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天佑,昨日本山

這對年齡相差半個多世紀的東北老爺們兒, 除了女兒和東北這個相同的紐帶, 也在分享越來越緊密的命運巧合感。

作者|黃雲騰

《鄉村愛情10》在今晚登陸視頻網站播出。 在春晚沒有趙本山的日子裡, 這部本山傳媒出品的電視劇代替他出演的小品, 填補了趙本山不在電視螢幕上的空白。

趙家班和春晚的緣分大概斷在2013年。

那之後的趙本山只要出現, 就會比上一次看起來更憔悴。 2017年趙本山60大壽, 有媒體這樣描述當晚的他, “趙本山明顯瘦了不少, 滿頭的銀髮仿佛在訴說歷盡的滄桑”。 沒了春晚和二人轉,

趙本山似乎迅速從王座上退了下來, 比普通老人看起來更顯疲態。

作為過去春晚的時代記憶和符號象徵, 如今的趙本山但凡出現, 都會顯得低調而憔悴

離開公眾視線的趙本山這幾年偶爾的出現, 是在直播間。 他的女兒妞妞步了東北網紅潮的後塵,

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 與“錐子臉”的女主播們同台競技。

在2017年, 這個當時還不滿20周歲的東北女孩做了件更出名的事:和一個比她大三歲的年輕人戀愛, 隨後分手。 在此之後, “妞妞前男友”、“趙本山”的標籤, 就和這個青年捆綁在一起, 難捨難分。

在直播間裡, 這個名叫天佑的錦州青年的地位, 是妞妞遠遠無法企及的。 無數妞妞這樣年紀的年輕人、懷著無處釋放的荷爾蒙, 把一天的熱情與疲憊、喜悅和憋屈奉獻給他, 他是絕對和永恆的王。

作為父輩, 趙本山成名要比天佑、妞妞要晚太多。

33歲時, 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趙本山才在薑昆的推薦下進入春晚劇組。 花了22年時間成為大年三十的家常菜和保險節目, 趙本山比誰都懂得成名的可貴。

在2013年退出春晚後, 趙本山還跟《華西都市報》的記者說, “我從農村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在春晚收穫這麼大, 央視就是我的大恩人。 ”

作為妞妞的父親和長輩, 趙本山可能從沒有喜歡過天佑。 對於天佑這群年輕人, 也很難說他是否會感覺心態複雜。 但命運的奇妙和不可抗拒在於, 除了女兒和東北, 這對年齡相差半個多世紀的東北老爺們兒, 正在分享越來越緊密的感受。

“我必須感謝”

李天佑成為MC天佑的具體時間沒人知道。

MC天佑

粉絲們只知道這個94年出生的東北小夥比誰都豪爽, 也比誰都敢出頭。 “天佑當過哥, 後來成了弟, 那種讓人壓了很久的爆發力太強了, 聽他罵人太爽了, 別人比不成。 ”一名粉絲曾這樣告訴《GQ》。

那是2014年, 時年20歲的天佑, 出生在東北的後工業時代。 經濟的整體凋敝, 讓東北的年輕人們喪失了安全感。 在喊麥之前, 天佑嘗試過當兵、跳舞、在大街上賣炸雞排, 比誰都渴望成功, “就想著能多掙一點錢, 要生存下去”。

2014年的時候, 直播的風口還未到來。 並沒有人可以預見到一年後的千播大戰,

但那一年的快手已經流露出“殘酷底層物語”的跡象。 2014年, 天涯上有一個帖子標題是《玩快手的都是什麼人!!!????》, 說“感覺全是社會上混的, 還有很多不良職業者”, “我同學好好的一個人……看完跟我講黃段子”。

有意思的是, 底層邏輯是那時到現在都通用的視頻產業邏輯。 中國視頻網站的對標物件幾經變幻, 從YouTube, 到Hulu和Netflix的混合體, 但實際上, 底層人民雖然一直不是BP上的目標使用者, 但卻是推動中國互聯網史的必需品。

