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渦扇-10改還是渦扇-15?殲-20國產發動機疑雲再現

“殲-20隱形戰鬥機即將配備國產發動機, 預計上機測試時間不會很久”, 3月13日的《中國日報》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祥寶談及國產發動機的這篇報導一出, 立即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 因為在此之前, 關於殲-20目前到底使用何種(國產還是俄制)發動機, 一直是媒體和網友們爭議的焦點。

除了院士的身份之外, 陳祥寶還是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代表、航空發動機研發人員, 因此《中國日報》的這篇報導給曠日持久的“殲-20發動機”之爭畫下了一個句號:殲-20目前配備的仍是俄羅斯生產的發動機。

(圖)陳祥寶院士給互聯網上曠日持久的“殲-20發動機之爭”畫下了一個句號

不過, 這篇報導中, 並未明確殲-20將要使用的哪個型號的國產發動機, 因為對於現階段的殲-20來說, “備選”的國產發動機將至少有兩個選擇:一是渦扇-10“太行”發動機的某個改進型號, 二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渦扇-15發動機。

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 新成立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專門開設了中國航發館, 展出了國產“太行”改進型渦扇發動機、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等多個重點型號, 尤其是“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號更是吸引了大量觀眾的目光。 據現場的工作人員對“迷彩派”介紹:航展超級明星殲-20在進入空軍部隊試用之後, 其發動機的後續發展會很快提上日程, 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 “太行”發動機改進型號成熟度比較高, 有望成為殲-20(裝備“渦扇-15”之前使用的)過渡型號。

(圖)2016年珠海航展上的改進版太行發動機有可能成為殲-20的“過渡動力”

而本文開頭《中國日報》報導中陳祥寶院士透露的“上機測試時間不會很久”表明, 陳院士所說的國產發動機還處於“初始飛行前規定試驗階段”, 正準備進行初始飛行(也就是科研試飛階段), 由於科研試飛可以在發動機擬裝備的飛機上進行, 也可以在其它合適的飛行平臺上進行, 因此陳院士透露的消息還表明, 國產發動機很可能直接裝在殲-20上進行、完成科研試飛。

由於陳祥寶院士在採訪中並未透露其所說“國產發動機”的具體型號, 因此外界對於即將“上機測試”的發動機多有猜測, 尤其是在蘇-35戰鬥機的117S發動機也有可能成為“備選項”之時, 哪一款國產發動機會率先裝備殲-20使用, 必然會成為媒體和網友關注的下一個焦點。

(圖)殲-20目前使用的發動機型號本不該有爭議, 但部分網友的過度樂觀引發了“對立”

有軍事觀察員對“迷彩派”表示, 不管殲-20即將裝機測試的是“太行”改進型號, 還是渦扇-15, 都還要經歷“設計定型”這個階段, 才能開始小批領先使用, 因此殲-20裝備國產發動機並形成初始戰鬥力, 仍然還需要一段時間。 該觀察員強調, 從近年來公開的報導來看, 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已經處於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 各種發動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但是任何工業產品都有著嚴謹的科研規律, 網友們對中國發動機的研發應該報以一個平靜的心態, 不能過度樂觀, 也不能妄自菲薄。

(圖)高性能發動機對材料的要求極高,圖為中國製造的第三代DD9單晶葉片

在《中國日報》的這篇報導中,陳祥寶院士也指出,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努力追趕世界頂尖航空發動機技術,但是依然還有很長的路才能趕上美俄等發動機強國。舉例來說,中國目前能夠生產發動機的兩個最重要零件——單晶高溫合金渦輪葉片和粉末冶金高溫合金渦輪盤,但是在大規模的量產中,產品的品質不是很令人滿意。總體來看,能否製造可靠的發動機是時間和毅力的問題。通過成功的道路上充滿挫折和失敗,世界各發動機強國都經過了這個過程。

(圖)高性能發動機對材料的要求極高,圖為中國製造的第三代DD9單晶葉片

在《中國日報》的這篇報導中,陳祥寶院士也指出,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努力追趕世界頂尖航空發動機技術,但是依然還有很長的路才能趕上美俄等發動機強國。舉例來說,中國目前能夠生產發動機的兩個最重要零件——單晶高溫合金渦輪葉片和粉末冶金高溫合金渦輪盤,但是在大規模的量產中,產品的品質不是很令人滿意。總體來看,能否製造可靠的發動機是時間和毅力的問題。通過成功的道路上充滿挫折和失敗,世界各發動機強國都經過了這個過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