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年武漢農產品網上賣了125.8億元 10萬武漢人吃上“農業電商飯”

4日舉辦的第二屆湖北省暨武漢市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年度大會披露, 2017年, 武漢農產品電商零售總額125.8億元, 其中98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佔有78.76%的份額。 良品鋪子等3家企業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武漢市農業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劉殊博士發佈的年度發展報告認為, 湖北和武漢農產品電商交易額10億以上企業達到5家, 億元以上交易額企業達十多家, 整體實力已躋身全國前列。

10萬武漢人吃“農業電商飯”

資料顯示, 2017年, 武漢市涉農協力廠商平臺及交易類自營網站32家, 涉農網店約5000家, 帶動直接就業超過10萬人。 其中98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占涉農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比例為78.76%。 江夏、東西湖分別建成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和農業電商孵化器。

被劉殊博士列為湖北農業電商典型案例的5家企業中, 武漢占居兩席。 一位美院的研究生研究古法養豬, 並創辦“儂家屋”品牌,

業內人士評價其電商做的比書畫更藝術。

花姐苦苦尋覓數年, 癡迷于家鄉世界長壽之鄉鐘祥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葛根”, 開發出“康魅”系列葛產品, 創辦“安頤健康”品牌。 從數月賣不出1盒, 到現在供不應求, 產品銷到了歐美。

武漢3個品牌進入全國行業前十

全國零食類電商前十名中, 武漢有3家。

2017年, 良品鋪子線上交易額近30億, 實現線上線下平衡發展, 排名全國零食類電商第一名。

周黑鴨年產值30億, 線上交易額過了5億元。

樓蘭蜜語專注於“互聯網+”農業食品, 產品線涵蓋棗類、堅果、果乾、零食、水果等。 公司在新疆、武漢設立雙總部, 擁有“樓蘭蜜語”、“39°農場”、“橙哥鏢局”多個品牌, 業務涵蓋天貓、淘寶、京東、一號店、我買網、聚美優品、唯品會等各大電子商務平臺。

“七大門派”在武漢淘金

幾乎所有農產品電商大佬都在武漢攻城掠地, 其中包括以下七大“門派”。

阿裡系:淘寶特色中國地方館, 1號店, 天貓、聚划算、超級返、淘搶購、飛豬等。

京東系:京東商城, 京東地方特色館、京東超市、京東生鮮等。

蘇寧系:蘇甯易購,

蘇寧地方館等。

中國網庫:國內首屈一指的基於單品供應鏈的B2B電子商務服務公司, 服務包括線上採購、線上批發分銷、線上定制等。

供銷系統:旗下“供銷e家”、“賣貨郎”、“樂村淘”“夏金龍”平臺也成長為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專業縣域涉農電商平臺。

郵政系統:郵樂購、郵掌櫃等。

本來生活:北京本來工坊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創辦, 提供蔬菜、水果、海鮮、水產、米麵、糧油、零食、小吃等優質生鮮果蔬食材食品網購服務。 今年計畫在武漢投資10個億, 構建社區日常生活生鮮食材網點。

盈利電商不足一成

資料顯示, 武漢市農業電商用戶中盈利的僅占9.73%, 不足一成, 基本持平的占82.3%, 虧損的占7.96%, 整體經營狀況並不理想。 劉殊分析認為, 農業電商物流成本、推廣成本、售後服務成本均高於一般電商, 綜合成本高達60.5%, 是整體盈利能力較弱的主因。

目前, 武漢農業電商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匱乏、冷鏈物流不夠發達, 特別是生鮮電商, 1%盈利、4%持平、88%略虧、7%巨虧, 導致農產品進城困難依舊。 今後, 該協會將把提高農業電商盈利水準, 作為重要課題研究。(武晚傳媒)

作為重要課題研究。(武晚傳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