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在世界盃決賽場偶遇托蒂和範志毅

當前流覽器不能支援視頻播放, 可下載最新的QQ流覽器或者安裝FLASH即可播放

這是紅網體育記者今天寄回來的寫真。 攝影/周雨墨

紅網時刻莫斯科2月5日訊告別聖彼德堡, 乘坐火車抵達莫斯科, 等待紅網體育記者的是2018俄羅斯世界盃另外兩座比賽場館, 和莫斯科2月紛飛的鵝毛大雪。

莫斯科, 俄羅斯的首都, 擁有兩座世界盃比賽場館:盧日尼基體育場和斯巴達克體育場。

在聖彼德堡看過克雷斯托夫斯基體育場後,

我對即將舉行2018俄羅斯世界盃揭幕戰和決賽的盧日尼基體育場充滿期待, 也對球場表面可以隨著比賽球隊的不同而改變顏色的斯巴達克體育場充滿嚮往, 但事情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的。

被大雪覆蓋的體育場指路牌。

攝影/周雨墨

如果說, 聖彼德堡讓我感受到了俄羅斯絲絲入骨的寒冷, 那麼莫斯科讓我見識了從未想像過的大雪紛飛。 從抵達的當天起, 迎接我們的就是漫天的雪花, 和路邊堆得比小腿還高的積雪。 一行人每天都在雪地裡寸步難行, 還得裝作看不見當地人時不時投來的疑惑眼神。 見了我們的狼狽樣, 俄羅斯人此時此刻的內心大概都是:一群戰五渣的歪果仁~

啊……夜色多麼好, 令人心神往, 莫斯科冷得死的晚上……

在大雪陪伴下, 我們一行人乘坐地鐵首先去了距離酒店稍近的斯巴達克體育場。 從地鐵口一出來, 一眼就能望見那醒目的紅白相間的外牆。 然而很不走運, 由於2017/18賽季俄超第20輪最後一場比賽已於2017年12月12日打完,

目前是聯賽休賽期, 所有體育場也同時關閉, 斯巴達克體育場也從週邊開始就被鐵絲網圍住。 這使得我們完全無法靠近, 無論我們沿著鐵絲網繞到哪一邊, 都無濟於事, 沒法近距離觀察。

即便如此, 我也依然為之所感歎。 雖然俄羅斯的體育場似乎遠不如歐洲各國的體育場那般具有藝術性, 但總是有著獨特之處。 無論是克雷斯托夫斯基體育場的太空船造型, 還是斯巴達克體育場表面那由數百個代表斯巴達標誌的小鑽石組成外牆, 又或是帶著古老氣息的盧日尼基體育場。 站在大雪中, 聽著耳邊呼呼的北風, 看著在雪中若隱若現的斯巴達克體育場, 我好像能想像到, 6月在這兒即將響起的呐喊聲, 好像能感受到勝者的歡呼和失利的沮喪,

好像能看到這片現在被積雪覆蓋、了無生氣的廣場變成狂歡的海洋。

大雪中的斯巴達克體育場。 攝影/周雨墨

雖然牛逼的攝影師把我拍得很唯美,但其實我渾身都在打顫。 攝影/熊宇

世界盃期間,斯巴達克體育場將從6月16日起至7月3日,承辦4場小組賽和1場16強比賽,屆時,阿根廷國家隊和巴西國家隊都將在這兒一一亮相。從市區乘坐地鐵可以直接抵達斯巴達克體育場,而且在地鐵站內還有直通體育場的地下通道。如果選擇從地面前往體育場,從2、3號地鐵口出來跟著指示牌走即可。

與滿是未來感的克雷斯托夫斯基體育場和充滿現代氣息的斯巴達克體育場不同,作為揭幕戰和決賽比賽場的盧日尼基體育場看起來更加厚重、更加樸實。這座僅用450天建成的體育場,在1956年7月31日正式竣工並投入使用,當時的名字還叫中央列寧體育場,而今它已經60多歲了。

