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多少人就是喜歡看爛片!

我們經常能見到一部電影, 觀眾、影評人、創作者、評委的評價, 完全不同, 天差地別。

其實, 站在不同的出發點, 從不同視角評價同一部影片, 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也不奇怪。

為了說明這一點, 今天我就打算給大家推薦一部“評價有爭議、分歧很巨大”的電影——《它在身後》。

從海報風格來看, 不難猜出它是一部恐怖驚悚片。

豆瓣評分6.3,

IMDb也就6.9,

但爛番茄的新鮮度高達97%, 據說這個數值一度是100%。

不妨再看幾條網友評論:

爭議也是巨大。

結合類型和風評來看, 這是一部妥妥的cult片。 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富有爭議性、低成本製作——這些都使得觀眾群體相對小眾,

但愛本片的粉絲就會被它迷得不行。

這有點類似於剛出現在觀眾眼前時的《電鋸驚魂》, 因另類而不容易一下子就被接受。

現在, 《電鋸驚魂》已從小眾邪典成功進化為大眾經典

《它在身後》講述的故事一言難盡。

影片的女主角是個19歲的甜美妹子, 名叫Jay, 人見人愛。

和新男友愉快地約會後, 倆人不出意外地做起了愛做的事…

事後Jay正兀自陶醉,

冷不防剛剛還百般繾綣的男朋友突然兇相畢露。

基於影片開頭這段情節的暗示——觀眾會以為Jay肯定死了。

然而並沒有。她很快醒了過來,只是被綁在了輪椅上。

接著男朋友出現,在給Jay充分製造心理陰影的同時,也向觀眾交代出整部影片基於一個腦洞大開的前提——

有一種“鬼”會藉由性關係傳播,“鬼”會一直跟著並堅持攻擊被“傳染”上的人,直到把這個人殺死。

同時,它還遵循如下粉碎節操的設定:

你沒看錯,受感染者可以治癒——只要跟另外一個人啪啪啪就可以了,“鬼”會轉而攻擊這“另外一個人”。

所以,居心叵測的男朋友剛才成功把“鬼”甩給了Jay,自己溜了。

而他之所以把Jay綁起來不是綁架、虐待,就是單純地怕挨揍。

Jay不像猥瑣男友那麼無良,沒有馬上試圖把“鬼”傳染出去。但她被嚇得夠嗆,因為不時看到 “髒東西”以各種形象一步一步慢慢向她走來,死跟著她。

看到Jay無比痛苦、瀕臨失常,姐姐、閨蜜、初戀、鄰居小哥都來幫她。

他們也因親眼見識到超自然力量,很快相信了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是真的。

於是兩個異性更是各種主動請纓、側面暗示,表示願意把被嚇、被追殺的艱巨任務接過來。

所以,電影接下來的情節由兩個懸念交織推動——一是“鬼”究竟會以哪些面目出現,最後女主角會被它殺死嗎?

二是女主角究竟會不會為了自己擺脫危險,而選擇通過性愛把“鬼”傳遞給別人?如果會,她選初戀還是鄰居小哥?

為了你們的觀影樂趣,我就不往下劇透了。文末有關鍵字哈。

其實,我覺得《它在身後》一點都不差。

這部電影在鏡頭語言和剪輯上相當有追求,從中還能看出導演大衛·羅伯特·米切爾是個不折不扣的影迷:

開頭和中後段有兩個360度環搖長鏡頭,很能製造情緒張力,

加上一個窗外橫移長鏡頭,拍出了德·帕爾瑪《凶線》的風範。

寫實跟拍青少年的鏡頭,讓我一下想到曾推薦給你們的格斯·范·桑特的《大象》。

轉場和節奏甚至讓人覺得有庫布裡克的《閃靈》的風采。

而且,這個畫面有沒有讓你想起《閃靈》裡門後噴湧而出的鮮血?

本片故事內容也很不錯,不過這是一部生來就需要解讀的電影。

因為本片從表面看只是部逗比風驚悚片——不欣賞這種惡趣味的觀眾對電影的評價估計會是“都什麼玩意兒”。

但它其實有深度,充滿了隱喻。

最直觀的,“鬼”通過性行為傳播的設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鬼”是對愛滋病的隱喻。把影片情節“翻譯”一下,會發現影片講的就是性會導致濫交的人染“病”,

