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他偵破8000疑案,讓犯罪分子聞風喪膽

1986年一個寒冷的冬日, 美國康涅狄格州正在遭受著一場特大暴風雪。 一名男子走進紐頓市警局報案, 聲稱一女子被人謀殺了, 而兇手很可能就是她的丈夫。

因為丈夫理查在調查中所表現出來的冷靜引起了員警的懷疑。 但就是沒有找到他犯罪的蛛絲馬跡, 同時理查又三次順利通過了測謊儀, 案件被迫陷入了僵局。

這時一個華人探長接手了該案, 他對海倫夫婦臥室進行了仔細觀察, 終於在臥室床底發現了幾處肉眼幾乎看不到的紅褐色小血點, 並且與海倫血型高度一致。

隨後有目擊證人表示曾看到理查曾在海倫失蹤次日開著一輛碎木機停在路邊, 這位華人探長預感理查可能策劃了一起可怕的案件:

他用碎木機把妻子的屍體打成了碎片, 然後和木屑一塊倒入了湖水中!

然而, 推測畢竟說服不了陪審團。 儘管此時湖水寒冷刺骨, 探長還是帶著領紐頓警方開始了艱難的搜索工作。

湖水被抽掉大半, 警官們拉網在岸邊的淤泥和雪堆中撈起可疑物品, 再統一清洗、辨識。

數日之後, 探長的艱苦努力得到了回報:一個腳趾頭被撈了出來。 然後是半截手指, 接著又是一顆牙齒……越來越多的人體組織碎片被鑒別出來,

探長的猜想得到了證實。

最終, 警方找到了2660段人體毛髮、69片碎骨、兩顆牙齒、一小塊頭骨、手指甲和腳趾甲各一片。

案件真相大白!正義雖然遲到, 但終究沒有缺席。 後來, 這個華人探長的名字就轟動了整個美國。

他, 就是被譽為“現代福爾摩斯”的刑偵專家——李昌鈺。

1938年, 一個小男孩出生在了江蘇如皋李家, 取名昌鈺, 動盪年代, 他的父親先讓妻子兒女們搬到臺灣, 等局勢安定後再帶著全部財產回到臺灣與家人團聚。

但他乘坐的正是後來轟動世界的“太平輪”, 當時因為超載且未開夜航燈,

從而與另外一艘貨輪相撞, 沉沒在了舟山海域……

剛滿10歲的李昌鈺失去了父親, 而從未工作過的母親不得不獨自承擔起撫養十三個子女的重任。

為了生計和孩子們的學費, 她每天早出晚歸, 給人幫傭的同時還要打好幾份零工, 而李昌鈺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慢慢成長。

很長一段時間,小昌鈺連雙新鞋都沒有。有一次,母親攢了些錢給李昌鈺買了雙新鞋,但為了保護這雙新鞋,小昌鈺上學時路上都是提著鞋,到了學校門口再把鞋子穿上。

後來李昌鈺考上了大學,為了不拖累家裡,他選擇到學費全免的警校入讀。

畢業後才兩年多,他就因為優異的表現從普通的小警員晉升到警長,此時的他才25歲,成了臺灣歷史上最年輕的警長。

但李昌鈺卻始終無法忘記母親對他的要求,不止步於眼前的成績。他知道自己所學的還遠遠不夠,於是懷揣著50美金,踏上了美國的土地,開始他的求學之旅。

對於很多人來說,過了三十還要在異國他鄉從零開始,是難以想像的。可李昌鈺卻認為只要不畏艱難,不可能也可以變成可能。

由於時間和金錢的雙重壓力,他要多修學分儘快畢業。一般學生每個學期選12-14個學分就已經疲于應付了,李昌鈺卻每個學期都要註冊二十多個學分。

除此之外,他還要同時打三份工,白天在紐約醫學院做化驗員,負責驗血驗尿刷試管,晚上要到中餐館去刷盤子,週末再去武館教功夫,經常每天只能睡上4個小時。

儘管如此,他依然保證了成績全A,用兩年完成了四年的大學課程,成功拿到法庭科學的學士學位,後來他又拿到了博士學位。

然而李昌鈺仍不滿足於眼前的成就。他頻繁與警察局和檢察官聯繫,提供免費的證據鑒識服務。

可惜,當時員警和檢察官並不相信什麼刑偵科學,只有經費短缺時,才會找他。

但李昌鈺卻沒有因此而敷衍了事,他認真仔細地對待每一個案件,無論多髒多累,他都親歷親為。在李昌鈺的協助下,公設律師打贏了好幾樁案件,李昌鈺的事業也因此打開了局面。

檢察官和員警都開始重新認識到這位元亞裔科學家,他冷清的實驗室也因此變得熱鬧起來。

1978年,康州州長邀請李昌鈺做警政廳刑事鑒識化驗室主任。儘管政府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辦公地點由男廁所改建),儘管這個職位只有在他大學做教授時薪水的一半,但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因為這份工作能使他回到刑事偵查第一線,實現他心中一直秉持的理想。

