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透視“布拉莫斯”導彈

2018年度新加坡航展即將在2月6日正式開幕, 印度打算在航展上大力推銷其與俄羅斯共同發展的布拉莫斯導彈, 不過這種舉動受到了印度國內的專家質疑, 認為, 印度製造的導彈零件大部分依賴進口, 這種情況下用於出口實際上很有困難。 1998年2月, 印度和俄羅斯簽訂一項諒解備忘錄, 雙方共同致力於一種新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開發, 設計代號為PJ-10。 導彈取名為"布拉莫斯", 那是兩國各自著名的河流--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和俄羅斯莫斯科河的河名縮寫。

"布拉莫斯"對艦艇乃至地面目標都具有強大的破壞性。 它採用梭鏢式氣動佈局, 導彈表層塗抹有印度自行研製的雷達吸波塗料, 可在最大程度上躲避警戒雷達的搜索探測, 降低了被提前發現的可能性。

新導彈採用印度HAL公司研製的新式小型整體式衝壓發動機, 飛行馬赫數為2.5~2.8, 最大彈道高度1.5萬米, 在飛行末段可下降為10~15米高度並且作蛇形機動以躲避敵方攔截。 新"布拉莫斯"導彈的射程從原來的50~29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 但因違反俄羅斯制定的導彈技術控制制度, 所以不能在印度以外的國家銷售。

該型導彈採用梭鏢式氣動佈局外形設計, 彈身表層塗有印度自行研製生產的雷達吸波塗料, 可增強導彈的隱身性能, 最大程度地躲避雷達的搜索探測, 降低被敵方雷達發現的概率。

動力系統採用固體火箭助推器+衝壓噴氣發動機。 其新式小型整體式衝壓噴氣發動機是印度HAL公司自行研製的。 導彈採用主動雷達+GPS和衛星導航制導方式。 導彈在飛行末段下降到10米左右, 貼近海平面並作蛇形機動彈道飛行, 以躲避敵方攔截。

複合式導引頭可幫助導彈在飛行中段採用慣性制導方式, 在飛行末段則採用雷達制導, 具有"發射後不用管"能力。 雷達導引頭具有雙重導引模式, 一般多工作在被動制導方式, 這樣可以降低被發現的幾率。

"布拉莫斯"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具有高超音速、多彈道的性能特點, 其突防能力、抗干擾能力和抗反導攔截能力, 被印俄媒體稱之為"神奇"的導彈和"宇宙第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