從早年間的《一個饅頭的血案》到芙蓉姐姐, 這種趨勢蔓延到2016年, 就變成了喊麥之王MC天佑, 以及快手CEO宿華口中的“最大多數”。

無需美化。 一個時代喜歡什麼樣的偶像, 什麼樣的人能走紅, 多半反映的是最真實的情緒和最普遍的審美。 與其說是天佑抓住了這個機會,不如說他本身即是潮水的一部分。

有人評價說,“太痛快了,喊的都是我們男人的心聲”。

在天佑還沒有成為MC天佑,而是從一個嬰孩逐漸長大,開始體會到成長的苦澀和現實的困乏的歲月裡,正是苦孩子出身的趙本山最風光的時間。

從1990年被薑昆引薦登上春晚舞臺開始,到2011年這22年間,除了天佑出生的94年缺席,趙本山一直是春晚常客,和全國最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同台獻藝。

多年以後,趙本山這樣回憶,“說實話我這個人是所有苦難我都走過,我從農村那陣我就差點沒要飯去。我得感謝中央電視臺春晚,(別人)認識我的是春晚,而不是我拍過的所有這些電視劇。”

“戎馬一生為了誰,能愛幾回恨幾回”

相比春晚舞臺上的同類型競爭者,趙本山的藝術生命更長,也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鄉村愛情》系列在央視黃金檔接連播出3部,能追趕其紀錄者至今寥寥;“劉老根大舞臺”在全國多地開始營業,“二人轉”在歐美巡演;作為春晚台柱,只有趙本山可以在眾星雲集的後臺享用專門的休息室。

橫跨22年的長度,也為趙本山贏得了成為城市名片和文化佈道者的時間。1993年,趙本山在瀋陽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瀋陽本山藝術開發總公司”,主要業務是文藝演出、廣告和影視製作。此後數年,趙本山的足跡遍佈電視劇投資、線下演出和房地產。2010年,趙本山還看上了海南,計畫砸13億在海南拿下800畝土地,400畝作為影視基地,400畝修建成度假休閒基地。

在藝術和生意之外,趙本山完整地保留了某種警覺性和敏感性。這是長期以來重工業地區的某種底層自覺。從強人政治到狠人文化,莫不如是。

最明顯的例子是《鄉村愛情》的開發,這部被網友戲稱為鄉村《緋聞女孩》和《權力的遊戲》的長篇農村題材電視劇,在起初並沒有得到趙本山的重視。儘管劇中演員都是趙家班的弟子,但趙本山本人卻沒有參與這部電視劇的直接創作,也沒有把客串的自己設計成重要角色。

直到這部電視劇獲得了第十屆“五個一”優秀工程獎。從第二季《鄉村愛情》開始,趙本山花了更大力氣去推廣這個電視劇品牌,除了自己指導演員臺詞,還與遼寧大學合建本山學院挑選演員。

《鄉村愛情》是本山傳媒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從第8季開始無緣衛視後,這部系列電視劇登陸視頻網站,反而獲得了新一輪年輕人的追捧

2000年,中央正式提出“三農”問題,展現農村群體生活的文藝作品得到一定程度的鼓勵。而《鄉村愛情》是熟知農村生活的趙本山對現實的美化版。

“如果不採取喜劇的方式,直面’三農’問題,就會窮形盡相,把農民的困境展示出來,就會是我們所熟悉的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然而這在當時是很難的,所以農民的喜劇化在當時是一個策略性的解決方式。”中國藝術研究院所長祝東力在當時這樣形容《鄉村愛情》。

在更多人眼中,趙四的臉部抽搐和霹靂舞,劉流的大小眼,小瀋陽的撩頭髮,“生動地展現出了當代中國的人際關係磁力場”。

《鄉村愛情》系列的成功,成為趙本山押注市場的一張王牌,也逐漸給予他“直面高雅”的自信,“我不是拒絕高雅,我們都想高雅。但我在高雅這塊地上沒有活過,我的生活圈子(就是這樣).....我敢說,農村生活在座的各位沒有比我更瞭解的,我是你們的老師,就不要嘮農村了,如果嘮城裡的事,我趕緊繳槍不殺。”

比起趙本山,天佑的自信來得更早、更強烈。在2016年《GQ》的採訪中,當時22歲的天佑,已經開始用教父式的語氣追憶半生,“你們知道我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嗎?我原先只想當個狗懶子,可是當不上。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成為王,成為龍。”

這個年輕人的籌碼是他身後的更多面孔相似的年輕人: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這群人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前進的大隊伍,面目也在主流視線裡逐漸模糊。只有天佑——這個“戎馬一生為了誰,能愛幾回恨幾回”的東北人,可以用他的故事親身印證草根逆襲的可行性,給予大眾層面上更高級的文藝作品不能給予的滿足感。

