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些青少年體育鍛煉狀況不容樂觀

調查動機

最近幾年,青少年體質情況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在考試“指揮棒”下,多數青少年將課外時間用在了“刷題”上。 體育鍛煉缺失成為影響青少年體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實際上,相關部門對青少年體育鍛煉不乏剛性規定,這些規定落實得如何?

□法制網記者 杜曉 □法制網實習生 曹明珠

近日,體育總局、教育部、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七部門聯合印發《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畫》。 其中提到,體育課時切實保障,每天鍛煉1小時嚴格落實,課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技能培訓品質與效益持續提升,基本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1項運動技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達到25%以上。

中央七部門為何專門就青少年體育活動發文?青少年體育鍛煉現狀究竟如何?《法制日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考試考什麼就鍛煉什麼

趙帆今年14歲,是安徽省一所中學的初二學生。 今年寒假,趙帆有一項特殊的“作業”——每天早上8點到9點,她必須在家裡跳繩。

不過,在趙帆看來,每天練習跳繩並不是為了鍛煉身體,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每分鐘至少要跳170次,才能達到中考體育考試跳繩項目滿分的標準。 但我目前的水準是每分鐘150次左右,所以要在寒假期間多練習,希望將跳繩成績提高到每分鐘170次。 ”趙帆說,她的文化課成績挺好,但現在中考體育成績占比越來越多,體育考試的衡量標準越來越嚴格,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體育這一科必須考好。

趙帆打算在中考中選擇的體育測試項目是足球運球、跳繩和800米長跑。 足球運球和800米長跑,她都有信心拿到滿分,唯獨跳繩是她相對薄弱的一項。

“我們班的很多同學都在寒假制定了針對中考的體育訓練計畫,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其實我們並不喜歡鍛煉”趙帆說,“我希望自己的每一項都能拿到最高分,所以我才在寒假很嚴格地訓練跳繩。 如果不是因為中考考跳繩,我根本不會練跳繩。 換句話說,考試考什麼我就練什麼。 ”

“宅男”平時基本不鍛煉

郭鵬今年18歲,是一名中專生,他很坦誠地告訴記者,他平時幾乎不鍛煉。

從小學四五年級開始,因為個子比較矮,又比較胖,所以很少有同學願意帶郭鵬一起打籃球。 久而久之,郭鵬更願意自己一個人玩,而一個人玩的最好方式就是打電腦遊戲。

“我上初中時是打PSP比較多,現在是打網遊比較多。 平時因為要上課,只能利用雙休去網吧玩,放假了就在家裡玩手遊。 寒假,我幾乎每天都是上午十點多起床,簡單吃頓飯,就開始玩手機。 我平時不愛出門,除了玩遊戲,就是看電影或者直播。 ”郭鵬說。

其實,郭鵬也有外出的時候,就是與同學組隊打遊戲。

郭鵬告訴記者,他也羡慕那些有肌肉的男生,為此還辦過健身房的月卡。 不過,他去健身房跑了20分鐘就覺得累了,一個月也就去了6次。

“我媽媽也老是說我胖,說我不愛運動。 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找不到能一起健身的朋友,我還是比較適合一個人打遊戲。 ”郭鵬苦笑著說。

鍛煉時間與家長有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的家長會主動創造條件讓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 這樣一來,青少年的鍛煉時間比較有保障。

今年13歲的岳杭,在北京一所中學讀初一。 他是一個比較愛鍛煉的男生,平時會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體育比賽。

記者瞭解到,從小學四年級暑假開始,岳杭的媽媽就給他報了游泳班,一直到今年,每年的暑假岳杭幾乎都在游泳館裡度過。

不過,寒假期間,岳杭的鍛煉時間受到了一些影響。 岳杭告訴記者,因為寒假時間相對比較短,而且比較冷,外出不方便。

尤其是過年前後交通情況複雜,父母擔心他一個人外出比較危險,就沒有給他報培訓班,讓他在家好好學習。

儘管這樣,岳杭的爸爸每天還是會帶岳杭一起下樓跑步。

岳杭對記者說,“我比較喜歡在外面玩,在學校比賽時可以認識很多朋友。 我覺得體育鍛煉也是一個交朋友的好方式。 比如打羽毛球,不管什麼年齡段都能參與進來,老人小孩都喜歡。 ”

(應採訪物件要求,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