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千元級搖滾王者,只為低頻而生—魅族Flow Bass深度體驗

在1月17日魅藍S6新品發佈會上, 魅族除了搶眼的全面屏S6魅藍手機外, 同時發佈的兩款高端耳機魅族Live耳機和魅族Flow Bass三單元耳機也成為了各家媒體關注的焦點, 尤其是魅族Flow Bass三單元耳機, 作為去年魅族Flow的“低頻版”, 在外觀上延續了Flow經典造型, 同時音色調音上側重於低頻表現, 對於喜歡搖滾、電音等低頻發燒友來說, Flow Bass的發佈, 無疑成為市面上600元價格段性價比神器。

一、日本坪井浩尚操刀, 經典“流動設計”

每次入手魅族的產品, 第一感總是被外觀設計所吸引, 和魅族Flow相同, 低頻版Flow Bass在價格段也延續了599元售價, 兩款不同的調音風格和側重點, 滿足了不同音樂愛好者的需求, 相比魅族Flow均衡式素質, 魅族Flow Bass在音樂風格上, 更適合搖滾、電音等低頻歌曲多一些, 而在配色方面, 目前Flow Bass僅有極光灰一種顏色可選。

儘管不足600元售價, 但是Flow Bass在包裝上絲毫沒有廉價感, 相反精心設計的多重包裝在初次開箱過程中, 還未試聽就會讓人有一種愛上Flow Bass的感覺。

配件方面, Flow Bass更是一應俱全, 除了Flow Bass耳機以外, 還提供了共計6副、三種不同類型耳套, 同時還標配了航空插頭, 以及矽膠便攜包。

三種矽膠耳套依次是惰性耳塞、雙層耳塞以及矽膠耳塞, 滿足了不同耳道人群的喜好特點, 這在千元級耳機中並不多見, 一般入門級耳機只提供多尺寸、同一種類型耳塞為主。

矽膠便攜包的設計也非常有意識,

並沒有採用硬盒拉鍊式設計, 也沒有採用皮質硬盒設計, 相反而採用了柔軟有彈性的矽膠材質, 開放式開口設計對於第一次使用的人來說, 難免會擔心耳機掉出來。

除了Flow Bass精心設計以外, 魅族在航空插頭上也絲毫沒放過, 銀色金屬質感噴砂,讓一枚不常用的航空插頭也非常賞心悅目。

“For the lovely ones”,儘管魅族是一家手機廠商,但是“不務正業”的魅族總能在數碼周邊上俘獲用戶芳心,Flow Bass整體造型出自日本 ID 設計師坪井浩尚操刀,經典“流動”設計,搭配自然的曲線美感,“以柔克剛”的金屬美感無處不在。

談及配色,不得不佩服魅族的工業調色技術,全新配色極光灰搭配立體流動式造型,將金屬質感表現的非常充分,而極夜灰的色調又帶有一絲高冷和穩重,如果恰好又是一枚數碼控的話,相信Flow Bass在顏值上可以輕鬆俘獲你。

Flow Bass還集成了三鍵式線控設計,內置麥克風功能,除了搭配專業音訊播放機以外,Flow Bass的線控功能在手機直推時,顯得尤為方便,不但可以線控調節,還支援通話語音功能。

Flow Bass在線材上採用雙線分離設計,將麥克風線和音訊線進行分離,有效降低了兩者間的信號干擾問題,同時線上芯用材上優選了低電阻和高導通率的鍍銀銅線芯,確保了音色傳輸的高保真和純淨性。

二、Bass+系統定制調音,BVS低音導流系統

Flow Bass作為Flow的低頻調音版,“Bass+系統,為低頻而聲”成為這款耳機核心優點,石墨烯複合振膜動圈+定制動鐵+濾網增密設計,組成了全新的“Bass+系統”,這種調音方案的最大優勢在於從結構到發聲單元都進行了全面的調整,確保了三頻順滑的基礎上,重點針對低頻段進行加強調整,石墨烯複合振膜解決了傳統單一振膜無法滿足“輕薄、剛性、內阻尼”的問題,被稱為“黑金”的石墨烯具有輕薄和剛性強的優點,有效抑制振膜的分割振動,提升了保真性,而PEEK+PU的優點在於極好的拉伸性,可以滿足低頻音色需求的彈性,在低頻深度表現上,除了擁有強勁力度外,還能保證足夠的下潛深度。

Flow Bass還在Flow的基礎上,新增了濾網增密設計,通過調音孔進氣上的單獨設計,進一步加強了低頻音色的透氣效果。同時Flow Bass延續了經典的BVS ( Bass Venting System ) 低音導流系統,通過定制導管延長低頻段頻響時間來突出動圈單元的優秀特性,搭配曲面微孔篩檢程式,進一步提高了音色的清晰度和動態範圍表現素質,最的聽感變化是低頻段音色更為震撼。

從Flow Bass參數來看,阻抗為32Ω,靈敏度為105dB,頻響範圍為10Hz~30KHz,3.5mm插口規格,除了適配專業音訊播放機以外,對於智慧手機來說,直推也相對較為方便。