而“病”會長期不斷地折磨人,直到人死亡,並帶給人無邊的恐懼。

所以才會有網友評價說這是一部“青少年防艾宣傳教育片”“大型性安全教育知識大片”,它用“嚇人”來達到教育大家“性觀念還是保守點的好”的目的。

導演雖然惡趣味,卻不乏社會責任感。而“鬼”會以任何形象出現,使得“鬼”也可以被解讀為“恐艾”。

如果一個人染上艾滋,無論是身邊親友還是陌生人都可能會“恐艾”——而他們因恐懼而疏離,必然給感染者帶來更多傷害和更深的恐懼,就像一直要傷害女主角的“鬼”。

所以“鬼”不斷變換形象,不僅可能是未曾見過的老太太,也可能是自己的媽媽或閨蜜。

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影片表達主題的方式。

影片開始不久女主角在男友車裡的傾訴就將一種迷茫的情緒表達了出來。從她的話能看出,剛經歷過青春期身體變化的她,之前遭遇了青春期的性壓抑。

生活狀態也是自由、漫無邊際,以至於有些虛空,迷茫自然而然就滋生出來。

而在女主角和自己初戀聊天的時候,又透露出他們小時候對性懵懂無知時,與性的距離卻並不遙遠。

上面那段話雖然說得是女主角、姐姐和初戀3個人,卻足可以窺見青少年的普遍狀態。

直到現在,即使這群青少年身體已經性成熟了,心理卻並沒有成熟——

女主角的渣男友需要色情雜誌,可最愛的卻是超級英雄漫畫,

最想跟小男孩互換身份,強烈不想長大。

而在電影中,女主角和一群朋友的家長是缺席的。

鏡頭兩次掠過女主角與父母的合影,父親卻從沒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這暗示著父親可能離開了她。

鄰居小哥、初戀口中也同樣只偶爾出現過媽媽而從沒提到爸爸。

迷茫又無人指引,這群精力旺盛又百無聊賴的少男少女就開著老爺車四處晃蕩。

在海邊、在房間裡,什麼都不做,歪著躺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無盡的道路和橫陳的軀體都強烈傳達著女主角和朋友缺乏目標、空落落的狀態。

所以,本片在恐怖片的外殼下,實際探索討論的是青少年對性與成長的迷茫、恐懼。

這樣的主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索菲亞·科波拉的文藝佳作《處女之死》。

同樣關注不被理解的青少年群體,《處女之死》批評了父母對權力的濫用、對子女的過度干涉。《它在身後》則含蓄地提出了父母缺席給青春期少年帶來的困擾。

兩部電影看似從兩個極端不同的角度入手,實際上——殊途同歸,帶來的都是迷茫與悲劇。所以本片有個Jay回身注視的鏡頭,與《處女之死》裡克斯汀·鄧斯特的注視如出一轍。

從這裡能看出,導演可是個文藝青年。

除了致敬索菲亞·科波拉,導演還將女主角Jay的閨蜜設定為愛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

她的化妝鏡版電子閱讀設備也是夠潮。

每次這姑娘讀出的《白癡》裡的句子也都很貼合情景,暗示著人物的心理或接下來的情節。

製造恐怖氣氛,用的則是艾略特的詩——

詩歌放在這裡做臺詞天衣無縫。

而主人公在電視裡看的老電影,是罕見的美國蘇聯合拍片——1965年上映的《Voyage to the Prehistoric Planet》。

貫穿全片的80年代復古風電子配樂更是完美營造出迷離、憂鬱的氛圍,大獲好評。

可以看出導演將自己的大量個人趣味嵌入到影片中,但這些並不是為了秀逼格,每一處都是服務於影片本身的。

包括影片拍攝地的選擇也是如此。《它在身後》拍攝于導演的家鄉底特律,這個曾經輝煌的工業城市如今已經凋敝。

選擇這裡不僅因為導演想為底特律恢復些許榮光,更因為破敗、蕭索的街景有利於渲染壓抑、恐怖的氣氛,

並且完美融入影像敘事,影響著人物心理。

電影裡注視底特律街道的鏡頭充滿感情,有依戀,有傷痛,有惋惜。

“它在身後”,不只是鬼怪在身後,也是底特律在身後。

在這部灰暗的恐怖片裡,我看到了導演對一座城市感人至深的愛。而不否認可這些導演個人趣味的嵌入,是影響觀眾對《它在身後》判斷的關鍵。

如果觀看者無視這些細節,或者不認可它們具有推進敘事、營造氛圍的作用,恐怕就會將《它在身後》視為平庸之作。

而理解創作者的“點”並被它們牽動情緒、引發共鳴的觀眾,自然就會成為導演的知音。

開頭我提到的不同的人對一部電影的評價會有很大的差異,也正是如此。

無論被誰判定為平庸的影片,或許在另外一群人眼裡都有著出類拔萃的優點;而就算是一部傑出甚至偉大的電影,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相對通行的評價標準,但這個標準也只是通行,而並不能適用於每一個人。

