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用打擊式教育,7歲兒子從“聰明孩子”變成“自閉孩子”

在你的成長中是不是也有個不論你怎麼努力也都無法超越的物件——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完美優異的, 別人家的孩子還不是一個而是一個又一個, 父母總是想以這種“打擊式教育”來激勵孩子進步, 卻忽視了孩子心裡的感受, 不知這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多大壓力與傷害!

7歲的小軒從小就很羡慕別人家的孩子, 不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完美優異, 而是因為別人的父母總是在孩子進步的時候會誇獎自家的孩子,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鼓勵自家的孩子, 而不像自己的父母從未誇過他一次, 哪怕是給予一個滿意的表情都很吝嗇的!是小軒真的很差勁, 讓他的父母沒有顏面嗎?不是的!

小軒其實是大人嘴裡的“聰明孩子”, 他的成績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 平日裡也是乖巧懂事的很, 親戚見了都會誇上幾句孩子聰明懂事, 可小軒聽到父母的回答永遠都是“這哪裡好了,

誰誰誰家的孩子更厲害了, 這還是等以後找到好工作賺到錢再說吧, 現在這樣的成績總會被別人比下去的!”

起初小軒也並沒有在意, 他認可父母的話, 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於是更努力的去得到更多的榮譽。 哪想父母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有一句鼓勵的話,

即使樣樣都是第一名了, 他的父母是總還是對他說“你還是做得不夠好”“你可以做得更好的”。

於是在父母的一次又一次打擊中, 小軒變了, 不是之前那樣受打擊後努力的讓自己變的更優秀, 而是開始變得自卑、敏感, 覺得自己就是個差勁的人, 根本就不值得被愛, 不值得擁有一切。 巨大的壓力讓小軒在一次考試中失誤, 成績下降了些, 小軒得到的自然是不會有父母的鼓勵開導, 而是父親與母親的雙重批評呵斥。

原本日益脆弱的內心直接崩潰了, 反應激烈的小軒把父母推出自己的房間, 不僅反鎖, 還拿東西把門堵住把自己關在裡面好幾天不吃不喝的。 眼看再這麼下去肯定會出事,

小軒父母才找人幫忙撬鎖後強行破門才把孩子帶出來的。

看到小軒虛脫到不成形的樣子, 小軒父母更是氣得不行, 推推嚷嚷就說不要這麼不聽話沒出息的孩子了, 要把小軒趕出家門。 小軒聽到父母的話眼裡全毫無生氣的樣子, 自此抗拒看到父母, 把自己封閉起來每天木然的一言不發的待在房間裡。 最後小軒父母只能讓他先寄住到親戚家住, 直到後來親戚帶著小軒去看心理醫生, 小軒才漸漸的好起來。

原來經過心理的醫生和小軒的溝通與治療, 才知道孩子變得自閉, 主要是由於和父母的親子關係相處不和睦, 在孩子需要鼓勵的時候, 父母吝嗇對孩子的鼓勵, 給小軒照成了沉重的壓力與打擊, 造成孩子自卑、敏感!直至奔潰!

當小軒父母從親戚那知道孩子的情況後, 才意識到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走進了誤區, 他們總是想著“驕傲使人退步”, 所以即使心裡很以小軒為驕傲, 也從不表現出來, 總想著再給予打擊, 以此激勵小軒變得更優秀, 卻沒想到這種“打擊式教育”讓孩子的信心漸漸被消磨殆盡, 變得自卑敏感。

後來小軒的父母從親戚家接回了孩子,也意識到以前的錯誤而改變了教育方式,每天會給孩子適當的鼓勵,也不再一味的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要求孩子變得更好了。小軒終是變得正常了,可是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陽光開朗了。

“數子十過,不如數子一長”,就像植物生長需要澆水,孩子的成長也需要家長的鼓勵。小軒從別人口中的“聰明孩子”變成“自閉孩子”,都是父母的“打擊式教育”造成的。適當的鼓勵會讓孩子成功的喜悅感強化,滿足他成功欲和表現欲,使其自我感覺良好,增強自信心,激發他的上進欲與學習力,努力表現自己、完善不足以再次獲得並維持從父母那裡獲得“認可”的榮譽。

此外,鼓勵孩子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信任感建立的一種方式,沒有誰會對一個常常對自己奚落和苛責的人產生信任感,更別說更加容易敏感的孩子了,給予孩子鼓勵能建立一種積極的親子關係,使得彼此更親近,並產生信任感。所以父母不要在任何情況下都習慣性的在語言和行動上表現對孩子表現出不滿,而是該不吝嗇于給于孩子鼓勵,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孩子才會更幸福的成長!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變得自卑敏感。

後來小軒的父母從親戚家接回了孩子,也意識到以前的錯誤而改變了教育方式,每天會給孩子適當的鼓勵,也不再一味的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要求孩子變得更好了。小軒終是變得正常了,可是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陽光開朗了。

“數子十過,不如數子一長”,就像植物生長需要澆水,孩子的成長也需要家長的鼓勵。小軒從別人口中的“聰明孩子”變成“自閉孩子”,都是父母的“打擊式教育”造成的。適當的鼓勵會讓孩子成功的喜悅感強化,滿足他成功欲和表現欲,使其自我感覺良好,增強自信心,激發他的上進欲與學習力,努力表現自己、完善不足以再次獲得並維持從父母那裡獲得“認可”的榮譽。

此外,鼓勵孩子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信任感建立的一種方式,沒有誰會對一個常常對自己奚落和苛責的人產生信任感,更別說更加容易敏感的孩子了,給予孩子鼓勵能建立一種積極的親子關係,使得彼此更親近,並產生信任感。所以父母不要在任何情況下都習慣性的在語言和行動上表現對孩子表現出不滿,而是該不吝嗇于給于孩子鼓勵,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孩子才會更幸福的成長!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