三、試聽感受:低頻震撼澎湃,彈性足,搖滾演繹出色

筆者分別用iPhone 6Plus、360N6 Pro進行直推,直插型插頭做工很扎實,手感很不錯,用酷狗軟體先試聽了幾首流行熱歌,儘管Flow Bass沒有進行過煲機,但是入耳第一感充滿驚喜,畢竟一款600元價位段入門級耳機,但是開聲很准,“低頻震撼”是Flow Bass帶給我的第一印象,相比Flow耳機而言,Flow Bass在低頻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經典的《渡口》試聽過程中,低頻爆發力強,力度足,下潛也夠深,彈性也表現不俗,低頻量感上比較貼耳。

切換到騰格爾的《天堂》時,Flow Bass在高音和男聲表現上,則顯得相對中規中矩一些,高音清澈,但是通透性一般,而人聲詮釋上還是較為出色的,空間感適中,沒有過於貼耳,尤其是試聽女聲歌曲時,音色感染力詮釋的不錯,但是高音略微有一絲“沉悶”的感覺,顯然這和Flow Bass的定位非常密切,喜歡高中頻音色的使用者來說,魅族Flow表現更為出色,而喜歡低頻震撼的用戶優選Flow Bass耳機。

線控功能對於Android安卓系統手機支援很好,但是對於IOS蘋果系統來說,除了暫停鍵可以使用外,音量增減功能都會失效,這點希望官方在以後版本上進行優化。

除了手機直推以外,筆者還用Flow Bass搭配無損播放機進行試聽,相比手機直推而言,專業無損播放機在音訊晶片上更有優勢,推力更強的基礎上,對於耳機潛在素質的表現也更為徹底。

喜歡搖滾,先試聽一首中國搖滾教父崔健的《一無所有》,得益于全新調音的三單元,Flow Bass在整首歌低頻段表現非常穩定,貝斯和其他樂器的分離度很好,‘嘣、嘣嘣’經典的貝斯量感很足,而且彈性回饋很迅速,該下沉的時候很果斷,低頻表現不拖遝。

再來試聽一首鼓點豐富的歌曲,來自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樂器部分架子鼓和貝斯手全場嗨起,快節奏的貝斯和鼓點對於Flow Bass的低頻彈性要求很高,整首歌聽下來,由於高頻表現一般,空間距離感一般,聲場較為貼耳,但是貝斯和架子鼓的低頻部分量感特別足,低頻出擊快,回彈速度也更快,樂器分離度同樣表現很出色。

最後再試聽一首黑豹樂隊的《無地自容》,樂器部分電吉他、架子鼓、貝斯比較充足,經典的搖滾“動次、打次”節奏感爆棚,Flow Bass在三種樂器的層次感表現上非常出色,鼓點清脆、貝斯低頻震撼,電吉他充滿感染力,低頻表現在千元級以內可以說是完美,唯一遺憾的是高頻不夠通透,依然有些許“悶”,但是不得不說Flow Bass是一條非常適合聽搖滾的耳機。

四、音色總結:延續經典,為低頻而生

作為一款600元價位段耳機,Flow Bass搭配了三單元圈鐵,性價比方面確實非常給力,日本坪井浩尚操刀的“流動性”設計,對於顏值控來說,無疑是輕鬆俘獲芳心,扎實的做工和良心的用材一直是魅族口碑的根本,而在這款Flow Bass實際聽感上,低頻震撼可以說是名副其實,這點和Bass命名定位非常吻合,低頻下潛力夠深、量感足,彈性出色,相比上一代Flow來說,Flow Bass更為適合喜歡搖滾、電音等低頻、節奏感為主的曲風,而中高頻曲風歌曲似乎更適合魅族Flow耳機。

銀色金屬質感噴砂,讓一枚不常用的航空插頭也非常賞心悅目。

“For the lovely ones”,儘管魅族是一家手機廠商,但是“不務正業”的魅族總能在數碼周邊上俘獲用戶芳心,Flow Bass整體造型出自日本 ID 設計師坪井浩尚操刀,經典“流動”設計,搭配自然的曲線美感,“以柔克剛”的金屬美感無處不在。

談及配色,不得不佩服魅族的工業調色技術,全新配色極光灰搭配立體流動式造型,將金屬質感表現的非常充分,而極夜灰的色調又帶有一絲高冷和穩重,如果恰好又是一枚數碼控的話,相信Flow Bass在顏值上可以輕鬆俘獲你。

Flow Bass還集成了三鍵式線控設計,內置麥克風功能,除了搭配專業音訊播放機以外,Flow Bass的線控功能在手機直推時,顯得尤為方便,不但可以線控調節,還支援通話語音功能。

Flow Bass在線材上採用雙線分離設計,將麥克風線和音訊線進行分離,有效降低了兩者間的信號干擾問題,同時線上芯用材上優選了低電阻和高導通率的鍍銀銅線芯,確保了音色傳輸的高保真和純淨性。