1989年康涅狄格州有一家三口的人家,70多歲的祖母與世無爭,她的兒子先天耳聾,眼睛也看不見,小孫女只有7歲。

一個風雨交加的週五晚上,祖孫三代被殺了,老太太被刺了30多刀,兒子中20多刀,孫女中17刀,血流成河,場面慘絕人寰。

起初,警方認為是老太太的女兒和女婿幹的,目的是謀奪遺產。但是李昌鈺在現場發現了一塊手錶。

回去後,在這塊手錶上李昌鈺發現了一根頭髮,經化驗上面有黑人的皮膚組織。同時,李昌鈺和同事們在現場發現一個很大的手印,像是黑人籃球運動員的手。

經調查,他發現這個地區的一所中學裡的籃球助理教練是黑人,以前是這個學校的籃球隊隊長,拿了全部獎學金,到西部去打球,後來因為吸毒而退回了這個小城。

鎖定嫌疑目標後,李昌鈺和同事們又發現了一個鞋印,在附近找到了吻合的鞋子,並在這個鞋子裡面找到了DNA,最後將這個黑人籃球助教繩之于法。

原來,那天他本來是要借電話的,後來發現老太太一個人在家裡面,就起了謀財害命的邪念。

類似的案子不勝枚舉,而他在這份崗位上一做就是20多年,期間李昌鈺在美國各州與全球其它17個國家共參與調查8000多起重大刑案!

8000是怎樣的一種概念?倘若你讀過8000本書,該如何博學?如果你寫過8000篇文章該如何妙筆生花?假設你現在開始寫完8000張毛邊紙,書法水準一定豔驚四座。而如果你畫了8000幅畫,也肯定小有名氣。

從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緋聞案到甘迺迪總統被殺案、從尼克森“水門案”到“9·11事件”、從臺灣“3·19”槍擊案到聯合國南斯拉夫種族屠殺萬人案,李昌鈺一直都屢屢擔當著作重大物證鑒識的辦案重任。

因為工作,他成了全世界最忙碌的人。平均每天要開20多個會議,有幾百通電話,每分每秒都得用上。有一個晚上,他從回警局的路上三個手機輪流轉著打,一共打了100多個電話!

幾十年來,他每天只睡4、5個小時,空中飛人一般全球辦案、講學、錄製節目,承受了局大工作壓力,但他仍不忘鍛煉,七十五歲時還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在參加央視的《開講啦》時,他只用了一秒就摔倒撒貝南。

同時李昌鈺也是生活中的大師,平常在幫助太太做家務的同時,他也會試著在勞動之餘,去發尋專業上的樂趣。

比如,在倒垃圾時,通過看垃圾的種類,他就可以揣摩太太、家人在家中的活動;去洗車時看到車體的擦痕,他就可以分析到發生擦撞的原因及情形。

這樣的遊戲,他樂在其中,百玩不厭。他常說,真正的生活藝術大師,絕不會在他的工作及遊戲、勞動與休閒、身體與心智、教育與娛樂、愛情與宗教之間劃上涇渭分明的界限。

年近三十,追尋理想,他敢於從零做起。明明安靜地在校園裡搞研究就好,他卻毅然從警,奔波在刑偵第一線。身為中國移民,他勇於打破職業天花板,為華裔族群做出榜樣。

人生,在平淡之中求進步,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人生,在安定之中求富足,又在鍛煉之中見其莊嚴;