經常會有朋友在留言裡向我表達這樣一個困惑——感覺自己的觀影“水準”似乎不符合主流,別人覺得好的他覺得爛,別人覺得差的他很喜歡。

其實,從電影標準的角度來講,這或許是一部爛片,但電影之外的獨特人生經歷、情感投射或者來自個人的小趣味,都可能讓一部爛片為你帶來愉悅的體驗。需要注意的只是,當你想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時,不要把個人的好惡和影片的品質劃等號就好了。

事後Jay正兀自陶醉,

冷不防剛剛還百般繾綣的男朋友突然兇相畢露。

基於影片開頭這段情節的暗示——觀眾會以為Jay肯定死了。

然而並沒有。她很快醒了過來,只是被綁在了輪椅上。

接著男朋友出現,在給Jay充分製造心理陰影的同時,也向觀眾交代出整部影片基於一個腦洞大開的前提——

有一種“鬼”會藉由性關係傳播,“鬼”會一直跟著並堅持攻擊被“傳染”上的人,直到把這個人殺死。

同時,它還遵循如下粉碎節操的設定:

你沒看錯,受感染者可以治癒——只要跟另外一個人啪啪啪就可以了,“鬼”會轉而攻擊這“另外一個人”。

所以,居心叵測的男朋友剛才成功把“鬼”甩給了Jay,自己溜了。

而他之所以把Jay綁起來不是綁架、虐待,就是單純地怕挨揍。

Jay不像猥瑣男友那麼無良,沒有馬上試圖把“鬼”傳染出去。但她被嚇得夠嗆,因為不時看到 “髒東西”以各種形象一步一步慢慢向她走來,死跟著她。

看到Jay無比痛苦、瀕臨失常,姐姐、閨蜜、初戀、鄰居小哥都來幫她。

他們也因親眼見識到超自然力量,很快相信了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是真的。

於是兩個異性更是各種主動請纓、側面暗示,表示願意把被嚇、被追殺的艱巨任務接過來。

所以,電影接下來的情節由兩個懸念交織推動——一是“鬼”究竟會以哪些面目出現,最後女主角會被它殺死嗎?

二是女主角究竟會不會為了自己擺脫危險,而選擇通過性愛把“鬼”傳遞給別人?如果會,她選初戀還是鄰居小哥?

為了你們的觀影樂趣,我就不往下劇透了。文末有關鍵字哈。

其實,我覺得《它在身後》一點都不差。

這部電影在鏡頭語言和剪輯上相當有追求,從中還能看出導演大衛·羅伯特·米切爾是個不折不扣的影迷:

開頭和中後段有兩個360度環搖長鏡頭,很能製造情緒張力,

加上一個窗外橫移長鏡頭,拍出了德·帕爾瑪《凶線》的風範。

寫實跟拍青少年的鏡頭,讓我一下想到曾推薦給你們的格斯·范·桑特的《大象》。

轉場和節奏甚至讓人覺得有庫布裡克的《閃靈》的風采。

而且,這個畫面有沒有讓你想起《閃靈》裡門後噴湧而出的鮮血?

本片故事內容也很不錯,不過這是一部生來就需要解讀的電影。

因為本片從表面看只是部逗比風驚悚片——不欣賞這種惡趣味的觀眾對電影的評價估計會是“都什麼玩意兒”。

但它其實有深度,充滿了隱喻。

最直觀的,“鬼”通過性行為傳播的設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鬼”是對愛滋病的隱喻。把影片情節“翻譯”一下,會發現影片講的就是性會導致濫交的人染“病”,