2018俄羅斯世界盃決賽場館——盧日尼基體育場。 攝影/周雨墨

莫斯科地鐵7號線斯巴達克站。 攝影/周雨墨

這看似不起眼的球場,有著不一般的輝煌過去,它是莫斯科舉辦的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賽場,當時的觀眾容量有103000人之多;它也是1957年的世界冰球錦標賽決賽的比賽場館,當時的決賽是在前蘇聯和瑞典之間舉行,觀眾人數達到了55000人,創下了該項賽事的觀眾出席人數世界紀錄;它還承辦了2008年歐洲冠軍杯決賽,是第一個承辦歐冠決賽的東歐賽場。在今年世界盃過後,它還將成為繼羅馬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倫敦的溫布利大球場和慕尼克的奧林匹克體育場之後,第四座舉辦過世界盃決賽及歐冠決賽的奧運會主體育場。

世界盃期間,盧日尼基體育場將承辦4場小組賽、1場16強賽還有半決賽及決賽。在這兒,你可以看到諾伊爾、穆勒、格策、C羅、桑切斯……根據陪同我們參觀的俄羅斯小哥哥介紹,雖然大部分設施都已經架設完畢,但這個場館還在不斷“更新升級”。

在盧日尼基體育場頂壁上印有多項奧林匹克專案選手比賽場景。 攝影/周雨墨

盧日尼基體育場沒有像斯巴達克體育場一樣閉場,大雪給我們送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抵達盧日尼基體育場時,我們恰好趕上了俄羅斯的“LEGEND CUP”(傳奇杯),這是一項自2009年以來在俄羅斯舉辦的退役傳奇球員五人制年度足球錦標賽,參賽球員均為35歲以上的老將,一場比賽約為40分鐘。比賽在盧日尼基體育場旁的室內體育館裡舉行,我們觀看的是第三、四名爭奪賽和決賽。當我走進體育館前,對這場比賽並未抱有什麼期待,只想感受一下在俄羅斯看球的氛圍,直到我看到了剛剛結束比賽退場的義大利球星托蒂,和正要上場熱身的前中國國腳范志毅。

千里他鄉遇故知,我老激動了。

前來參加“傳奇杯”的義大利球星托蒂。 攝影/周雨墨

前中國國腳范志毅正在場邊熱身。 攝影/周雨墨

你能猜到和昔日的“范大將軍”一起登場比賽的還有誰嗎?迪諾·巴喬、達夫、斯托伊奇科夫……這場傳奇杯比賽的陣容,真是遠遠超出我的想像。賽後,範志毅也欣然接受了我的採訪。他在採訪中透露,今年7月份,他還將再赴俄羅斯參加比賽。到那個時候,他有可能會以中國隊的名義參賽,而非此次這般加入混編隊。

振臂呐喊的俄羅斯少年。 攝影/周雨墨

看完比賽出來後,正好是莫斯科下午五點多,時間不晚,但天色已經很暗了。

俄羅斯之行暫告一段落,在這一周裡,我常常慶倖能有這個機會走進這個於我而言十分陌生的國家。無論是聖彼德堡街頭帶給我的穿越感,還是如同在城市中尋寶般找尋找世界盃比賽場館的刺激感,又或是當場館突然出現在眼前時的成就感,和感受這難得一見的大風雪時的驚慌,都讓我覺得這份經歷彌足珍貴。

盧日尼基體育場世界盃賽程

小組賽:

2018年6月14日23:00 俄羅斯VS沙烏地阿拉伯

2018年6月17日23:00 德國VS墨西哥

2018年6月20日20:00 葡萄牙VS摩洛哥

2018年6月26日22:00 丹麥VS法國

淘汰賽:

2018年7月1日22:00

B組第一 VS A組第二

半決賽

2018年7月12日02:00

決賽

2018年7月15日23:00

(以上均為北京時間)

城市內如何到達

在7:00-23:00間每次進入體育中心需要支付100盧布,過夜需要支付500盧布。

地鐵:在莫斯科乘坐一號索科利尼基(Sokolnicheskaya)紅色線在思博提娜亞(Sportivnaya)站或俄語СПОРТИВНАЯ站下地鐵。我建議您在市中心的盧比揚卡站(Lubyanka)站上車,這個站離紅場只有5分鐘腳程。