強大的粉絲可以讓天佑與同平臺的主播開戰,敢於與主流意義上的明星對抗,但有一天,渴望成功的年輕人終將發現,根本沒有絕對和永恆的王,甚至即便在直播間,他也不是真正的“王”。

2018年1月底,天佑成名起家的YY,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給各大主播和公會發佈了緊急通知:所有主播昵稱和直播標題都不允許帶MC、喊麥、文玩、交友、兩性、校園等字眼;同時列舉了77首禁止主播演唱的喊麥歌曲。

“要生存下去”

天佑其實一直在嘗試融入主流視線。他參加過《快樂男聲》,也曾登上《吐槽大會》等網路綜藝舞臺。在粉絲眼中,他正在變得“慫”和“現實”。儘管仍然坐擁大量粉絲,MC天佑已經不再對明星或主流世界保持憤怒,甚至在撕逼後會“認慫”和“道歉”。

2017年年底,天佑登上了浙江衛視的跨年演唱會,演唱他最拿手的喊麥歌曲《一人我飲酒醉》。成為與Angelababy、陳偉霆、迪麗熱巴同台的晚會嘉賓,標誌著天佑完成了從江湖到廟堂的全過渡,憤怒的年輕人終於在跨年夜的鞭炮聲中與世界握手言和。

必須承認,相比主流的音樂或地域文化,喊麥和MC天佑自第一天就飽受質疑和爭議。2016年,有四位樂評人掛掉了《GQ》邀請其點評喊麥的電話;到了2017年,隨著直播行業的集體退潮和主流輿論的持續排斥——也包括部分強大的引導作用——天佑和他的族群就像一根骨刺,卡在多數人的喉嚨裡。

除了參加綜藝節目,天佑也會在一些公開活動現身,作為喊麥文化的繼承人,這位錦州青年也在嘗試褪去直播時的狂傲姿態

這種情緒對於趙本山來說並不陌生。在成為春晚和主流輿論的座上賓22年後,趙本山也一度被劃為邊緣人,被他熟悉的世界所孤立和排斥。

他所選擇的方法是步入幕後。2014年12月8日,本山傳媒集團進行了一次股東變更。資料顯示,公司大股東由自然人趙本山、馬麗娟夫婦變為僅成立半月的本山控股有限公司。後者以認繳資本金7500萬元、實際出資0元成為控股股東,持股60%;趙本山以實繳出資額2450萬元持股19.6%,成為本山傳媒最小自然人股東;馬麗娟以實繳出資2550萬元,持股20.4%,是第二大股東。

資本的運作和調整,成為趙本山那幾年降低自己娛樂帝國風險的重要手段。

與此同時,本山傳媒通過將《鄉村愛情》系列與騰訊視頻合作,贏得了新媒體時代的內容優勢。今年是這部系列作品第三次在騰訊視頻以付費形式播出。在過去兩年裡,《鄉村愛情8》和《鄉村愛情9》是騰訊視頻春節期間的重頭戲,憑藉這部作品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描繪——趙本山一直擅長描繪並美化農村生活——取得了顯著的播出效果,拉新成績明顯。

新的嘗試還包括試水直播。除了多次出現在女兒的直播間,2016年10月1日晚上,趙本山第一次進行公益直播,這場直播最終獲得了1500萬人觀看和2億金幣的打賞收入,共計超過300萬人民幣。事後,趙本山把直播獲得的超過300萬人民幣全部捐給了公益事業。

這是一種某種層面上的智慧。如果說數十年的演藝生涯教會了趙本山什麼,那就是“藝術永遠不只是藝術”。趙本山退出春晚以後,《南方週末》的一篇文章第一次將趙本山稱作“生存大師”。長達22年的春晚表演史本身如同鬥智鬥勇,遠比演出的內容要精彩豐富。

如果天佑擁有像趙本山那樣的藝術壽命,他對於“人生無常”這個詞也會有更深的理解。今天的趙本山還可以在籃球賽上大殺四方,“老當益壯”。不過本山傳媒那間擺放領導合照的神秘辦公室就已經很少有人提及,幾乎像是從沒存在過。

至於像天佑這樣的東北年輕人,夢想的含義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我要說我沒夢想,你信嗎?前幾年窮得吃不飽,就想著能多掙一點錢,要生存下去。這個夢想沒變過——我得活著,而且得好好活著。”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與其說是天佑抓住了這個機會,不如說他本身即是潮水的一部分。

