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島日報頭版頭條丨嶗山品質:鍛造發展新境界

點擊上方“微嶗山”可以訂閱哦!

在這裡, 人們曾經為了一所優質學校而望眼欲穿, 而今, 彌補短板, 改善民生, 嶗山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著革故鼎新的進程。

在嶗山區育才學校、嶗山區實驗小學、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嶗山區第三實驗小學、嶗山區麥島小學等一批新校投入使用的基礎上, 今年10月底, 嶗山區金家嶺學校將正式啟用。 2017年, 嶗山區還啟動了10所學校建設, 4所幼稚園正在裝修收尾, 將陸續啟用;2018年, 嶗山區還計畫啟動張村河南側初中、株洲路保障房配套小學等一批學校(幼稚園)新建和改擴建, 用3至5年的時間, 建成一大批配套學校幼稚園, 基本解決中心城區配套學校幼稚園不足問題, 解決入學難問題。

在這裡, 幾年前人們還曾為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的“填補嶗山空白”而奔相走告, 而今, 繼麗達、大拇指、利群金鼎、金獅之後, 一批又一批重量級項目正改寫嶗山商業歷史:宜家2019年上半年開門納客,

國金中心計畫引進王府井購物中心, 華潤城引入一個大型綜合商業體, 一個“品”字形商圈初現。 目前, 嶗山區已建規模以上商貿專案65萬平方米, 在建及規劃專案40萬平方米, 預計2020年將突破100萬平方米。

在這裡, 曾經被認為缺少文化氛圍, 而今青島大劇院、青島博物館、青島雕塑園等文化地標齊聚嶗山區。 在全省率先開通“文化惠民E點通”服務端;在全市率先建成24小時自助圖書館, 實現圖書借閱的“不打烊”……嶗山區文化已經在某些方面站到第一方隊。

越來越多的“率先”成為了嶗山民生的一種“標配”。 以醫療衛生為例, 嶗山區在全國率先實施中年人健康查體, 有病早治, 無病早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前面推開,

群眾健康服務獲得感不斷增強, 工作經驗全國推介;在全省率先建立遠端醫療服務體系, 實現了“病人不動、醫生移動”的醫療服務新模式, 使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在全市率先實施遺傳性耳聾基因免費檢測……家門口看中醫, 嶗山區政府埋單讓這一夢想照進現實。 王哥莊街道甯真幼稚園高貝貝小朋友的媽媽, 對於培訓的課特別用心, 她深有感觸地說:“住在山區裡, 以前孩子一有點兒拉肚子, 發燒, 去醫院遠, 買點藥趕緊喂, 孩子哇哇大哭, 吃藥也費勁, 現在呢, 跟著專家學了推拿, 知道通過按摩穴位, 實現手到病祛, 特別是學會了日常推拿保健常識,
增強孩子抵抗力, 孩子少遭罪大人少心事。 ”

“品質嶗山”, 正構築著一個明晰的“塔型體系”, 如果說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創新產業是她的“塔尖”, 那麼, 教育、文化、商業等一系列重要領域的建樹和突破則在構築著她的“塔基”, 一項又一項以“率先”為定位的業績和指標, 為“品質嶗山”壘積著深厚而堅實的根基, 求強做優的新的發展理念與動能, 推動嶗山發展邁向一個更高的層級與境界!

平臺, 營造“品質嶗山”的生態體系

知名互聯網企業小米公司以成立第四年就站上800億元的業績成為業界的傳奇, 其“竹林效應”的成長邏輯, 即建立健康快速發展的生態也隨之傳揚開來。 而嶗山區近年來前瞻性地謀篇佈局、擔當實幹、砥礪奮進,

正是在營造城區發展新生態:彰顯國際氣質、現代氣息、嶗山氣派。 駐足互聯網劇變的潮頭, 讓新的“竹筍”不斷發出, 自身彈性不斷增強, 嶗山區正在壯大起一片能夠抵抗風雨的“竹林”, “竹林效應”正在生成。

△ 青島國際創新園二期工程。

記者 劉棟 攝

創新創業離不開平臺支撐, 嶗山區實施了打造“青島中央創新區”戰略,建成了青島濱海創新大道、青島金株創業大街、青島創客大街、青島國際創新園和青島國際創客社區“三創一園一社區”創新創業載體,這一系列吸引人才專案集聚的高端平臺的構築,加上嶗山一流的區位優勢,產生了強有力的“極化”效應。來嶗山圓夢的高端創業人才也與日俱增,創業精英的陣容不斷擴大:海信全球研發基地、歌爾研發基地、院士智谷、中科院青能所、中科院蘭化所等一系列高端研發專案開花結果。嶗山區一年引進人才12000名,新增市場主體6585戶,增長31.5%。

