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磅!NASA首座載人獵戶座飛船建造成型,重返月球登陸火星將不遠

導語:作為美國載人火星登陸計畫的主要載體, 獵戶座飛船是美國國家航天局研製的新一代載人深空探索飛船。 而根據最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披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一個新一代載人深空探測飛船已經開始在新奧爾良附近美國宇航局(space agency)的Michoud組裝設施中建造成形。

本周,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將獵戶座乘員艙的前兩部分焊接在一起, 用於探測任務2 (EM-2)➀,

這是近50年來, NASA首次將宇航員送入近地軌道之外。

2014年12月5日, 無人探測飛行測試1 (EFT-1)在德爾塔IV重型推進器上起飛後, 到目前為止, 只有一個“獵戶座”太空艙到達過太空。 但是, 馬上我們就擁有一個更先進的獵戶座探測器太空艙了。 目前此太空艙正在為進行探索任務EM-1➁(Exploration Mission-1)而準備。 它計畫在2019年使用“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 但是這次與上次一樣, 宇航員的短缺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雖然EM-2獵戶座是美國專案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它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深空閘道站(Deep Space Gateway station), 並能夠返回月球, 最終在火星上著陸。 但目前來看, 這並不是最值得關注的事情。 第一個施工步驟是將指揮艙的前部艙壁焊接到隧道部分, 以形成太空船的頂部。 總而言之,

壓力艙將由7個大型機械鋁合金元件構成, 這是船體的主要外殼。

圖|第一次載人獵戶座發射任務預計將於2021年展開

“‘獵戶座號’將擁有巨大的推動力。 我們正在完成在佛羅里達的EM-1中獵戶座飛船的組裝, 同時開始生產第一個能夠攜帶宇航員的飛船,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副總裁兼Orion專案經理Mike Hawes說。 “這不僅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太空船, 它的生產效率也將比以往任何一個太空艙都要高。 這其實是很好理解的, 與我們建造的第一個壓力艙相比, EM-2確實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新版本的重量比原來輕了30%, 零件用量減少了80%。 這意味著我們已經建設出了一種更具有經濟效益、同時也具有更好的性能的太空船。 “

圖|藝術家們繪製的在月球軌道上的太空艙概念圖, 建造過程正在進行中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稱, 飛船建造過程將持續到9月, 在後期, 還會加入三個錐形板、燃燒室和後艙壁進行組裝。 然後它將被運往甘迺迪航太中心進行最終的組裝和測試。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Orion EM-2生產總監Paul Anderson說:“EM-1和EM-2機組在設計上非常相似, 但是我們做出了諸多改進, 因為我們已經擁有了製造EM-1的經驗, 所以, 這次製造中, 我們在流程、調度和供應鏈方面都駕輕就熟。 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我們降低製造成本、提高製造效率。 “

“每一艘飛船都意義重大,但我們知道,EM-2階段中製造的太空艙是最為特殊的,因為,它擔負著將宇航員帶回月球的重任,很久以來我們都沒有再做過類似的任務了。“

事實上,獵戶座載人飛船的建造起步,意味著人類登陸火星和重返月球的計畫已然正式的提上日程,而除了美國的獵戶座載人飛行計畫,中國,日本和印度都已經確立了各自的火星和月球登陸計畫,預計在2050年,火星登陸可能將成為各國航太活動的常態化,同時人類的載人深空探索技術將更加成熟。

➀EM-2:全稱The Exploration Mission 2, 是NASA計畫中於2022年完成的太空發射系統任務,這可能是NASA獵戶座飛船的第一個載人任務。

➁EM-1:在2017年之前,EM-1是太空發射系統Block IB的預計單發射任務,它有一個探索上階段,月座1號獵戶座多用途載人飛船(MPCV),以及50.7 t的有效載荷。

編輯 | 譚冰玥

審校 | Soybean

致敬科技未來 | 分享才是熱愛

TechPower科技力

熱愛因科技而發生

“每一艘飛船都意義重大,但我們知道,EM-2階段中製造的太空艙是最為特殊的,因為,它擔負著將宇航員帶回月球的重任,很久以來我們都沒有再做過類似的任務了。“

事實上,獵戶座載人飛船的建造起步,意味著人類登陸火星和重返月球的計畫已然正式的提上日程,而除了美國的獵戶座載人飛行計畫,中國,日本和印度都已經確立了各自的火星和月球登陸計畫,預計在2050年,火星登陸可能將成為各國航太活動的常態化,同時人類的載人深空探索技術將更加成熟。

➀EM-2:全稱The Exploration Mission 2, 是NASA計畫中於2022年完成的太空發射系統任務,這可能是NASA獵戶座飛船的第一個載人任務。

➁EM-1:在2017年之前,EM-1是太空發射系統Block IB的預計單發射任務,它有一個探索上階段,月座1號獵戶座多用途載人飛船(MPCV),以及50.7 t的有效載荷。

編輯 | 譚冰玥

審校 | Soybean

致敬科技未來 | 分享才是熱愛

TechPower科技力

熱愛因科技而發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