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故宮文化要能帶回家裡

■故宮博物院掌門人單霽翔省博開講。

■故宮表情包

■故宮表情包

■行李牌卡套

■屋脊上的脊獸被開發成了遊戲

■正大光明充電器

■故宮2018年日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廣州開講,他談及自己的“理想”:故宮文化要能帶回家裡

“單霽翔來廣州開講座,還不用預約。 ”廣東省博物館發出通知後,自媒體幾乎炸開了鍋。 現在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其說是一位元官辦文博單位的領導,不如說更像明星,一個題為“堅持文化自信,做中華傳統文化忠實守望者”的講座,卻讓目測能容納上千人的報告廳,還沒到開始時間,便已坐滿,甚至早早便限制了進場,一個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講座,單霽翔一直站著,上任的六年間,他卻讓到故宮的觀眾“有尊嚴地”遊覽故宮,他的到任,確實讓故宮有了不一樣的改變,2020年,紫禁城即將迎來它的600歲“大壽”。

“我們決心把600歲的紫禁城交給下一個600年,在下一個600年更加壯麗。 ”單霽翔說。

■收藏週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程小晴 姚碧怡 張伊蓓

一分鐘裡近10次集體笑聲

1月30日上午,室外溫度顯示4攝氏度,應該是今年廣州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之一,9時30分開始的講座,還不到9點,收藏週刊記者在廣東省博物館看到了不少人一路小跑,她們更願意把自己稱為“迷妹”,純粹是單霽翔的粉絲,她們生怕晚一步,沒有位置,所以急忙往會場跑。 “想粉他的都不容易。”其中一名女孩邊走邊說。

自2012年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以來,單霽翔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接地氣的活動相結合,不但讓深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讓他自己“火”了一把,與其說他是一位元官辦文博單位的領導,不如說更像明星,網紅院長是更多人對他的稱謂。他的演講很幽默,笑聲不斷,最高峰一分鐘裡近10次集體笑聲。

走遍故宮花了五個月

故宮博物院從來不缺觀眾,哪怕在頻頻引發爭議的年代,依然每年有上千萬人前往這個坐擁世界最龐大古建築群的博物館參觀。從國家文物局局長到故宮博物院掌門人,單霽翔當年58歲。而他與故宮博物院的淵源,幼年已結下。據悉,他3歲便被家人抱到北京四合院生活,讓他完全想不到的是,在他臨退休之際,卻走進了北京“最大的四合院”,他更願意把自己稱為故宮的“看門人”。

為了把“門看好”,“每天700人,拉網式的關(開)門。”單霽翔為了看好每一道門,他用了5個月時間,跑壞20雙布鞋,走遍了故宮裡9371間古建築,清點了1807558件文物。他和助理成為了600年間唯一走遍故宮每一間建築的人。“究竟故宮博物館有多少件文物藏品,社會觀眾不知道,故宮博物館員工也不知道。”單霽翔告訴觀眾,繪畫作品53000件、書法75000件、碑帖28000件、陶瓷367000件、織繡180000件……“全國42%的珍貴文物都在故宮,這是一座中國書畫藏品最多的博物館。”單霽翔對數字尤為敏感。

然而,單霽翔卻直言,他六年前上任之初,人們還感受不到故宮的這些“世界之最”。當時,到處都寫著“非開放區,觀眾止步”,很多藏品都堆在藏品室裡,觀眾來到故宮感受不到溫情,這種狀況需要改變。

2014年以前開放區域只有30%,2017年擴大到80%,未來還將突破85%。“文物建築修繕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資訊,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同時,還要傳承傳統建築工藝,因此我們對修繕過程都加以詳細記錄。”單霽翔還透露,長春宮等一批古建築將在年內修繕完工,陸續開放。

然而,單霽翔考慮的是全球視野,“開放再多的區域,舉辦再多的展覽,能前來故宮博物館的遊客,不過是全球人口很少的一部分。”他表示,受空間所限,故宮目前還有大量近現代文物沒有機會展出。日前,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市東城區開展戰略合作,將通過開辦故宮博物院近現代文物博物館(暫定名)、故宮大講堂,開設冰窖餐廳、故宮文創館、故宮文化數位多媒體展覽、非遺專案(宮廷造辦處42個作坊)、紫禁書院、故宮書店等,逐步展開全面合作。

“我讓觀眾有尊嚴地坐了起來”