而“病”會長期不斷地折磨人,直到人死亡,並帶給人無邊的恐懼。

所以才會有網友評價說這是一部“青少年防艾宣傳教育片”“大型性安全教育知識大片”,它用“嚇人”來達到教育大家“性觀念還是保守點的好”的目的。

導演雖然惡趣味,卻不乏社會責任感。而“鬼”會以任何形象出現,使得“鬼”也可以被解讀為“恐艾”。

如果一個人染上艾滋,無論是身邊親友還是陌生人都可能會“恐艾”——而他們因恐懼而疏離,必然給感染者帶來更多傷害和更深的恐懼,就像一直要傷害女主角的“鬼”。

所以“鬼”不斷變換形象,不僅可能是未曾見過的老太太,也可能是自己的媽媽或閨蜜。

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影片表達主題的方式。

影片開始不久女主角在男友車裡的傾訴就將一種迷茫的情緒表達了出來。從她的話能看出,剛經歷過青春期身體變化的她,之前遭遇了青春期的性壓抑。

生活狀態也是自由、漫無邊際,以至於有些虛空,迷茫自然而然就滋生出來。

而在女主角和自己初戀聊天的時候,又透露出他們小時候對性懵懂無知時,與性的距離卻並不遙遠。

上面那段話雖然說得是女主角、姐姐和初戀3個人,卻足可以窺見青少年的普遍狀態。

直到現在,即使這群青少年身體已經性成熟了,心理卻並沒有成熟——

女主角的渣男友需要色情雜誌,可最愛的卻是超級英雄漫畫,

最想跟小男孩互換身份,強烈不想長大。

而在電影中,女主角和一群朋友的家長是缺席的。

鏡頭兩次掠過女主角與父母的合影,父親卻從沒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這暗示著父親可能離開了她。

鄰居小哥、初戀口中也同樣只偶爾出現過媽媽而從沒提到爸爸。

迷茫又無人指引,這群精力旺盛又百無聊賴的少男少女就開著老爺車四處晃蕩。

在海邊、在房間裡,什麼都不做,歪著躺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無盡的道路和橫陳的軀體都強烈傳達著女主角和朋友缺乏目標、空落落的狀態。

所以,本片在恐怖片的外殼下,實際探索討論的是青少年對性與成長的迷茫、恐懼。

這樣的主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索菲亞·科波拉的文藝佳作《處女之死》。

同樣關注不被理解的青少年群體,《處女之死》批評了父母對權力的濫用、對子女的過度干涉。《它在身後》則含蓄地提出了父母缺席給青春期少年帶來的困擾。

兩部電影看似從兩個極端不同的角度入手,實際上——殊途同歸,帶來的都是迷茫與悲劇。所以本片有個Jay回身注視的鏡頭,與《處女之死》裡克斯汀·鄧斯特的注視如出一轍。

從這裡能看出,導演可是個文藝青年。

除了致敬索菲亞·科波拉,導演還將女主角Jay的閨蜜設定為愛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

她的化妝鏡版電子閱讀設備也是夠潮。

每次這姑娘讀出的《白癡》裡的句子也都很貼合情景,暗示著人物的心理或接下來的情節。

製造恐怖氣氛,用的則是艾略特的詩——

詩歌放在這裡做臺詞天衣無縫。

而主人公在電視裡看的老電影,是罕見的美國蘇聯合拍片——1965年上映的《Voyage to the Prehistoric Planet》。

貫穿全片的80年代復古風電子配樂更是完美營造出迷離、憂鬱的氛圍,大獲好評。

可以看出導演將自己的大量個人趣味嵌入到影片中,但這些並不是為了秀逼格,每一處都是服務於影片本身的。

包括影片拍攝地的選擇也是如此。《它在身後》拍攝于導演的家鄉底特律,這個曾經輝煌的工業城市如今已經凋敝。

選擇這裡不僅因為導演想為底特律恢復些許榮光,更因為破敗、蕭索的街景有利於渲染壓抑、恐怖的氣氛,

並且完美融入影像敘事,影響著人物心理。

電影裡注視底特律街道的鏡頭充滿感情,有依戀,有傷痛,有惋惜。

“它在身後”,不只是鬼怪在身後,也是底特律在身後。

在這部灰暗的恐怖片裡,我看到了導演對一座城市感人至深的愛。而不否認可這些導演個人趣味的嵌入,是影響觀眾對《它在身後》判斷的關鍵。

如果觀看者無視這些細節,或者不認可它們具有推進敘事、營造氛圍的作用,恐怕就會將《它在身後》視為平庸之作。

而理解創作者的“點”並被它們牽動情緒、引發共鳴的觀眾,自然就會成為導演的知音。

開頭我提到的不同的人對一部電影的評價會有很大的差異,也正是如此。

無論被誰判定為平庸的影片,或許在另外一群人眼裡都有著出類拔萃的優點;而就算是一部傑出甚至偉大的電影,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相對通行的評價標準,但這個標準也只是通行,而並不能適用於每一個人。

經常會有朋友在留言裡向我表達這樣一個困惑——感覺自己的觀影“水準”似乎不符合主流,別人覺得好的他覺得爛,別人覺得差的他很喜歡。

其實,從電影標準的角度來講,這或許是一部爛片,但電影之外的獨特人生經歷、情感投射或者來自個人的小趣味,都可能讓一部爛片為你帶來愉悅的體驗。需要注意的只是,當你想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時,不要把個人的好惡和影片的品質劃等號就好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