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四川援聖普療隊實施空中救援 埃航乘務員讚歎專業有愛心

北京時間2018年2月3日上午9:30, 在成都飛往衣索比亞的航班埃航ET637上, 此時該航班已航行大約8個小時, 沉寂的客艙內突然響起急促的廣播“一名中國小夥暈倒在後艙, 急尋醫生救助”, 而此時航班上恰恰乘坐這著一群特殊身份的乘客團隊, 他們就是中國援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島第三醫療隊, 這支醫療隊剛剛在成都完成集結開赴聖多美和普林西執行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任務。

聽到廣播後, 醫療隊隊長李昂(華西醫院), 隊員楊震(成都醫學院)、張亮(華西口腔醫院)、劉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安翔(華西口腔醫院)、莫鵬(華西醫院)、胡婷(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迅速反應在第一時間趕到後艙,

此時見患者處於暈厥狀態, 臉色蒼白, 嘴唇發紺, 呼吸狀態不佳且全身大汗, 醫療隊隊長李昂迅速組織隊員們分工開展搶救, 口腔科醫生張亮與葡語翻譯莫鵬負責與外籍乘務員溝通配合取得應急醫療箱, 普外科醫生李昂喚醒患者協助其仰臥位, 頭後仰側偏保持氣道通暢及防止誤吸, 同時迅速評估其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 並觀察其瞼結膜色澤排除有無貧血, 心內科醫生楊震為患者實施心臟聽診及肺部呼吸音聽診排除心肺疾患, 經初步評估患者脈博細速(P120次/分), 呼吸稍急促(28次/分), 但血壓尚在正常範圍(BP110/70mmHg), 心肺未聞及異常心音及呼吸音,
根據患者口唇發紺、大汗考慮其可能因缺氧導致身體毛細血管床擴張而誘發的邊緣休克狀態, 如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有較為嚴重的後果, 醫療隊在乘務員協助下取得氧氣瓶, 口腔科醫生張亮、口腔科護士張安翔及婦產科醫生胡婷迅速配合安裝吸氧裝置給予患者吸氧, 同時中醫針灸科醫生劉波現場給予患者行百會內關針刺提升陽氣通心開竅緩解休克狀態, 與本次醫療隊同行赴聖多美監督醫療隊交接的成都市衛計委陳沙甯副主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外科李波主任也來到現場全程指揮與協助搶救, 並指導空乘人員配製糖鹽水給予患者口服補液, 經過近20分鐘的診治, 患者急性症狀得到緩解。

隊長李昂告知空乘人員本次急救成功,

但該名乘客需在後艙通風較好處密切觀察, 如有反復情況可立即召喚醫療隊。

據瞭解, 該名乘客周某某, 現年28歲, 本次前往衣索比亞工作, 是衣索比亞中資公司中地海外的員工, 既往無相關疾病史, 不料這次在航班上突然發病, 目前尚不清楚該乘客是否有相關的隱匿性基礎疾病, 但缺氧及邊緣休克狀態如不得到及時救治勢必引發嚴重後果, 甚至危及生命。 工作人員也稱如果當時乘客病情不能得到控制, 或者不能迅速準確地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本次洲際航班將極大可能備降就近機場, 將對廣大乘客和航空公司帶來不小的損失。

航班落地下機時, 此次航班上的埃航全體空乘人員向醫療隊致予誠摯的敬意,

並讚揚中國醫療隊是一支“愛心”和“專業”的醫療團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