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堅持走綠色發展與脫貧攻堅雙贏之路

“當前, 全省上下脫貧攻堅工作正如火如荼推進, 但部分地方還缺乏對綠色經濟發展站位較高的長遠設計, 一些生態扶貧的想法和做法也可以更有針對性。 ”正在參加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農工黨四川省委專職副主委夏華祥的一席話, 引發許多委員共鳴。 (四川日報 1月30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強調, “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 然而, 一些地方脫貧心切, 盲目瞎幹, 不顧當地實際, 不惜犧牲和破壞生態環境, 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和收入增加。 這樣的方式, 或許在短期內能夠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但是, 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 貧困與生態環境破壞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生態破壞是貧困的重要原因, 也是貧困的結果。 在我國, 一些生態脆弱地區也是貧困程度較深、脫貧難度較大的地區, 發展受制於環境承載力低、基礎設施落後等因素。 如果採取不適當的扶貧措施, 脫離自然條件搞開發, 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發展基礎喪失殆盡, 那麼即使經濟指標暫時上來了, 很快也會重新返貧。

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式的發展無異於是飲鴆止渴, 這樣的發展是經不住時間檢驗的, 是不可持續的。 同時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帶給群眾的不是福祉, 而是災難。 因此推進綠色發展與精准扶貧有機融合,

堅持走綠色發展與脫貧攻堅雙贏之路,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各級政府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05年就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短短數字簡明地闡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走綠色發展之路的重要性。 尤其對一些欠發達地區來說, 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 只要利用好“後發優勢”, 綠水青山就能變成金山銀山, 並推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孟子說過, “不違農時, 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 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 材木不可勝用也。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 材木不可勝用,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 王道之始也。 ”自古以來, 中國人的血脈中就流淌著對綠色家園的依戀、對綠色生活的渴望。

今天, 我們不僅要食之有肉, 還要居之有竹。 貧困地區堅持綠色減貧、實現綠色發展是必然趨勢。 扶貧開發不能破壞環境, 要堅持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並重, 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 不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品質。 只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堅持走綠色發展與脫貧攻堅雙贏之路, 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綠水青山”才能在中國大地上生長出惠及民生的“金山銀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