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新聞丨發力供給側 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去年全國兩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四川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 十九大報告又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而昨天公佈的2018年中央一號檔, 又從提升農業發展品質等方面, 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面對“三農”考卷, 四川奮力求解, 不斷用改革實效精彩作答。

立春之後, 很快就是茶葉採摘種植季, 在雅安名山區, 最近出現了一批推廣新品的農技隊伍, 他們把培訓課搬到田間地頭, 一邊是去年的老茶“川茶群體種”, 一邊是農業部門培育的新品種“蒙山9號”。

雅安市名山區農業局局長李成軍:過去的老茶葉品種炒的小一些,

這邊是新的良種茶, 你看又均勻又大個, 從現在的產量來說, 這個就明顯高。

要讓川茶有長久的生命力, 就得在品種上更新換代, 今年, 我省將改造低產老茶園100萬畝, 這個數字是四川茶園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投產後, 產值將從原來的每畝2千多元, 達到1萬元以上。

雅安市名山區區委常委韋燕偉:三年以後它就完全可以實現我們的豐產, 所以老茶園早一天改掉比遲改好。

茶園的提質改造是全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縮影。 去年, 我省提出“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不僅是茶葉, 糧油、生豬等也正在進行新一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截至目前, 全省已經建成了2.3萬個畜禽標準化養殖場, 1100個萬畝億元示範區, 1000萬畝“千斤糧萬元錢”糧經複合基地。

在建基地的同時, 我省農產品加工業也在起步發展。 近日, 四川可士可果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橙汁新產品研發成功, 馬上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可士可果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樂靜:這是我們經過整整一年的研發, 出來以後, 我們的附加值會大大提升三到五倍。

為了始終走到前列, 可士可公司不但將產品品質提高到歐盟標準, 同時還在不斷進行科技的研發。 目前, 在遂甯射洪縣、蘆山縣建有農產品深加工場3個, 擁有年加工鮮果4萬噸的國內先進果汁生產線, 先後研發了橙汁、芒果橙汁等多種產品。

可士可果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何清全:這些年我們公司不斷加大科技的投入, 累計投入二千多萬, 已經獲得專利30多項。

去年以來, 我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先後出臺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意見, 配套實施農產品初加工惠民工程和農產品品牌提升、孵化、資訊、創新、整合“五大工程”, 已打造出了“天府龍芽”、“四川泡菜”、“聖潔甘孜”等區域公共品牌, 和“竹葉青”、“吉香居”“可士可”等知名企業品牌。 三台的麥冬、彭州的蔬菜、安嶽的檸檬等一大批農產品正由銷售原材料向初加工或精深加工轉變, 去年, 我省農產品加工總產值就達1.15萬億元。 “四川造”的招牌越擦越亮。

省農業廳產業處處長

付強:實現了優質農產品,既賣得出去,

又有知名品牌, 還能賣好價錢。 在農產品加工上, 專項支持農產品儲藏、保鮮、冷鏈等產地初加工設施建設, 全省農產品初加工率達到51%, 比去年(2016年)增長了2個百分點。

2018年是我省建設農業強省關鍵一年, 我省將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 繼續聚焦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重點任務, 分層分級再打造200個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範園區, 建設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1000座,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率達到53%, 培育壯大以區域品牌為引領、企業品牌為支撐, “三品一標”為基礎的農產品品牌體系, 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