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化扶貧大有可為——徽州教育村竦塘暨古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研討會側記

山川冰雪未消融, 文化扶貧滿豪情。 1月30日上午, 徽州區西溪南鎮竦塘村委會會議室內, 徽州教育村竦塘暨古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研討會正在舉行, 來自市內文化、旅遊、教育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共同論證“徽州教育村”概念, 謀劃打造“古徽州教育研學黃金線”旅遊產品, 用文化因數為扶貧注入新動力, 助力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概念的提出:徽州教育村竦塘

竦塘村有狀元橋、狀元潭、筆架山、狀元舒雅讀書台、百年小學等一批教育遺存;竦塘是宋朝詩人、教育家葉夢得後裔遷居地, 出了紫陽書院山長曹涇、南唐狀元舒雅、徽州師範畢業的抗日女英雄黃寶豫、航空發動機博士葉新榮、人民大學教授葉裕民等一批教育名人,

徽州教育名家陶行知、黃澍等也與竦塘有緣;更令人驚訝的是, 在竦塘的鄭村, 常住人口僅200餘人, 卻出了四五十位教師, 既有遍及海內外的教授、博導、專家、學者, 也有在徽州本地兢兢業業育人的中小學教師, 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大學生, 家家戶戶都有人從事教育事業。

而且從第一狀元縣到徽州府, 從陶行知啟蒙館到陶行知紀念館, 從休甯中學到歙縣中學, 從潈川小學到新安小學, 從伊坑小學到安徽省立第四女子中學(隆阜)……這是一條民國時期徽州教育的跋涉之路, 這也是一條徽州教育的傳承之路,

這還是一條徽州文化的解碼之路。 而, 竦塘正好處於這條線的關鍵位置上, 是這條“古徽州教育研學黃金線”上耀眼的一顆明珠, 在這裡可以透視民國時期徽州教育的一個視角, 展現民國時期徽州教育乃至中國教育的一個樣本。

鑒於此, “徽州教育村竦塘”概念提出。

觀點的論證:教育研學黃金線

針對“徽州教育村竦塘”的概念, 市社科聯主席楊永生認為, “徽州教育村竦塘”的概念抓住了竦塘的歷史文化精華, 提煉出來, 思路清晰、目標明確, 現有資料在古村歷史、教育遺存方面挖掘較深較細, 跟十九大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鄉村振興戰略”是保持一致的, “下一步將考慮將其列為重點課題之一進行深入研究”。 市文聯主席吳紹輝表示,

這個概念的提出很有新意, 也有優勢, 下一步願意就“徽州教育村竦塘”的資料挖掘保護、攝影留存、文學創作等方面提供支持。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館長陳琪表示, 通過介紹和資料來看, “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是成立的, 思路非常好。 但是, 竦塘一個村能否帶動一條線, 這需要一個平臺和契機, 需要具體的牽頭單位、設計方案來操作。

“從古徽州移民歷史來看, 篁墩是一個中心點, 一邊到萬安, 一邊到岩寺, 呈扇形頁面框架打開, 而竦塘剛好在這個扇形頁面上, 竦塘底蘊、遺存都非常豐富, 可以此為切入點, 以徽州文化為支撐點, 打造文化座標。 ”黃山學院原副院長、教授、徽學專家汪大白認為,

竦塘的文化底蘊、教育歷史都有挖掘潛力, 在此基礎上打造“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竦塘在整個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有很重要的位置。 ”安徽省徽學會理事、市地方誌辦公室原調研員翟屯建說, 2008年曾陪同北京圖書館的研究員鮑國強來到竦塘進行專門調研, 此後鮑國強就竦塘的文化歷史研究專著還在國內外發表過, 引起不少關注。 他認為, “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概念的提出, 定位把握很准。

市巔峰旅遊研究中心主任盛學峰認為, “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概念的提出是個亮點, 而且同其他地方的旅遊品牌和特色存在差異化,

從區位優勢和市場行銷來說, 都沒有問題, 在目前研學旅遊、文化旅遊興盛的大背景下, 打造這個品牌和旅遊產品非常有可行性。

黃山學院旅遊學院黨總支書記畢民智表示, 將竦塘的特色定位為“徽州教育村”是可行的, 但是“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工程很是浩大, 在初期可以考慮將竦塘的著重點放在“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的“黃金段”上, 這樣的定位也好操作。 他表示, 下一步將組織院內教師、教授、博導等到竦塘踩線, 大家一起為竦塘“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的發展出謀劃策。

“竦塘名聲在外, 今天來, 聽了、看了, 有了更多瞭解。 ”徽學專家、黃山學院教授方利山說, 文化資源和徽州教育是竦塘的亮點,謀劃“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的發展充滿希望,關鍵在於定位,要突出人無我有的特色。

產品的打造:“黃金線”大有可為

研討會上,“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認可,並先後出謀劃策,助力“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產品打造。

楊永生說,“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的產品概念非常不錯,下一步可以考慮進一步完善。之前,旅遊市場主要設計推介的是針對徽州文化的研學旅行產品,竦塘可以將其具體化,緊緊抓住“徽州教育”這個點,專注於徽州教育的研學產品打造。

“任何一個產品的打造,落地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一個支撐點。”陳琪建議,由統一的牽頭單位來操作,將“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上各個村莊的主題特色挖掘出來,用主題串成線,做好竦塘徽州教育村品牌。同時,還應該組織編寫竦塘徽州教育村的導遊詞,挖掘背後的故事,打造古橋、古亭、古民居、古學校等具體的實物景點,“旅遊不能光聽故事,還得有東西可看。”最後,應該利用好宣傳陣地和平臺,通過主題徵文、攝影、文藝創作等活動,進一步豐富旅遊內涵,同時打響品牌知名度。