人生,在沉默之中求智慧,又在活躍中見其弘願。

回顧他一生的經歷,他的成就來源於他的不畏艱難,把一個個不可能變為可能。

- END -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有一個人在堅守,

總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嘩,自有聲。

很長一段時間,小昌鈺連雙新鞋都沒有。有一次,母親攢了些錢給李昌鈺買了雙新鞋,但為了保護這雙新鞋,小昌鈺上學時路上都是提著鞋,到了學校門口再把鞋子穿上。

後來李昌鈺考上了大學,為了不拖累家裡,他選擇到學費全免的警校入讀。

畢業後才兩年多,他就因為優異的表現從普通的小警員晉升到警長,此時的他才25歲,成了臺灣歷史上最年輕的警長。

但李昌鈺卻始終無法忘記母親對他的要求,不止步於眼前的成績。他知道自己所學的還遠遠不夠,於是懷揣著50美金,踏上了美國的土地,開始他的求學之旅。

對於很多人來說,過了三十還要在異國他鄉從零開始,是難以想像的。可李昌鈺卻認為只要不畏艱難,不可能也可以變成可能。

由於時間和金錢的雙重壓力,他要多修學分儘快畢業。一般學生每個學期選12-14個學分就已經疲于應付了,李昌鈺卻每個學期都要註冊二十多個學分。

除此之外,他還要同時打三份工,白天在紐約醫學院做化驗員,負責驗血驗尿刷試管,晚上要到中餐館去刷盤子,週末再去武館教功夫,經常每天只能睡上4個小時。

儘管如此,他依然保證了成績全A,用兩年完成了四年的大學課程,成功拿到法庭科學的學士學位,後來他又拿到了博士學位。

然而李昌鈺仍不滿足於眼前的成就。他頻繁與警察局和檢察官聯繫,提供免費的證據鑒識服務。

可惜,當時員警和檢察官並不相信什麼刑偵科學,只有經費短缺時,才會找他。

但李昌鈺卻沒有因此而敷衍了事,他認真仔細地對待每一個案件,無論多髒多累,他都親歷親為。在李昌鈺的協助下,公設律師打贏了好幾樁案件,李昌鈺的事業也因此打開了局面。

檢察官和員警都開始重新認識到這位元亞裔科學家,他冷清的實驗室也因此變得熱鬧起來。

1978年,康州州長邀請李昌鈺做警政廳刑事鑒識化驗室主任。儘管政府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辦公地點由男廁所改建),儘管這個職位只有在他大學做教授時薪水的一半,但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因為這份工作能使他回到刑事偵查第一線,實現他心中一直秉持的理想。

1989年康涅狄格州有一家三口的人家,70多歲的祖母與世無爭,她的兒子先天耳聾,眼睛也看不見,小孫女只有7歲。

一個風雨交加的週五晚上,祖孫三代被殺了,老太太被刺了30多刀,兒子中20多刀,孫女中17刀,血流成河,場面慘絕人寰。

起初,警方認為是老太太的女兒和女婿幹的,目的是謀奪遺產。但是李昌鈺在現場發現了一塊手錶。

回去後,在這塊手錶上李昌鈺發現了一根頭髮,經化驗上面有黑人的皮膚組織。同時,李昌鈺和同事們在現場發現一個很大的手印,像是黑人籃球運動員的手。

經調查,他發現這個地區的一所中學裡的籃球助理教練是黑人,以前是這個學校的籃球隊隊長,拿了全部獎學金,到西部去打球,後來因為吸毒而退回了這個小城。

鎖定嫌疑目標後,李昌鈺和同事們又發現了一個鞋印,在附近找到了吻合的鞋子,並在這個鞋子裡面找到了DNA,最後將這個黑人籃球助教繩之于法。

原來,那天他本來是要借電話的,後來發現老太太一個人在家裡面,就起了謀財害命的邪念。

類似的案子不勝枚舉,而他在這份崗位上一做就是20多年,期間李昌鈺在美國各州與全球其它17個國家共參與調查8000多起重大刑案!

8000是怎樣的一種概念?倘若你讀過8000本書,該如何博學?如果你寫過8000篇文章該如何妙筆生花?假設你現在開始寫完8000張毛邊紙,書法水準一定豔驚四座。而如果你畫了8000幅畫,也肯定小有名氣。

從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緋聞案到甘迺迪總統被殺案、從尼克森“水門案”到“9·11事件”、從臺灣“3·19”槍擊案到聯合國南斯拉夫種族屠殺萬人案,李昌鈺一直都屢屢擔當著作重大物證鑒識的辦案重任。

因為工作,他成了全世界最忙碌的人。平均每天要開20多個會議,有幾百通電話,每分每秒都得用上。有一個晚上,他從回警局的路上三個手機輪流轉著打,一共打了100多個電話!

幾十年來,他每天只睡4、5個小時,空中飛人一般全球辦案、講學、錄製節目,承受了局大工作壓力,但他仍不忘鍛煉,七十五歲時還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在參加央視的《開講啦》時,他只用了一秒就摔倒撒貝南。

同時李昌鈺也是生活中的大師,平常在幫助太太做家務的同時,他也會試著在勞動之餘,去發尋專業上的樂趣。

比如,在倒垃圾時,通過看垃圾的種類,他就可以揣摩太太、家人在家中的活動;去洗車時看到車體的擦痕,他就可以分析到發生擦撞的原因及情形。

這樣的遊戲,他樂在其中,百玩不厭。他常說,真正的生活藝術大師,絕不會在他的工作及遊戲、勞動與休閒、身體與心智、教育與娛樂、愛情與宗教之間劃上涇渭分明的界限。

年近三十,追尋理想,他敢於從零做起。明明安靜地在校園裡搞研究就好,他卻毅然從警,奔波在刑偵第一線。身為中國移民,他勇於打破職業天花板,為華裔族群做出榜樣。

人生,在平淡之中求進步,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人生,在安定之中求富足,又在鍛煉之中見其莊嚴;

人生,在沉默之中求智慧,又在活躍中見其弘願。

回顧他一生的經歷,他的成就來源於他的不畏艱難,把一個個不可能變為可能。

- END -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有一個人在堅守,

總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嘩,自有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