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姚士謀:中國城市群理論的原創者

■本報記者 沈春蕾

他是一位年近80歲的老人, 仍然孜孜不倦地奔波於世界各地講學交流。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到1995年中國的城鎮化水準從1978年的17.9%增長到29%, 到2009年增長到46%, 2015 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77116萬, 農民工約2.6億, 城鎮化水準為56.1%, 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

在美國訪學時, 姚士謀看了很多參考書, 最初他並沒有發現城市群這個概念, 在美國是以城市連綿區概念出現的。 “雖然當時國內外沒有人研究城市群, 因為我是搞地理的, 思考了很長時間, 還聯想植物群落, 借鑒‘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於是有了城市群這個想法。 ”

姚士謀指出, 對中國城市群領域的研究也是對中國城市發展的動態機制、變化規律以及發展趨勢的一個側面深入研究。

將研究落字成書

概念形成後, 1988年姚士謀開始醞釀寫書。 “1990年前後我將提綱擬好, 請教了多位領導和專家的意見,

從1991年正式寫書, 不到一年的時間, 《中國城市群》一書問世。 ”

據悉, 參與第一版《中國城市群》寫作的有許學強、俞濱洋、閆小培、王麗萍、黃光宇、張平宇等, 之後陸續在2001年、2006年、2008年再次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來自出版社的統計資料顯示, 《中國城市群》原創書已出版印刷4次, 印數超過1.2萬冊。 科技著作印數超過1萬冊, 這在國內是不多見的。

然而, 姚士謀對自己的書作並不滿意,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進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城市群內部城市個性與共性發展模式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城市群中各大中城市的相互協調問題、城市群地區生態環境統一治理問題、在超大城市群中核心城市以及中心城市如何合理發展需深入研究等等。

為此, 2015~2016 年姚士謀帶領編寫小組經過多次討論, 於2016 年秋季推出《中國城市群新論》一書。 姚士謀介紹道:新版書的內容體現了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 即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城鄉統籌、綠色發展, 並結合我國新型城鎮化道路作了深入、系統的論述。

姚士謀團隊在新書中還提出了一些創新性觀點, 比如提出了四條主線思維:全球化中國城市群科學合理發展的集中緊湊戰略思維;新常態下中國城市群發展的底線思維, 研究各類城市的人均用地指標, 合理控制超大城市, 收縮特大城市的人口規模與用地規模;適宜環境容量下中國城市群綠色發展思維, 建立功能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新格局;以提高區域空間品質為目標,

實現各城市群的創新思維的發展模式, 應用超大型城市群的集聚輻射功能推動、帶動我國城鎮化、現代化的健康穩定發展。

十九大報告提出,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多年來, 姚士謀對城市群的發展規律、基本概念、學術思想的研究對我國城市群的規劃實踐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姚士謀希望能通過《中國城市群新論》的出版, 為今後的城鎮規劃與研究提供借鑒與思考, 進而幫助提高城鎮化建設品質, 逐步使中國的城鎮化走上以品質效益型為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之路。

《中國科學報》 (2018-02-05 第6版 院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