汪大白建議,可以將村史館定位得更廣一些,不僅僅是做竦塘村的村史展示,可以竦塘教育村為點,將村史館建設成徽州教育展示館,“徽州教育主題的展示館,目前在其他地方還沒有看到,竦塘挖掘這個點是非常好的,這件事做好了將非常有意義。”

翟屯建認為,竦塘村涉及古代書院、民國教育遺存等,還應該進一步完善,要串點成線,“產品的落地非常重要,研學研什麼?能不能滿足需求?這個值得重視。”

盛學峰表示,任何產品的打造都需要強有力的支撐體系,要有核心吸引力和主題產品。竦塘的教育遺存和古村落可以貫穿起來,將閒置的老學校打造成徽州教育展示館,開設國學館,讓遊客可以互動參與體驗徽州教育內容。同時,依託當地生態環境、村莊風光,打造農事生態體驗遊,包括採摘、寫生、創作、攝影、古道等零散資源都可以系統規劃、整體打造,以“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為著力點,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方利山說,徽州文化講到底是對文化的敬畏,崇文重教是竦塘的特色,這也就是對文化敬畏的具體體現,竦塘應該辦好村史館,讓歷史文化與現實文化聚集到一起,將竦塘打造成為打開徽州教育的一扇窗。

黃山廣電臺新聞中心主任汪暉在現場也表示,“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產品的打造很有前景,下一步他們將結合自身工作特長,從宣傳行銷角度給予助力。

後記:目前,竦塘村徽州教育展示館已經在建設中,已爭取專案資金約120萬元;“徽州教育村竦塘”課題已被省社科聯作為重點課題立項,明年5月可結題;中國傳統古村落竦塘文化扶貧資料庫專案已由省委宣傳部公示;《徽州教育村——竦塘》一書已清樣,下一步將送進農戶、校園;“文化竦塘”微信公眾號已經開始運行;《中國傳統古村落——竦塘》專題片及村域文化電子地圖已拍攝繪就。近期,還將舉辦“徽州教育村——竦塘”攝影大賽,進一步展示竦塘自然風光、人文環境,推介竦塘百佳攝影點品牌,助力竦塘文化扶貧。

文化資源和徽州教育是竦塘的亮點,謀劃“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的發展充滿希望,關鍵在於定位,要突出人無我有的特色。

產品的打造:“黃金線”大有可為

研討會上,“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認可,並先後出謀劃策,助力“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產品打造。

楊永生說,“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的產品概念非常不錯,下一步可以考慮進一步完善。之前,旅遊市場主要設計推介的是針對徽州文化的研學旅行產品,竦塘可以將其具體化,緊緊抓住“徽州教育”這個點,專注於徽州教育的研學產品打造。

“任何一個產品的打造,落地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一個支撐點。”陳琪建議,由統一的牽頭單位來操作,將“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上各個村莊的主題特色挖掘出來,用主題串成線,做好竦塘徽州教育村品牌。同時,還應該組織編寫竦塘徽州教育村的導遊詞,挖掘背後的故事,打造古橋、古亭、古民居、古學校等具體的實物景點,“旅遊不能光聽故事,還得有東西可看。”最後,應該利用好宣傳陣地和平臺,通過主題徵文、攝影、文藝創作等活動,進一步豐富旅遊內涵,同時打響品牌知名度。

汪大白建議,可以將村史館定位得更廣一些,不僅僅是做竦塘村的村史展示,可以竦塘教育村為點,將村史館建設成徽州教育展示館,“徽州教育主題的展示館,目前在其他地方還沒有看到,竦塘挖掘這個點是非常好的,這件事做好了將非常有意義。”

翟屯建認為,竦塘村涉及古代書院、民國教育遺存等,還應該進一步完善,要串點成線,“產品的落地非常重要,研學研什麼?能不能滿足需求?這個值得重視。”

盛學峰表示,任何產品的打造都需要強有力的支撐體系,要有核心吸引力和主題產品。竦塘的教育遺存和古村落可以貫穿起來,將閒置的老學校打造成徽州教育展示館,開設國學館,讓遊客可以互動參與體驗徽州教育內容。同時,依託當地生態環境、村莊風光,打造農事生態體驗遊,包括採摘、寫生、創作、攝影、古道等零散資源都可以系統規劃、整體打造,以“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為著力點,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方利山說,徽州文化講到底是對文化的敬畏,崇文重教是竦塘的特色,這也就是對文化敬畏的具體體現,竦塘應該辦好村史館,讓歷史文化與現實文化聚集到一起,將竦塘打造成為打開徽州教育的一扇窗。

黃山廣電臺新聞中心主任汪暉在現場也表示,“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國時期教育研學黃金線”產品的打造很有前景,下一步他們將結合自身工作特長,從宣傳行銷角度給予助力。

後記:目前,竦塘村徽州教育展示館已經在建設中,已爭取專案資金約120萬元;“徽州教育村竦塘”課題已被省社科聯作為重點課題立項,明年5月可結題;中國傳統古村落竦塘文化扶貧資料庫專案已由省委宣傳部公示;《徽州教育村——竦塘》一書已清樣,下一步將送進農戶、校園;“文化竦塘”微信公眾號已經開始運行;《中國傳統古村落——竦塘》專題片及村域文化電子地圖已拍攝繪就。近期,還將舉辦“徽州教育村——竦塘”攝影大賽,進一步展示竦塘自然風光、人文環境,推介竦塘百佳攝影點品牌,助力竦塘文化扶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