為了讓故宮的古建築之美和龐大的文物資源與每位遊客發生關聯,單霽翔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減少購票、驗票的排隊時間。“要讓每個遊客5分鐘內買上票,節省時間用來觀看展覽。”他說。為此,從去年10月起,故宮正式實行全部門票網上銷售,10月2日首次實現當天8萬張參觀門票全部通過網路售出後,即宣佈將全面實施全網售票,存在了92年的“故宮博物院售票處”退出歷史舞臺,觀眾不用排隊買票,故宮博物院人山人海的買票長隊一去不復返了。

單霽翔還注意到故宮裡雖然遊人如鯽,但卻沒有能提供觀眾坐的地方,更多的人選擇席地而坐,“參觀時間久了、累了,沒有休息的地方,很多觀眾都坐在御花園的欄杆上,坐在廊子底下。於是我們開始製作座椅,一把座椅3500元,為什麼這麼貴?因為座椅是實木的,要結實,椅子上面要方便清洗,底下要便於打掃,不僅要坐著舒服,還要和周圍的環境協調,最好不能躺下來。我們做了1400把椅子分散在故宮,觀眾可以隨處坐下來休息。如今,這些座椅發揮了很大作用,人們可以有尊嚴地休息了。”他一度自豪地介紹,“我讓他們都有尊嚴地坐了起來。”

2016年12月,“故宮文物醫院”正式掛牌,成為國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護機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物修復中心。在單霽翔眼裡,文物不會說話,但都有其“生命歷程”,要保證它們的生命延續和健康狀態。這不但需要傳統工匠的高超技術,還要借助各種分析儀器進行科學診斷。

讓紫禁城在下一個600年更壯麗

近年來,真正讓故宮“火起來”的,最大功勞者應該歸於其文創產品的開發,一大波故宮出品的文創產品在網上備受熱捧,深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包括“朝珠耳機”、“朕亦甚想你摺扇”、“故宮貓”等,它們後來被賦予了一個統一的名詞:“故宮萌”。

“要傳播好故宮的文化,就要與時俱進、貼近人們需求。我們要求每個展覽必須先進行文創產品研發,之後才可以開展。”單霽翔表示,過去故宮只有“文化產品”,而沒有“文創產品”,前者只注重歷史性、知識性、藝術性,因而缺少趣味性、實用性、互動性,“文創產品過去叫文化產品,我們一廂情願把文化產品複製了卻沒有什麼人買。後來,我們知道了,要研究人們生活需要什麼,才研發什麼。我們要深入挖掘自己藏品資訊,把有趣資訊挖掘出來,跟人們對接就會腦洞大開,出文化創意。” 他說。

“過去的故宮商店有缺點,80%售賣的不是自己研發的,滿足不了人們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的願望。”單霽翔說。後來他們用了四年多時間進行文創產品的研發。前年,一共研發了870種文創產品,營業額突破10個億。到去年,文創產品突破1萬種。現在,完全有能力滿足各個方面人們的需求,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在單霽翔看來,這些都是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體現。

“總而言之,我們會想方設法讓更多文物真正融入人們社會生活中。這是我們的理想,這是我們今天快步往前走的一個方向。”他補充道。2020年,紫禁城即將迎來它的600歲“大壽”。“我們決心把600歲的紫禁城交給下一個600年,在下一個600年更加壯麗。”單霽翔說。

“想粉他的都不容易。”其中一名女孩邊走邊說。

自2012年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以來,單霽翔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接地氣的活動相結合,不但讓深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讓他自己“火”了一把,與其說他是一位元官辦文博單位的領導,不如說更像明星,網紅院長是更多人對他的稱謂。他的演講很幽默,笑聲不斷,最高峰一分鐘裡近10次集體笑聲。

走遍故宮花了五個月

故宮博物院從來不缺觀眾,哪怕在頻頻引發爭議的年代,依然每年有上千萬人前往這個坐擁世界最龐大古建築群的博物館參觀。從國家文物局局長到故宮博物院掌門人,單霽翔當年58歲。而他與故宮博物院的淵源,幼年已結下。據悉,他3歲便被家人抱到北京四合院生活,讓他完全想不到的是,在他臨退休之際,卻走進了北京“最大的四合院”,他更願意把自己稱為故宮的“看門人”。

為了把“門看好”,“每天700人,拉網式的關(開)門。”單霽翔為了看好每一道門,他用了5個月時間,跑壞20雙布鞋,走遍了故宮裡9371間古建築,清點了1807558件文物。他和助理成為了600年間唯一走遍故宮每一間建築的人。“究竟故宮博物館有多少件文物藏品,社會觀眾不知道,故宮博物館員工也不知道。”單霽翔告訴觀眾,繪畫作品53000件、書法75000件、碑帖28000件、陶瓷367000件、織繡180000件……“全國42%的珍貴文物都在故宮,這是一座中國書畫藏品最多的博物館。”單霽翔對數字尤為敏感。

