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貧困戶張貴華的幸福年帳

編者按

新聞總在大地上奔湧, 最豐富最動人的細節往往潛藏發生在一個個平凡人身上。 “新時代 新夢想”2018新春走基層, 紅網張家界站將把鏡頭、話筒、文字對準基層, 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深入社區, 展示城市發展新變化;走進鄉村, 記錄現代農村發展。

貧困戶張貴華家低矮的粗胚房

張貴華向記者細數2017年收支情況

看著豬廄裡僅剩的五頭黑豬, 新的一年, 張貴華和小兒子羅庭計畫擴大規模, 爭取飼養四五十頭。

拿著市紀委領導送的新年中國紅, 張貴華說起心願和期待

紅網時刻張家界2月4日訊(記者 譚如茵)“年頭到年尾, 一家三口人, 總共有8.3萬元左右, 開支了差不多6萬多, 剩下來二萬多, 首先得還一部分賬, 然後是好好過好這個年, 再準備新的一年的事……”坐在自家屋的火坑邊, 49歲的張貴華一邊數著手指頭, 一邊興奮中帶著大山一般的執拗說。

2月3日, 立春前一天。 陽光安好, 年味漸濃。 紅網記者來到張家界市紀委對口幫扶的梯市村張貴華家, 感受過去一年一個貧困戶家庭變化,

新的一年一個貧困戶家庭的願望和憧憬。

張貴華是桑植縣官地坪鎮梯市村人。 所在的梯市村, 原名梯石, 意即河邊懸崖上的梯級石階, 是官地坪鎮唯一無水田的村, 全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0人。 她所在的桑植縣, 是國家深度貧困縣, 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2691人, 2017年已減少貧困人口19965人, 至今為止, 已累計減少62784人, 還有三萬多人未能脫貧, 按照部署, 將在2019年整體宣佈脫貧。

一棟低矮磚石屋, 四間房子, 粗胚。 張貴華家坐落在梯市村部距官瑞公路約三百來米遠的火兒洞山坡邊。 山上是黝黑的石頭, 和長在石頭中脫光葉子的樹木。

屋旁一溜豬廄, 豬廄裡20頭黑豬如今只剩5頭, 有些空落。

張貴華家過去一年的收入, 主要來自三大塊:一塊是國家幫扶和政策補助。

3.2畝莓茶苗木肥料6400元;20頭黑豬補助11000元;大兒子張張賢卿外出務工補助1000元;國家落實生態公共林補貼430元;糧種補貼221元。 總共19051元。 一塊是一家人辛勤勞動所得。 大兒子在廣東打工, 目前還沒回家, 要在農曆臘月27左右回來。 由於前大半年沒做什麼事, 這一年沒什麼收入。 小兒子羅庭上半年在廣東中山一五金拋光廠做事, 賺了2萬元左右, 去年八月開始, 回到村裡一家莓茶廠上班, 5個月收入12500元;一年到頭飼養的20頭黑豬已賣了15頭, 收入32200元。 再加上市紀委領導走訪慰問3200元。 這一年, 張貴華家的總收入約為87000多元。

張貴華家過去一年的開支, 也主要來自三大塊:日常生活費用近二萬元;黑仔豬成本16932元, 養豬飲料16000多元, 二項相加33000來元;藥費16000多元。總共66000來元。

收入和開去相抵扣,這一年,目前,貧困戶張貴華一家三口人,大約能賺到二萬元。如果加上廄裡另5頭黑豬和三頭年豬,總收成在3.3萬元左右。

擁有這個數字,樸實的張貴華有些幸福。“這首先要感謝黨和國家的脫貧幫扶政策,尤其是黑豬產業的幫扶,讓我一個弱女子在家裡也可以賺到錢。這以前,我心臟有病,做不了大事,拖累孩子不說,還得花一大把的錢,現在好了,在家養豬,還包賣出去。心裡很踏實不。”張貴華高興地說。

讓張貴華高興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她的家庭,是因病致貧的。八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家裡落下20多萬欠款,當時在,一家人立下一定要把錢還上的承諾。

這幾年,她和二個兒子起早摸黑,在黨和政府關心下,拚命地幹活,已還了十多萬,如今只剩下7萬多了。今年再還上一些,眼看再過過幾年,就可以全部全上,一塊懸在心裡的石頭慢慢踏實,滿上皺紋的黝黑臉上有了笑容。

