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太子灣的洋水仙 戀上它的倒影

三月初的太子灣公園雖然櫻花還未開放, 但是公園內洋水仙已經悄悄綻放, 開花率已達四五成。

相對於櫻花和鬱金香的鼎鼎大名,

太子灣的洋水仙似乎鮮有人知, 甚至常被錯認為是鬱金香。 其實, 太子灣的洋水仙數量還不少, 有六七百平方米。 它和鬱金香沒有任何關係, 倒是和中國水仙頗有淵源, 同為石蒜科水仙屬的植物。 正如她的名字, 洋水仙是漂洋過海從外國引進的品種, 19世紀末才引入中國, 而水仙在中國則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

其實, 洋水仙和中國水仙很好辨認。 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味道。 中國水仙的香味是非常濃重的, 而洋水仙的花香非常淡, 要湊得非常近才聞得到。 因為洋水仙耐陰, 喜歡水, 所以, 太子灣公園裡, 洋水仙都是臨水種植, 尤其在祖母橋和曲橋一帶分佈較為集中。 而太子灣公園積水成潭, 截流成瀑, 環水成洲,

跨水築橋的特性, 倒正好將洋水仙俊逸高雅和孤傲的氣質發揮到了極致。

洋水仙雖美, 卻有毒性, 蘇格拉底稱之為“地獄神之項圈”。 當然, 和大多數有毒植物一樣, 這些毒性主要存在於植物的根、莖、葉等處, 只要不食用, 對人體是基本沒有影響的。

大家關心的太子灣鬱金香, 現在才開放了一成, 還沒有到它最好看的時候, 再等一周左右, 三月中下旬到四月初, 就隨著天氣轉暖, 逐漸開放。 而現在西湖景區裡桃花、紅葉李, 已經開得很好了, 週末大家可以去看看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