, 我可給不出這樣簡潔的答案了。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身體不斷在發生巨大變化,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營養補充的重點是不同的。 下面我就來簡要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剛剛生下的新生兒

剛剛生下來的寶寶, 最理想的食物是母乳。 母乳營養豐富, 糖、脂、蛋白比例合適、容易消化吸收, 而且含有嬰兒所需的各種免疫物質, 可以預防各種感染性與傳染性疾病,

這是再高級的奶粉都無法媲美的。 所以, 為了擁有最健康的母乳, 媽媽們更應該注意營養搭配。 在這段時期, 不需要, 也不應該給孩子額外添加其他食物。 因為孩子剛離開母體, 胃腸功能非常弱, 大家不必畫蛇添足。 假如實在沒有母乳, 或者媽媽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喂孩子, 應該選擇嬰兒配方奶粉, 不適合直接用牛奶餵養。

二、嬰兒期的寶寶(周歲內)

嬰兒期指的是出生後1~12個月的孩子。 在這段時間裡, 小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快, 尤其是前半年, 其體重可達到出生時的2~3倍。 足月出生的寶寶, 除了繼續母乳餵養外, 4個月後可以逐漸添加輔食, 比如麵糊、米湯、菜湯、蛋、瘦肉、豆漿、餅乾等, 為1歲後逐漸斷奶打好基礎。 早產兒可以在6個月以後逐漸添加, 但前提是小寶寶身體健康、消化功能正常。

三、幼兒期的寶寶(1-3歲)

幼兒期指的是1~3歲的孩子, 這一時期, 寶寶的消化能力和身體抵抗力都很弱, 體格發育速度放慢, 但是腦的發育加快, 需要豐富的維生素A、C、E來幫助營養素的吸收, 提高免疫力, 促進智力發育。 同時, 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吸收, 為孩子牙齒及骨骼發育提供助力;B族維生素更是必不可少, 缺少它, 寶寶會煩躁不安、夜晚哭鬧, 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因此, 對於幼兒期的寶寶, 應該注意, 每天要保證250~500mL牛奶或豆漿, 並注意肉、蛋、魚、豆製品、蔬菜、水果的供給。

除了3次正餐外, 還可以加1~2頓點心。 不過, 這時候的孩子, 雖然牙已經逐漸出齊, 但是咀嚼功能仍比較差, 還是適合吃細軟爛碎的食物, 不能拿我們吃的食物給孩子吃。

但是, 大家也不能因為孩子咀嚼能力不強, 就只給他們吃稀飯、麵湯、米粉之類的食物, 這些食物對於嬰幼兒來說, 不是不能吃, 只是所含水分多, 能量低, 不含鐵、鋅、鈣等營養素, 長期只吃這些食物, 有可能會讓寶寶缺乏營養素。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母乳餵養, 而是奶粉餵養, 建議在孩子2歲左右時, 用純牛奶來代替奶粉, 注意飲食均衡。 如果檢查發現孩子缺乏微量元素, 一定要按照醫生囑咐吃藥, 並且隨時徵求醫生意見, 及時停藥。 建議大家千萬不要給孩子亂吃營養品, 這一點,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記得。

四、學齡前期的孩子(3-6歲)

指的是上小學之前,3~6歲的孩子。這時候,孩子已經上幼稚園了,他們依然需要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是,戶外活動的增加,讓他們對維生素的需求跟以前不一樣了。陽光使他們的皮膚合成維生素D,加快鈣的吸收;維生素A能夠保護眼睛、增進視力;維生素C、E則是他們的免疫衛士;而葉酸能促進合成紅細胞中的核酸,從而幫助紅細胞生長,避免貧血;B族維生素,則能幫助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吸收。所以,除了讓孩子多曬太陽,多進行戶外運動幫助吸收鈣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孩子不挑食、偏食的習慣,以防止出現維生素缺乏的現象。

這個年齡的孩子,食物已經接近成人水準,主食可以用普通米飯、麵食、菜肴,跟成人一樣,但仍然要避免過於堅硬、油膩或酸辣的食物。他們的飲食要多樣化、葷素搭配,粗細糧交替,保證供給平衡膳食,飯後仍然需要添加水果,但是飲料與小零食,還是要儘量少吃。

五、學齡兒童與少年(7-10歲)

7歲以後的學齡兒童,他們的生長發育速度比較平穩,體力活動增多,智力發育加速,而且要為即將到來的青春期迅猛發育貯備營養了。所以,他們的身體更需要充足豐富的營養,家長絕不能在此時放鬆孩子的飲食營養,也不能單靠學校的飯菜,而是要在家做好孩子的飲食搭配,保證孩子營養均衡。但是,學齡期也是孩子最易變胖的時期,要務必注意控制孩子的飲食,儘量不給孩子吃各種速食、油炸、高糖等食品。

