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原創丨長壽的哲學

就在打著各類保健品旗號無孔不入地在老年群體中騙取錢財的時候, 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以專家、名醫身份出現的養生大師也紛紛粉墨登場,

他們今天搞講座, 明天搞訪談, 廣播發聲, 電視露臉, 頗像前些年氣功大師隔空喊話、意念治病以及隨即流行開來的打雞血、甩手操一類健身害活動的迴光返照, 導致眼下養生保健的說教與點撥不勝枚舉。 這些人的許多說法互相矛盾, 明顯有違健康常理, 根本不可能照辦, 害的有人甚至因為專家的一兩句話, 吃什麼東西都覺得對健康有害, 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究竟怎樣養生, 如何長壽?有人就舉出了北京大學教授們的實例, 北大哲學系包括健在的教授, 90歲以上的有十餘人, 像馮友蘭、梁漱溟、張岱年等都是90多歲的高夀哲人, 85歲以上的人更比比皆是, 超過20人, 佔有成就的北大哲學系教授近半數, 似乎真應了一個玩笑,

哲學有時候不能讓你一見鍾情, 但它可以讓人終生受益, 譬如哲學系在北大, 除了以其學術成就名聞遐邇, 再有的一個名氣就是因為有許多長壽的老師。

那這些長壽的教授是不是有什麼秘笈、寶典甚至什麼訣竅呢?恰恰相反, 知情人介紹, 他們並不講究什麼養生, 像馮友蘭、梁漱溟先生都不怎麼運動, 飲食也極其普通, 並非人們想像中的常吃什麼山珍海味, 生活上根本沒有許多特殊要求。 既是如此, 他們的長壽之道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是心中無塊壘, 哲學是對世界、對生命的一種理解, 這很容易讓人有一個比較開闊的心胸, 張岱年先生活到95歲, 壽臻期頤, 而且一生經歷了許多挫折, 大家總結其長壽原因只是6個字:坦蕩蕩,

看得開, 舍此無它。 再是將事業當生命, 馮友蘭先生從85歲到95歲生命的最後階段, 重新寫了7本書, 加起來有200萬字, 第7卷是在他辭世前三個月完成的, 堪稱學術史上的奇跡。 除此, 老先生們的高夀還與學校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有關, 遠離權力爭鬥, 沒有勾心鬥角, 以書為伴, 心曠神怡, 想不長壽都不可以。

所以, 教授們的長壽之道又一次啟示人們, 即使生命到了晚年也要保持年輕心態。 在北大, 七、八十歲的教授仍在授課的大有人在, 在他們看來, 能夠做的事情儘量去做, 讓自己覺得還是一個有用的人, 心態立馬就不一樣。 研究哲學的人世事洞明, 知道如何節制和把控自己的欲望, 要善於吃小虧, 不怕丟小利,

那種絞盡腦汁地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心態是對身心的極大傷害。 至此我們就不難理解, 北大教授們能做到的事情, 其實我們常人也能做到, 他們的學術成就我們難以企及, 但是他們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 普通人完全能夠學習和借鑒, 究其竟, 無非是讓每個人都把人生看得透一點, 把生死看得淡一點, 精神世界也“哲學”一點, 那麼就可以預期, 長壽這個人們夢寐以求的願望就未必都是哲學家的事情了。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 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 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