莫斯科地鐵站。 攝影/熊宇

斯巴達克體育場世界盃賽程

小組賽:

2018年6月16日21:00 阿根廷VS冰島

2018年6月19日23:00 波蘭VS塞內加爾

2018年6月23日20:00 比利時VS突尼斯

2018年6月28日02:00 塞爾維亞VS巴西

淘汰賽:

2018年7月4日02:00

H組第一 VS G組第二

斯巴達克體育館在莫斯科市中心搭乘紫色的Tagansko-Krasnopresnenskaya七號線在新建的斯巴達克(Spartak)站下車即可。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 攝影/熊宇

聖彼德堡體育場世界盃賽程

小組賽:

2018年6月15日23:00 摩洛哥VS伊朗

2018年6月20日02:00 俄羅斯VS埃及

2018年6月22日20:00 巴西VS哥斯大黎加

2018年6月27日02:00 奈及利亞VS阿根廷

淘汰賽:

2018年7月3日22:00

F組第一 VS E組第二

半決賽:

2018年7月11日02:00

季軍賽:

2018年7月14日22:00

地鐵:

最近的地鐵站是從聖彼德堡市中心開出的紫色五號線的KrestovskyOstrov站。從地鐵站下車後需要穿過馬瑞泰姆勝利公園(MaritimeVictory Park)走25分鐘左右。

公交:

乘坐10路或25路的公交站離體育館會近一點,但也需要步行15分鐘。10路公交從聖彼德堡市中心發出而25路公交從聖彼德堡北邊發出。

雖然牛逼的攝影師把我拍得很唯美,但其實我渾身都在打顫。 攝影/熊宇

世界盃期間,斯巴達克體育場將從6月16日起至7月3日,承辦4場小組賽和1場16強比賽,屆時,阿根廷國家隊和巴西國家隊都將在這兒一一亮相。從市區乘坐地鐵可以直接抵達斯巴達克體育場,而且在地鐵站內還有直通體育場的地下通道。如果選擇從地面前往體育場,從2、3號地鐵口出來跟著指示牌走即可。

與滿是未來感的克雷斯托夫斯基體育場和充滿現代氣息的斯巴達克體育場不同,作為揭幕戰和決賽比賽場的盧日尼基體育場看起來更加厚重、更加樸實。這座僅用450天建成的體育場,在1956年7月31日正式竣工並投入使用,當時的名字還叫中央列寧體育場,而今它已經60多歲了。

2018俄羅斯世界盃決賽場館——盧日尼基體育場。 攝影/周雨墨

莫斯科地鐵7號線斯巴達克站。 攝影/周雨墨

這看似不起眼的球場,有著不一般的輝煌過去,它是莫斯科舉辦的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賽場,當時的觀眾容量有103000人之多;它也是1957年的世界冰球錦標賽決賽的比賽場館,當時的決賽是在前蘇聯和瑞典之間舉行,觀眾人數達到了55000人,創下了該項賽事的觀眾出席人數世界紀錄;它還承辦了2008年歐洲冠軍杯決賽,是第一個承辦歐冠決賽的東歐賽場。在今年世界盃過後,它還將成為繼羅馬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倫敦的溫布利大球場和慕尼克的奧林匹克體育場之後,第四座舉辦過世界盃決賽及歐冠決賽的奧運會主體育場。

世界盃期間,盧日尼基體育場將承辦4場小組賽、1場16強賽還有半決賽及決賽。在這兒,你可以看到諾伊爾、穆勒、格策、C羅、桑切斯……根據陪同我們參觀的俄羅斯小哥哥介紹,雖然大部分設施都已經架設完畢,但這個場館還在不斷“更新升級”。

在盧日尼基體育場頂壁上印有多項奧林匹克專案選手比賽場景。 攝影/周雨墨

盧日尼基體育場沒有像斯巴達克體育場一樣閉場,大雪給我們送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抵達盧日尼基體育場時,我們恰好趕上了俄羅斯的“LEGEND CUP”(傳奇杯),這是一項自2009年以來在俄羅斯舉辦的退役傳奇球員五人制年度足球錦標賽,參賽球員均為35歲以上的老將,一場比賽約為40分鐘。比賽在盧日尼基體育場旁的室內體育館裡舉行,我們觀看的是第三、四名爭奪賽和決賽。當我走進體育館前,對這場比賽並未抱有什麼期待,只想感受一下在俄羅斯看球的氛圍,直到我看到了剛剛結束比賽退場的義大利球星托蒂,和正要上場熱身的前中國國腳范志毅。