連日來,嶗山區集中發佈《推動金融業持續快速發展18條》《推動虛擬實境產業創新發展12條》《金融人才獎勵措施6條》《實施精准招商仲介獎勵措施4條》多項利好,總部經濟、文化產業、微電子領域、商貿流通領域、旅遊健康產業等實施細則正在制定中,將於近期發佈。這種一業一策的氣度開全市、全省風氣之先。

2017國際虛擬實境創新大會展會現場。

記者 劉棟 攝

截至目前,這裡已引進虛擬實境、智慧產業、新一代資訊技術、科技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200餘家。預計園區建成投用3年後,可聚集院士、“千人計畫”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團隊100個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1000家以上,聚集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萬人,實現年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

讓創新生態圈在嶗山區生根發芽,已成為共識。作為嶗山區政府、清青創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學三方合作的創新、創業、創客服務平臺,青島創客大街入駐鄰客創業公社、清華海爾合作苗圃、京東醫藥等專業孵化服務機構10家,入孵項目累計達到96個。高端創業服務資源的引進和開拓,全方位、開放式的服務,使得嶗山區構築起一片培育專業化服務的生態群落,成為青島中央創新區的一道風景。

“品質嶗山”理念在更寬領域的傳導、彰顯,在重新書寫著“大美嶗山”的新形象,一項項振奮人心的規劃、專案的出臺,以一掃積弊之勢,開啟了品質提升對嶗山區新的城市境界的鍛造之旅,也源源不斷地積蓄著巨大的發展勢能!

江敦濤說,圍繞“創新+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落實“一三三五”工作舉措,在“更加富有活力”方面率先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重點打造國內一流的四大高端產業引領區: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財富金融中心、旅遊目的地、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在“更加時尚美麗”方面率先建成生態田園城市、山海品質城區,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生態田園城市樣板區,彰顯嶗山之美;在“更加獨具魅力”方面,率先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點擊二維碼

掃描/打開大圖來關注

嶗山區實施了打造“青島中央創新區”戰略,建成了青島濱海創新大道、青島金株創業大街、青島創客大街、青島國際創新園和青島國際創客社區“三創一園一社區”創新創業載體,這一系列吸引人才專案集聚的高端平臺的構築,加上嶗山一流的區位優勢,產生了強有力的“極化”效應。來嶗山圓夢的高端創業人才也與日俱增,創業精英的陣容不斷擴大:海信全球研發基地、歌爾研發基地、院士智谷、中科院青能所、中科院蘭化所等一系列高端研發專案開花結果。嶗山區一年引進人才12000名,新增市場主體6585戶,增長31.5%。

連日來,嶗山區集中發佈《推動金融業持續快速發展18條》《推動虛擬實境產業創新發展12條》《金融人才獎勵措施6條》《實施精准招商仲介獎勵措施4條》多項利好,總部經濟、文化產業、微電子領域、商貿流通領域、旅遊健康產業等實施細則正在制定中,將於近期發佈。這種一業一策的氣度開全市、全省風氣之先。

2017國際虛擬實境創新大會展會現場。

記者 劉棟 攝

截至目前,這裡已引進虛擬實境、智慧產業、新一代資訊技術、科技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200餘家。預計園區建成投用3年後,可聚集院士、“千人計畫”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團隊100個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1000家以上,聚集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萬人,實現年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

讓創新生態圈在嶗山區生根發芽,已成為共識。作為嶗山區政府、清青創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學三方合作的創新、創業、創客服務平臺,青島創客大街入駐鄰客創業公社、清華海爾合作苗圃、京東醫藥等專業孵化服務機構10家,入孵項目累計達到96個。高端創業服務資源的引進和開拓,全方位、開放式的服務,使得嶗山區構築起一片培育專業化服務的生態群落,成為青島中央創新區的一道風景。

“品質嶗山”理念在更寬領域的傳導、彰顯,在重新書寫著“大美嶗山”的新形象,一項項振奮人心的規劃、專案的出臺,以一掃積弊之勢,開啟了品質提升對嶗山區新的城市境界的鍛造之旅,也源源不斷地積蓄著巨大的發展勢能!

江敦濤說,圍繞“創新+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落實“一三三五”工作舉措,在“更加富有活力”方面率先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重點打造國內一流的四大高端產業引領區: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財富金融中心、旅遊目的地、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在“更加時尚美麗”方面率先建成生態田園城市、山海品質城區,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生態田園城市樣板區,彰顯嶗山之美;在“更加獨具魅力”方面,率先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點擊二維碼

掃描/打開大圖來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