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劉登英:盤陀度過的童年

這一年的歲尾年初不同往昔, 人們紛紛競相曬出自己十八歲的照片, 掀起了一股懷舊熱。 我的心也不由得悸動起來。 然而, 被勾起最多的還是那濃濃的鄉情。

我的家鄉盤陀村坐落在太嶽山脈尾端, 背山面水。 久遠的茶馬古道已被無數文人墨客讚美稱道過了。 而在我眼裡, 八十年代初期的她在經歷完動亂, 貧窮, 結束了大鍋飯的時代後, 聯產承包責任制讓她開始煥發勃勃生機, 美的像十八歲少女, 娉婷婀娜, 朝氣蓬勃。 而我們一幫七八歲的熊孩子有幸成長在那個時代, 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南捏阿”是盤陀村的制高點, 連綿起伏的山川, 奔流不息的河水, 錯落別致的村舍, 蜿蜒崎嶇的小路, 一目了然。 於是住在那裡的英花家成了我們這幫熊孩子的“土匪窩”。 那時我們最喜歡的遊戲就是扮家家, 家裡的床單, 枕巾, 甚至笤帚疙瘩都成了我們利用的道具。

我特中意哨兵的角色, 站在山頭鳥瞰夕陽餘暉下的村落。 不過這可不是少年維特的那種情懷, 只是因為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人們從農田裡收工, 穿過大街, 回到北頭溝、獨連皮、深大溝、上張坡……當各家炊煙升起時, 猜測著誰家煮了菜稀粥, 誰家攤了火兒尖, 誰家又炒了山藥旦, 然後一窩蜂地湧到夥伴家。 那時雖然還不富裕, 但質樸的村民們從來不吝惜他們的愛, 我們這幫熊孩子走到誰家都可以蹭到飯吃。

八十年代初, 電視機還是奢侈品, 記得那時大隊有一台18英寸的彩電。 享受完美食之後我們會裝一兜炒黃豆, 一起擠到大隊的電視機前去看《霍元甲》、《射雕英雄傳》。 不知不覺中我們一個個都成了“迷蹤拳”的傳承人, 郭大俠的發燒友。 幫大人打豬草時也不忘折了桃枝柳丫揮舞幾下, 等聚首時在村裡那個古老的戲臺上表演一番。

如果說大多數七零後都有跟我們差不多的記憶的話, 那麼村旁的昌源河絕對是大自然給我們特殊的饋贈。 夏天, 我們泥鰍一樣在水裡游泳嬉戲,

捉魚抓蝦。 冬天, 河水結冰, 我們雀躍著溜冰, 打冰車, 甚至吃冰塊。 肆意地頑皮, 享受著我們別樣的童年。

不過不要以為熊孩子只會搗蛋不懂愛哦!我們可都是優秀的少先隊員, 當時村裡最漂亮的房子是新蓋的盤陀小學。 白的確良襯衫, 藍褲子, 白球鞋, 再配上紅領巾, 我們可是村裡一道靚麗的風景。 軍屬和孤寡老人家每天都可以看到我們抬水, 擦泥, 掃地的身影。 三年級接過大哥哥大姐姐的接力棒, 一直要幹到小學畢業, 離開村子。

家鄉雖然落後, 但也有薰陶我們成長的浪漫故事。 與村子隔河相望的西坡上, 有兩棵特惹眼的杏樹, 在突兀的山頂就像一對深情款款的戀人。 據老人們說, 很久以前曾有一對老夫妻相依為命。 不幸的是老太太終不敵歲月的碾壓, 離開了人世。 老頭把妻子葬在了杏樹下, 他帶著他的羊天天徘徊在附近, 直到有一天他倒在墳邊再沒有醒來。 人們把他葬在了妻子旁邊。 之後老頭老太太漸漸被人們遺忘, 但那兩棵杏樹卻枝繁葉茂了一個時代。

所以,雖然家鄉的這片土地非常貧瘠,但我們的父母們還是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守在這裡,像那對老夫妻一樣安穩地生活。隨著歲月流逝,我們漸漸長大了。遺憾的是我們都沒有如他們所願,而是紛紛選擇各自去闖蕩。從村子貫穿而過208國道,把我們這幫熊孩子帶到了四面八方。

所幸,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們憑著大山孕育出來的淳樸,善良在各地穩穩地紮了根。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活出了自己的樣子。而盤陀,那片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成了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一生揮之不去的牽掛。

所以,雖然家鄉的這片土地非常貧瘠,但我們的父母們還是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守在這裡,像那對老夫妻一樣安穩地生活。隨著歲月流逝,我們漸漸長大了。遺憾的是我們都沒有如他們所願,而是紛紛選擇各自去闖蕩。從村子貫穿而過208國道,把我們這幫熊孩子帶到了四面八方。

所幸,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們憑著大山孕育出來的淳樸,善良在各地穩穩地紮了根。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活出了自己的樣子。而盤陀,那片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成了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一生揮之不去的牽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