千里他鄉遇故知,我老激動了。

前來參加“傳奇杯”的義大利球星托蒂。 攝影/周雨墨

前中國國腳范志毅正在場邊熱身。 攝影/周雨墨

你能猜到和昔日的“范大將軍”一起登場比賽的還有誰嗎?迪諾·巴喬、達夫、斯托伊奇科夫……這場傳奇杯比賽的陣容,真是遠遠超出我的想像。賽後,範志毅也欣然接受了我的採訪。他在採訪中透露,今年7月份,他還將再赴俄羅斯參加比賽。到那個時候,他有可能會以中國隊的名義參賽,而非此次這般加入混編隊。

振臂呐喊的俄羅斯少年。 攝影/周雨墨

看完比賽出來後,正好是莫斯科下午五點多,時間不晚,但天色已經很暗了。

俄羅斯之行暫告一段落,在這一周裡,我常常慶倖能有這個機會走進這個於我而言十分陌生的國家。無論是聖彼德堡街頭帶給我的穿越感,還是如同在城市中尋寶般找尋找世界盃比賽場館的刺激感,又或是當場館突然出現在眼前時的成就感,和感受這難得一見的大風雪時的驚慌,都讓我覺得這份經歷彌足珍貴。

盧日尼基體育場世界盃賽程

小組賽:

2018年6月14日23:00 俄羅斯VS沙烏地阿拉伯

2018年6月17日23:00 德國VS墨西哥

2018年6月20日20:00 葡萄牙VS摩洛哥

2018年6月26日22:00 丹麥VS法國

淘汰賽:

2018年7月1日22:00

B組第一 VS A組第二

半決賽

2018年7月12日02:00

決賽

2018年7月15日23:00

(以上均為北京時間)

城市內如何到達

在7:00-23:00間每次進入體育中心需要支付100盧布,過夜需要支付500盧布。

地鐵:在莫斯科乘坐一號索科利尼基(Sokolnicheskaya)紅色線在思博提娜亞(Sportivnaya)站或俄語СПОРТИВНАЯ站下地鐵。我建議您在市中心的盧比揚卡站(Lubyanka)站上車,這個站離紅場只有5分鐘腳程。

莫斯科地鐵站。 攝影/熊宇

斯巴達克體育場世界盃賽程

小組賽:

2018年6月16日21:00 阿根廷VS冰島

2018年6月19日23:00 波蘭VS塞內加爾

2018年6月23日20:00 比利時VS突尼斯

2018年6月28日02:00 塞爾維亞VS巴西

淘汰賽:

2018年7月4日02:00

H組第一 VS G組第二

斯巴達克體育館在莫斯科市中心搭乘紫色的Tagansko-Krasnopresnenskaya七號線在新建的斯巴達克(Spartak)站下車即可。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 攝影/熊宇

聖彼德堡體育場世界盃賽程

小組賽:

2018年6月15日23:00 摩洛哥VS伊朗

2018年6月20日02:00 俄羅斯VS埃及

2018年6月22日20:00 巴西VS哥斯大黎加

2018年6月27日02:00 奈及利亞VS阿根廷

淘汰賽:

2018年7月3日22:00

F組第一 VS E組第二

半決賽:

2018年7月11日02:00

季軍賽:

2018年7月14日22:00

地鐵:

最近的地鐵站是從聖彼德堡市中心開出的紫色五號線的KrestovskyOstrov站。從地鐵站下車後需要穿過馬瑞泰姆勝利公園(MaritimeVictory Park)走25分鐘左右。

公交:

乘坐10路或25路的公交站離體育館會近一點,但也需要步行15分鐘。10路公交從聖彼德堡市中心發出而25路公交從聖彼德堡北邊發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