然而,單霽翔卻直言,他六年前上任之初,人們還感受不到故宮的這些“世界之最”。當時,到處都寫著“非開放區,觀眾止步”,很多藏品都堆在藏品室裡,觀眾來到故宮感受不到溫情,這種狀況需要改變。

2014年以前開放區域只有30%,2017年擴大到80%,未來還將突破85%。“文物建築修繕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資訊,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同時,還要傳承傳統建築工藝,因此我們對修繕過程都加以詳細記錄。”單霽翔還透露,長春宮等一批古建築將在年內修繕完工,陸續開放。

然而,單霽翔考慮的是全球視野,“開放再多的區域,舉辦再多的展覽,能前來故宮博物館的遊客,不過是全球人口很少的一部分。”他表示,受空間所限,故宮目前還有大量近現代文物沒有機會展出。日前,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市東城區開展戰略合作,將通過開辦故宮博物院近現代文物博物館(暫定名)、故宮大講堂,開設冰窖餐廳、故宮文創館、故宮文化數位多媒體展覽、非遺專案(宮廷造辦處42個作坊)、紫禁書院、故宮書店等,逐步展開全面合作。

“我讓觀眾有尊嚴地坐了起來”

為了讓故宮的古建築之美和龐大的文物資源與每位遊客發生關聯,單霽翔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減少購票、驗票的排隊時間。“要讓每個遊客5分鐘內買上票,節省時間用來觀看展覽。”他說。為此,從去年10月起,故宮正式實行全部門票網上銷售,10月2日首次實現當天8萬張參觀門票全部通過網路售出後,即宣佈將全面實施全網售票,存在了92年的“故宮博物院售票處”退出歷史舞臺,觀眾不用排隊買票,故宮博物院人山人海的買票長隊一去不復返了。

單霽翔還注意到故宮裡雖然遊人如鯽,但卻沒有能提供觀眾坐的地方,更多的人選擇席地而坐,“參觀時間久了、累了,沒有休息的地方,很多觀眾都坐在御花園的欄杆上,坐在廊子底下。於是我們開始製作座椅,一把座椅3500元,為什麼這麼貴?因為座椅是實木的,要結實,椅子上面要方便清洗,底下要便於打掃,不僅要坐著舒服,還要和周圍的環境協調,最好不能躺下來。我們做了1400把椅子分散在故宮,觀眾可以隨處坐下來休息。如今,這些座椅發揮了很大作用,人們可以有尊嚴地休息了。”他一度自豪地介紹,“我讓他們都有尊嚴地坐了起來。”

2016年12月,“故宮文物醫院”正式掛牌,成為國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護機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物修復中心。在單霽翔眼裡,文物不會說話,但都有其“生命歷程”,要保證它們的生命延續和健康狀態。這不但需要傳統工匠的高超技術,還要借助各種分析儀器進行科學診斷。

讓紫禁城在下一個600年更壯麗

近年來,真正讓故宮“火起來”的,最大功勞者應該歸於其文創產品的開發,一大波故宮出品的文創產品在網上備受熱捧,深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包括“朝珠耳機”、“朕亦甚想你摺扇”、“故宮貓”等,它們後來被賦予了一個統一的名詞:“故宮萌”。

“要傳播好故宮的文化,就要與時俱進、貼近人們需求。我們要求每個展覽必須先進行文創產品研發,之後才可以開展。”單霽翔表示,過去故宮只有“文化產品”,而沒有“文創產品”,前者只注重歷史性、知識性、藝術性,因而缺少趣味性、實用性、互動性,“文創產品過去叫文化產品,我們一廂情願把文化產品複製了卻沒有什麼人買。後來,我們知道了,要研究人們生活需要什麼,才研發什麼。我們要深入挖掘自己藏品資訊,把有趣資訊挖掘出來,跟人們對接就會腦洞大開,出文化創意。” 他說。

“過去的故宮商店有缺點,80%售賣的不是自己研發的,滿足不了人們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的願望。”單霽翔說。後來他們用了四年多時間進行文創產品的研發。前年,一共研發了870種文創產品,營業額突破10個億。到去年,文創產品突破1萬種。現在,完全有能力滿足各個方面人們的需求,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在單霽翔看來,這些都是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體現。

“總而言之,我們會想方設法讓更多文物真正融入人們社會生活中。這是我們的理想,這是我們今天快步往前走的一個方向。”他補充道。2020年,紫禁城即將迎來它的600歲“大壽”。“我們決心把600歲的紫禁城交給下一個600年,在下一個600年更加壯麗。”單霽翔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