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乘坐火車 小心扒手盯上了你的包

春節即將開始, 大家在乘坐火車、汽車時, 除了人身安全, 就要考慮到財產安全。 警方在此介紹幾種不法分子在車上慣用的扒竊手法, 讓乘客們瞭解, 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 保證安全到達目的地。

第一種:"擠車門"

當列車停穩、車門打開後, 旅客乘車心切, 不顧一切地往車上擠, 殊不知這正是扒手作案的最佳時機。 扒手往往三個一群、兩個一夥。 他們手持站臺票或短途車票, 佯裝成旅客或送站人員, 混在擁擠的人群中。 扒手們會相互配合, 前後左右地擠貼著旅客, 順勢將旅客的錢物掏出, 然後迅速轉移,

即便被發現也找不到證據。 如果在車門口沒有得手, 他們還可以持票上車, 在車廂內採取同樣的方法繼續作案, 直到得手。

第二種:掏心

扒手把旅客放在行李架或坐席下的提包、行李的拉鍊拉開或用刀片割開, 把裡面的錢財竊走。 案犯用這種方法盜竊時, 一般都是盜走包內錢物, 同時又盡可能不使包裹外表發生容易看到的變化, 所以帶有很大的隱蔽性和欺騙性。 案犯作案時, 常常以往行李架上放東西、找東西等為掩護, 一般不易被人察覺。

第三種:"調包"

採用這種方法作案的扒手是用外表與被盜人一樣的包調換被盜人的包。 作案時扒手把自己的提包與行李架上旅客的包先放在一起, 在合適的時機, 像車到站、旅客睡著等,

他們就會拎走旅客的包。 等旅客拿取東西或到站下車時, 才會發現自己的包已被人調換盜走。 由於被調的包外觀基本一樣, 被盜旅客一般發現較晚。 如果一旦被發現, 案犯也可以謊稱拿錯而蒙混過關。

第四種:"拎包"

這種方式主要有三種情形, 第一種, 當列車行至半夜特別是下半夜的時候, 車上的旅客因為疲勞大多昏昏欲睡, 扒手就借著這個機會, 伺機拎走旅客放在行李架上或坐席底下或隨身帶的包;第二種是列車到站旅客上下車時, 案犯從車窗接住月臺上要上車的旅客或占座旅客的包後, 隨即拎走逃竄;第三種是案犯主動搭訕, 冒充軍人或旅客的同鄉、同行等, 假獻殷勤, 花言巧語, 騙取信任後, 乘旅客上下車買東西、上廁所、去餐車吃飯、睡覺等時機拎包逃走。

第五種:"掛掏"

旅客上車後, 常把衣服、提包掛在車廂的衣帽鉤上。 這往往就成為了扒手的犯罪目標。 扒手選好目標之後, 借機也把自己的衣服、圍巾等掛在衣服鉤上, 並利用掛衣服或取衣服、物品為掩護, 借機把旅客的錢物掏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