有人評價說,“太痛快了,喊的都是我們男人的心聲”。

在天佑還沒有成為MC天佑,而是從一個嬰孩逐漸長大,開始體會到成長的苦澀和現實的困乏的歲月裡,正是苦孩子出身的趙本山最風光的時間。

從1990年被薑昆引薦登上春晚舞臺開始,到2011年這22年間,除了天佑出生的94年缺席,趙本山一直是春晚常客,和全國最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同台獻藝。

多年以後,趙本山這樣回憶,“說實話我這個人是所有苦難我都走過,我從農村那陣我就差點沒要飯去。我得感謝中央電視臺春晚,(別人)認識我的是春晚,而不是我拍過的所有這些電視劇。”

“戎馬一生為了誰,能愛幾回恨幾回”

相比春晚舞臺上的同類型競爭者,趙本山的藝術生命更長,也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鄉村愛情》系列在央視黃金檔接連播出3部,能追趕其紀錄者至今寥寥;“劉老根大舞臺”在全國多地開始營業,“二人轉”在歐美巡演;作為春晚台柱,只有趙本山可以在眾星雲集的後臺享用專門的休息室。

橫跨22年的長度,也為趙本山贏得了成為城市名片和文化佈道者的時間。1993年,趙本山在瀋陽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瀋陽本山藝術開發總公司”,主要業務是文藝演出、廣告和影視製作。此後數年,趙本山的足跡遍佈電視劇投資、線下演出和房地產。2010年,趙本山還看上了海南,計畫砸13億在海南拿下800畝土地,400畝作為影視基地,400畝修建成度假休閒基地。

在藝術和生意之外,趙本山完整地保留了某種警覺性和敏感性。這是長期以來重工業地區的某種底層自覺。從強人政治到狠人文化,莫不如是。

最明顯的例子是《鄉村愛情》的開發,這部被網友戲稱為鄉村《緋聞女孩》和《權力的遊戲》的長篇農村題材電視劇,在起初並沒有得到趙本山的重視。儘管劇中演員都是趙家班的弟子,但趙本山本人卻沒有參與這部電視劇的直接創作,也沒有把客串的自己設計成重要角色。

直到這部電視劇獲得了第十屆“五個一”優秀工程獎。從第二季《鄉村愛情》開始,趙本山花了更大力氣去推廣這個電視劇品牌,除了自己指導演員臺詞,還與遼寧大學合建本山學院挑選演員。

《鄉村愛情》是本山傳媒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從第8季開始無緣衛視後,這部系列電視劇登陸視頻網站,反而獲得了新一輪年輕人的追捧

2000年,中央正式提出“三農”問題,展現農村群體生活的文藝作品得到一定程度的鼓勵。而《鄉村愛情》是熟知農村生活的趙本山對現實的美化版。

“如果不採取喜劇的方式,直面’三農’問題,就會窮形盡相,把農民的困境展示出來,就會是我們所熟悉的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然而這在當時是很難的,所以農民的喜劇化在當時是一個策略性的解決方式。”中國藝術研究院所長祝東力在當時這樣形容《鄉村愛情》。

在更多人眼中,趙四的臉部抽搐和霹靂舞,劉流的大小眼,小瀋陽的撩頭髮,“生動地展現出了當代中國的人際關係磁力場”。

《鄉村愛情》系列的成功,成為趙本山押注市場的一張王牌,也逐漸給予他“直面高雅”的自信,“我不是拒絕高雅,我們都想高雅。但我在高雅這塊地上沒有活過,我的生活圈子(就是這樣).....我敢說,農村生活在座的各位沒有比我更瞭解的,我是你們的老師,就不要嘮農村了,如果嘮城裡的事,我趕緊繳槍不殺。”

比起趙本山,天佑的自信來得更早、更強烈。在2016年《GQ》的採訪中,當時22歲的天佑,已經開始用教父式的語氣追憶半生,“你們知道我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嗎?我原先只想當個狗懶子,可是當不上。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成為王,成為龍。”

這個年輕人的籌碼是他身後的更多面孔相似的年輕人: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這群人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前進的大隊伍,面目也在主流視線裡逐漸模糊。只有天佑——這個“戎馬一生為了誰,能愛幾回恨幾回”的東北人,可以用他的故事親身印證草根逆襲的可行性,給予大眾層面上更高級的文藝作品不能給予的滿足感。

