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吸煙有害健康”不是一句空話

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 目前全球有11億吸煙人口, 其中我國有3.3億;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達700萬, 而一半的吸煙者會死於吸煙引起的各種疾病, 如癌症(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心臟病、中風、肺炎等。 吸煙能產生73種致癌物, 其中20多種物質能夠引起肺癌。 在全球每年182萬新發肺癌病例及159萬肺癌死亡病例、我國每年73萬新發肺癌病例和61萬肺癌死亡病例中, 85%以上是由吸煙引起的。

那麼, 吸煙是如何引起肺癌的呢?

圖1.吸煙引發肺癌的機理

一、直接損傷基因組

吸煙引起肺癌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 從第一次吸煙到肺癌的發生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正常人不發生肺癌, 有賴於體內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功能平衡。 抑癌基因是體內的分子員警, 能抑制細胞過度生長、抑制腫瘤的發生;癌基因則能夠促進細胞的生長增殖, 在過度活化時能夠促進癌症的發生。

吸煙可以使人體基因組發生大量的突變, 包括抑癌基因、癌基因的突變。 同時, 吸煙不僅可以使癌組織發生基因突變, 也可以使尚未發生癌變的“正常”肺組織發生基因突變, 形成多個癌症起源位點。 基因突變的後果, 往往是癌基因功能增強而抑癌基因功能喪失, 使惡變細胞不斷生長增殖並逃避細胞死亡, 從而引起肺癌。

二、影響基因組的甲基化修飾

即使不引起基因組突變, 吸煙也可以通過改變基因的甲基化修飾水準, 使抑癌基因表達量下降而功能減弱、癌基因表達量升高而功能增強, 打破二者的平衡從而促進肺癌。

三、使基因表達的版本發生錯亂

基因在不同組織表達的版本(剪切本)可能不同, 功能上也有一定差別。

例如一種稱為局部黏著斑激酶(FAK) 的基因, 正常人肺部表達的是具有32個外顯子的基因版本, 而在腦部表達的是具有34個外顯子的版本。 研究人員發現, 肺癌病人癌組織周邊的正常肺組織表達32個外顯子的FAK , 而癌組織表達的是含有34個外顯子的可變剪切版本, 這一版本在編碼的蛋白質中增加了兩個包含6個或7個氨基酸的片段, 使其功能顯著增強而促進肺癌。 與不吸煙病人相比, 吸煙病人發生FAK 變異的比例明顯增高, 說明吸煙可使基因表達的版本發生錯亂, 進而促使肺癌發生。

四、擾亂非編碼 RNA 的表達水準

在人類基因組中, 只有2%的 DNA 序列具有編碼蛋白質的能力, 而絕大部分的 DNA 分子並不編碼蛋白質, 而是被轉錄為非編碼 RNA ,

包括微小 RNA(含有22個左右的核苷酸)和長鏈非編碼 RNA(通常含有200個以上核苷酸)等。 這些非編碼 RNA 在細胞增殖、分化、凋亡、代謝及機體免疫等重要生命活動中均發揮重要作用。 吸煙可以干擾非編碼 RNA 的表達量, 使促癌作用增強、抑癌作用減弱, 從而促進肺癌的發生發展。

五、引起慢性炎症, 誘發肺癌

吸煙會引起肺部炎症, 而長期、非可控的慢性炎症會促進肺癌的發生發展。 研究發現, 煙草致癌物苯並芘(多環芳烴的代表性化合物)會誘導肺上皮細胞分泌炎症因數 CXCL13, 促進肺癌的發生, 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敲除 CXCL13 後, 苯並芘引起的小鼠肺癌可以被顯著抑制;另一些致癌物則會使炎症因數 CCL20 等表達增高, 從而誘發肺癌。

六、使癌細胞逃避機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機體免疫系統正常時可監視、清除體內癌變的細胞。 吸煙會促使一種稱為程式性細胞死亡1配體(PD-L1)的分子在肺上皮細胞表達, 抑制免疫細胞攻擊惡變的細胞, 使癌細胞得以逃脫免疫清除。

總之, 吸煙可以將大量的致癌物吸進肺部, 長期的致癌物刺激可以在分子、細胞水準對機體產生毒害, 使基因組發生突變, 引起慢性非可控性炎症, 破壞免疫系統監視、清除癌細胞的能力, 最終通過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引發肺癌(圖1)。

如何預防肺癌?

吸煙與肺癌的聯繫是1964年美國外科總醫師報告中明確提出的, 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重視, 使控煙在美國得以逐漸推廣。 經過五十年的努力, 美國全面禁煙取得顯著進展, 其男性肺癌發病率、死亡率在1990年代達到高峰後,在隨後的20年間下降了40%以上(見圖2)。由此可見,降低肺癌發病率、死亡率的關鍵是控煙,美國的成功經驗對中國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引起空氣污染的大氣細顆粒物也含有致癌物,因此改善空氣品質對預防肺癌也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具有肺癌預防作用的藥物或疫苗的開發是一種新策略,而適當的體育鍛煉、積極健康的心態、定期體檢對預防肺癌也很重要。

作者:周光飆,楊馥熒,王桂珍

其男性肺癌發病率、死亡率在1990年代達到高峰後,在隨後的20年間下降了40%以上(見圖2)。由此可見,降低肺癌發病率、死亡率的關鍵是控煙,美國的成功經驗對中國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引起空氣污染的大氣細顆粒物也含有致癌物,因此改善空氣品質對預防肺癌也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具有肺癌預防作用的藥物或疫苗的開發是一種新策略,而適當的體育鍛煉、積極健康的心態、定期體檢對預防肺癌也很重要。

作者:周光飆,楊馥熒,王桂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