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月份水稻市場什麼樣?已經觸頂!

眼下離春節也就剩10天左右了, 馬上就到三月份了, 近期水稻的漲勢也在繼續, 那麼往後看, 稻價的這股漲勢還能持續嗎?結合現在的各種因素, 中糧分析師認為:普通稻價或許已觸頂了, 春節後長期來看稻價上漲動力已稍顯不足。 具體原因如下:

大米市場萎縮

眾所周知此輪稻價能夠快速上漲, 特別是粳稻, 主要上漲動力是來自國家實施的水稻托市政策。 其次上漲的因素是節日效應的帶動—春節備貨。 然而春節過後, 我國大米市場轉入淡季, 經銷商大米補庫的意願降低。 此輪米價上漲的速度過快, 經銷商議價心裡較強。 近日通過對米企採訪得知, 雖然大米表面上報價大幅上漲, 部分產區上漲幅度可達100元/噸, 但實際成交卻不理想, 畢竟多是老客戶訂單, 米企還需維持自身市場的佔有率。 另一方面, 我國大米的格局依然是供大於求的格局, 大米產能相對過剩而需求卻在逐年萎縮,

大米僅是階段性好轉, 難以長期保持需求強勁的態勢。

去庫存政策打響

我國在2017年水稻的產量又創新高, 庫存壓力問題再次加大。 不過在2017年的去庫存效果還不錯, 頗見成效, 在2018年國家將大力推動去庫存的發展, 加大陳稻的出庫。 到時, 大量的水稻泄庫, 市場原糧將由陳糧來做主導, 均將給予市場新稻價施加壓力, 為稻價上漲增添阻力。 不過, 這是對於普通稻來說, 對於優質稻, 例如東北產區的遼星、超級稻、稻花香、綏粳18、綏粳4, 陳糧對其的衝擊力不大, 優質稻的價格還將繼續堅挺。

綜上所述:整體來講春節前普通水稻價已觸及到高點, 春節過後稻價或將回歸理性, 趨於穩定, 再次上漲動力相對較弱。 特別是春節後, 我國天氣自南向北開始逐漸轉暖, 今年以來雨雪天氣較常年多, 不利於水稻的存儲, 建議農戶可適當的將稻子在高價位出售, 及時鎖定利潤。 同樣2018年進口大米配額已下發, 春節後進口大米也將陸續到港, 市場供應壓力或將再次增大,

不利於稻價上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