六、青春期的孩子(11-15歲)

正常情況下,女孩青春期年齡是11~13歲,男孩是13~15歲。當然,這個年齡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骨齡。這是一個對各類營養素的需要量驟增的時期,孩子們對熱量的需要達到了高峰,一個13歲的男孩每天需要的熱能為2400卡,女孩為2300卡。這麼多的熱量,相當於1斤到1.2斤的糧食、1斤左右的蔬菜、半兩到1兩的豆類及其製品,再有半兩的肉、半兩的蛋和半兩的魚全部加起來所產生的熱量總和。所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首先要保證足夠的飯量,這才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千萬不要讓孩子因為怕胖而節食。

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它們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定要保證的。我想要格外提一提的是礦物質,因為青少年對礦物質的需要量極大。鈣、磷參與骨骼和神經細胞的形成,如果鈣攝入不足或鈣磷比例不適當,必然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全,影響到孩子的身高。而且,青少年對鐵的需要量高於成人。鐵是組成血紅蛋白的必要成分,如果膳食中缺鐵,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開始月經來潮,會有固定的血液流失,需多攝取肝臟、蛋、肉類及深色蔬菜等含鐵質、蛋白質的食物。

總而言之,由於快速的成長與大量的活動,青少年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並且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供生長發育所需,主食、肉奶蛋、蔬菜水果、堅果一樣都不能少,務必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營養。

你家孩子是處於什麼階段呢?

每個年齡段孩子需要的營養是不同的,你給孩子吃對了嗎?

這一點,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記得。

四、學齡前期的孩子(3-6歲)

指的是上小學之前,3~6歲的孩子。這時候,孩子已經上幼稚園了,他們依然需要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是,戶外活動的增加,讓他們對維生素的需求跟以前不一樣了。陽光使他們的皮膚合成維生素D,加快鈣的吸收;維生素A能夠保護眼睛、增進視力;維生素C、E則是他們的免疫衛士;而葉酸能促進合成紅細胞中的核酸,從而幫助紅細胞生長,避免貧血;B族維生素,則能幫助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吸收。所以,除了讓孩子多曬太陽,多進行戶外運動幫助吸收鈣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孩子不挑食、偏食的習慣,以防止出現維生素缺乏的現象。

這個年齡的孩子,食物已經接近成人水準,主食可以用普通米飯、麵食、菜肴,跟成人一樣,但仍然要避免過於堅硬、油膩或酸辣的食物。他們的飲食要多樣化、葷素搭配,粗細糧交替,保證供給平衡膳食,飯後仍然需要添加水果,但是飲料與小零食,還是要儘量少吃。

五、學齡兒童與少年(7-10歲)

7歲以後的學齡兒童,他們的生長發育速度比較平穩,體力活動增多,智力發育加速,而且要為即將到來的青春期迅猛發育貯備營養了。所以,他們的身體更需要充足豐富的營養,家長絕不能在此時放鬆孩子的飲食營養,也不能單靠學校的飯菜,而是要在家做好孩子的飲食搭配,保證孩子營養均衡。但是,學齡期也是孩子最易變胖的時期,要務必注意控制孩子的飲食,儘量不給孩子吃各種速食、油炸、高糖等食品。

六、青春期的孩子(11-15歲)

正常情況下,女孩青春期年齡是11~13歲,男孩是13~15歲。當然,這個年齡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骨齡。這是一個對各類營養素的需要量驟增的時期,孩子們對熱量的需要達到了高峰,一個13歲的男孩每天需要的熱能為2400卡,女孩為2300卡。這麼多的熱量,相當於1斤到1.2斤的糧食、1斤左右的蔬菜、半兩到1兩的豆類及其製品,再有半兩的肉、半兩的蛋和半兩的魚全部加起來所產生的熱量總和。所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首先要保證足夠的飯量,這才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千萬不要讓孩子因為怕胖而節食。

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它們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定要保證的。我想要格外提一提的是礦物質,因為青少年對礦物質的需要量極大。鈣、磷參與骨骼和神經細胞的形成,如果鈣攝入不足或鈣磷比例不適當,必然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全,影響到孩子的身高。而且,青少年對鐵的需要量高於成人。鐵是組成血紅蛋白的必要成分,如果膳食中缺鐵,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開始月經來潮,會有固定的血液流失,需多攝取肝臟、蛋、肉類及深色蔬菜等含鐵質、蛋白質的食物。

總而言之,由於快速的成長與大量的活動,青少年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並且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供生長發育所需,主食、肉奶蛋、蔬菜水果、堅果一樣都不能少,務必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營養。

你家孩子是處於什麼階段呢?

每個年齡段孩子需要的營養是不同的,你給孩子吃對了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