二、Bass+系統定制調音,BVS低音導流系統

Flow Bass作為Flow的低頻調音版,“Bass+系統,為低頻而聲”成為這款耳機核心優點,石墨烯複合振膜動圈+定制動鐵+濾網增密設計,組成了全新的“Bass+系統”,這種調音方案的最大優勢在於從結構到發聲單元都進行了全面的調整,確保了三頻順滑的基礎上,重點針對低頻段進行加強調整,石墨烯複合振膜解決了傳統單一振膜無法滿足“輕薄、剛性、內阻尼”的問題,被稱為“黑金”的石墨烯具有輕薄和剛性強的優點,有效抑制振膜的分割振動,提升了保真性,而PEEK+PU的優點在於極好的拉伸性,可以滿足低頻音色需求的彈性,在低頻深度表現上,除了擁有強勁力度外,還能保證足夠的下潛深度。

Flow Bass還在Flow的基礎上,新增了濾網增密設計,通過調音孔進氣上的單獨設計,進一步加強了低頻音色的透氣效果。同時Flow Bass延續了經典的BVS ( Bass Venting System ) 低音導流系統,通過定制導管延長低頻段頻響時間來突出動圈單元的優秀特性,搭配曲面微孔篩檢程式,進一步提高了音色的清晰度和動態範圍表現素質,最的聽感變化是低頻段音色更為震撼。

從Flow Bass參數來看,阻抗為32Ω,靈敏度為105dB,頻響範圍為10Hz~30KHz,3.5mm插口規格,除了適配專業音訊播放機以外,對於智慧手機來說,直推也相對較為方便。

三、試聽感受:低頻震撼澎湃,彈性足,搖滾演繹出色

筆者分別用iPhone 6Plus、360N6 Pro進行直推,直插型插頭做工很扎實,手感很不錯,用酷狗軟體先試聽了幾首流行熱歌,儘管Flow Bass沒有進行過煲機,但是入耳第一感充滿驚喜,畢竟一款600元價位段入門級耳機,但是開聲很准,“低頻震撼”是Flow Bass帶給我的第一印象,相比Flow耳機而言,Flow Bass在低頻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經典的《渡口》試聽過程中,低頻爆發力強,力度足,下潛也夠深,彈性也表現不俗,低頻量感上比較貼耳。

切換到騰格爾的《天堂》時,Flow Bass在高音和男聲表現上,則顯得相對中規中矩一些,高音清澈,但是通透性一般,而人聲詮釋上還是較為出色的,空間感適中,沒有過於貼耳,尤其是試聽女聲歌曲時,音色感染力詮釋的不錯,但是高音略微有一絲“沉悶”的感覺,顯然這和Flow Bass的定位非常密切,喜歡高中頻音色的使用者來說,魅族Flow表現更為出色,而喜歡低頻震撼的用戶優選Flow Bass耳機。

線控功能對於Android安卓系統手機支援很好,但是對於IOS蘋果系統來說,除了暫停鍵可以使用外,音量增減功能都會失效,這點希望官方在以後版本上進行優化。

除了手機直推以外,筆者還用Flow Bass搭配無損播放機進行試聽,相比手機直推而言,專業無損播放機在音訊晶片上更有優勢,推力更強的基礎上,對於耳機潛在素質的表現也更為徹底。

喜歡搖滾,先試聽一首中國搖滾教父崔健的《一無所有》,得益于全新調音的三單元,Flow Bass在整首歌低頻段表現非常穩定,貝斯和其他樂器的分離度很好,‘嘣、嘣嘣’經典的貝斯量感很足,而且彈性回饋很迅速,該下沉的時候很果斷,低頻表現不拖遝。

再來試聽一首鼓點豐富的歌曲,來自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樂器部分架子鼓和貝斯手全場嗨起,快節奏的貝斯和鼓點對於Flow Bass的低頻彈性要求很高,整首歌聽下來,由於高頻表現一般,空間距離感一般,聲場較為貼耳,但是貝斯和架子鼓的低頻部分量感特別足,低頻出擊快,回彈速度也更快,樂器分離度同樣表現很出色。

最後再試聽一首黑豹樂隊的《無地自容》,樂器部分電吉他、架子鼓、貝斯比較充足,經典的搖滾“動次、打次”節奏感爆棚,Flow Bass在三種樂器的層次感表現上非常出色,鼓點清脆、貝斯低頻震撼,電吉他充滿感染力,低頻表現在千元級以內可以說是完美,唯一遺憾的是高頻不夠通透,依然有些許“悶”,但是不得不說Flow Bass是一條非常適合聽搖滾的耳機。

四、音色總結:延續經典,為低頻而生

作為一款600元價位段耳機,Flow Bass搭配了三單元圈鐵,性價比方面確實非常給力,日本坪井浩尚操刀的“流動性”設計,對於顏值控來說,無疑是輕鬆俘獲芳心,扎實的做工和良心的用材一直是魅族口碑的根本,而在這款Flow Bass實際聽感上,低頻震撼可以說是名副其實,這點和Bass命名定位非常吻合,低頻下潛力夠深、量感足,彈性出色,相比上一代Flow來說,Flow Bass更為適合喜歡搖滾、電音等低頻、節奏感為主的曲風,而中高頻曲風歌曲似乎更適合魅族Flow耳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