強大的粉絲可以讓天佑與同平臺的主播開戰,敢於與主流意義上的明星對抗,但有一天,渴望成功的年輕人終將發現,根本沒有絕對和永恆的王,甚至即便在直播間,他也不是真正的“王”。

2018年1月底,天佑成名起家的YY,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給各大主播和公會發佈了緊急通知:所有主播昵稱和直播標題都不允許帶MC、喊麥、文玩、交友、兩性、校園等字眼;同時列舉了77首禁止主播演唱的喊麥歌曲。

“要生存下去”

天佑其實一直在嘗試融入主流視線。他參加過《快樂男聲》,也曾登上《吐槽大會》等網路綜藝舞臺。在粉絲眼中,他正在變得“慫”和“現實”。儘管仍然坐擁大量粉絲,MC天佑已經不再對明星或主流世界保持憤怒,甚至在撕逼後會“認慫”和“道歉”。

2017年年底,天佑登上了浙江衛視的跨年演唱會,演唱他最拿手的喊麥歌曲《一人我飲酒醉》。成為與Angelababy、陳偉霆、迪麗熱巴同台的晚會嘉賓,標誌著天佑完成了從江湖到廟堂的全過渡,憤怒的年輕人終於在跨年夜的鞭炮聲中與世界握手言和。

必須承認,相比主流的音樂或地域文化,喊麥和MC天佑自第一天就飽受質疑和爭議。2016年,有四位樂評人掛掉了《GQ》邀請其點評喊麥的電話;到了2017年,隨著直播行業的集體退潮和主流輿論的持續排斥——也包括部分強大的引導作用——天佑和他的族群就像一根骨刺,卡在多數人的喉嚨裡。

除了參加綜藝節目,天佑也會在一些公開活動現身,作為喊麥文化的繼承人,這位錦州青年也在嘗試褪去直播時的狂傲姿態

這種情緒對於趙本山來說並不陌生。在成為春晚和主流輿論的座上賓22年後,趙本山也一度被劃為邊緣人,被他熟悉的世界所孤立和排斥。

他所選擇的方法是步入幕後。2014年12月8日,本山傳媒集團進行了一次股東變更。資料顯示,公司大股東由自然人趙本山、馬麗娟夫婦變為僅成立半月的本山控股有限公司。後者以認繳資本金7500萬元、實際出資0元成為控股股東,持股60%;趙本山以實繳出資額2450萬元持股19.6%,成為本山傳媒最小自然人股東;馬麗娟以實繳出資2550萬元,持股20.4%,是第二大股東。

資本的運作和調整,成為趙本山那幾年降低自己娛樂帝國風險的重要手段。

與此同時,本山傳媒通過將《鄉村愛情》系列與騰訊視頻合作,贏得了新媒體時代的內容優勢。今年是這部系列作品第三次在騰訊視頻以付費形式播出。在過去兩年裡,《鄉村愛情8》和《鄉村愛情9》是騰訊視頻春節期間的重頭戲,憑藉這部作品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描繪——趙本山一直擅長描繪並美化農村生活——取得了顯著的播出效果,拉新成績明顯。

新的嘗試還包括試水直播。除了多次出現在女兒的直播間,2016年10月1日晚上,趙本山第一次進行公益直播,這場直播最終獲得了1500萬人觀看和2億金幣的打賞收入,共計超過300萬人民幣。事後,趙本山把直播獲得的超過300萬人民幣全部捐給了公益事業。

這是一種某種層面上的智慧。如果說數十年的演藝生涯教會了趙本山什麼,那就是“藝術永遠不只是藝術”。趙本山退出春晚以後,《南方週末》的一篇文章第一次將趙本山稱作“生存大師”。長達22年的春晚表演史本身如同鬥智鬥勇,遠比演出的內容要精彩豐富。

如果天佑擁有像趙本山那樣的藝術壽命,他對於“人生無常”這個詞也會有更深的理解。今天的趙本山還可以在籃球賽上大殺四方,“老當益壯”。不過本山傳媒那間擺放領導合照的神秘辦公室就已經很少有人提及,幾乎像是從沒存在過。

至於像天佑這樣的東北年輕人,夢想的含義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我要說我沒夢想,你信嗎?前幾年窮得吃不飽,就想著能多掙一點錢,要生存下去。這個夢想沒變過——我得活著,而且得好好活著。”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