高興之餘,看著已27歲的小兒子羅庭,張貴華也有些憂心。丈夫去世那年,羅庭19歲,正在天津南開大學讀書。一場噩耗傳來,讓這個滿懷夢想的孩子不得不直面家庭的窮困和現狀,從此中斷了大學生活。八年來,這個孩子忍著淚水,壓下夢想,在外拚命地幹活。足跡遍及河北滄州,本省長沙,廣東深圳、廣州、

佛山、順德、中山等地,幹的活兒也五花八門,建築工,清潔工,電焊工,模具工,打樁工,只要是能賺錢的正當活,他都一一做過。八年,孩子已同當初朝氣蓬勃的天之驕子,磨煉成成熟穩重不太言語的打工青年,歲月就是這樣擊打著這個孩子。張貴華看著心疼,又無奈。

欣慰的是,孩子現在已漸平靜。去年7月,為了照看多年有病的母親,又主動從廣東回來,在村裡一家民辦莓茶加工廠上班。“這樣,一方面我可看家,另一方面可以幫幫我娘。她有病還有養黑豬,不容易。我在村裡也找到事做,自己也可不出遠門就賺到錢。”如今已27歲的羅庭似乎不太願提自己的事,只是淡淡說。

說起新的一年打算和心願,張貴華有些期待:“想把豬廄擴大,把黑豬規模增加到四五十頭;想自己的病早點好起來;想把欠的錢還得更多一點;想把家裡的粗胚屋改造一下。”說到這,張貴華抬頭看了看小兒子,輕聲說,“希望羅庭多賺點錢,能找個對象。”

對此,羅庭的說法又不一樣,他說,找物件的事還有時間考慮,現在家裡的這個樣,還不是時候。希望母親早日健康,希望把家裡的欠貸早日還清。

小路彎彎,群山起伏。冬日陽光溫暖撒在張貴華家山崗上。告別張貴華和她小兒子羅庭時,二個人站在屋前坪地上,向我們揮手。她們臉上笑容,就像過去一年她們有些滿意的收成,而她們沐在陽光下的身子,則如她們對新年的期望,像屋後紮在火兒洞山上的樹木一般堅強。

再過幾天,張貴華大兒子就會從廣東歸業,一家三口人,將在這棟低矮的屋裡過個新年。然後,她們一家,將展開新年的一頁,像不遠處山腳下的婁水一樣,在群山的堅定前行。

二項相加33000來元;藥費16000多元。總共66000來元。

收入和開去相抵扣,這一年,目前,貧困戶張貴華一家三口人,大約能賺到二萬元。如果加上廄裡另5頭黑豬和三頭年豬,總收成在3.3萬元左右。

擁有這個數字,樸實的張貴華有些幸福。“這首先要感謝黨和國家的脫貧幫扶政策,尤其是黑豬產業的幫扶,讓我一個弱女子在家裡也可以賺到錢。這以前,我心臟有病,做不了大事,拖累孩子不說,還得花一大把的錢,現在好了,在家養豬,還包賣出去。心裡很踏實不。”張貴華高興地說。

讓張貴華高興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她的家庭,是因病致貧的。八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家裡落下20多萬欠款,當時在,一家人立下一定要把錢還上的承諾。

這幾年,她和二個兒子起早摸黑,在黨和政府關心下,拚命地幹活,已還了十多萬,如今只剩下7萬多了。今年再還上一些,眼看再過過幾年,就可以全部全上,一塊懸在心裡的石頭慢慢踏實,滿上皺紋的黝黑臉上有了笑容。

高興之餘,看著已27歲的小兒子羅庭,張貴華也有些憂心。丈夫去世那年,羅庭19歲,正在天津南開大學讀書。一場噩耗傳來,讓這個滿懷夢想的孩子不得不直面家庭的窮困和現狀,從此中斷了大學生活。八年來,這個孩子忍著淚水,壓下夢想,在外拚命地幹活。足跡遍及河北滄州,本省長沙,廣東深圳、廣州、

佛山、順德、中山等地,幹的活兒也五花八門,建築工,清潔工,電焊工,模具工,打樁工,只要是能賺錢的正當活,他都一一做過。八年,孩子已同當初朝氣蓬勃的天之驕子,磨煉成成熟穩重不太言語的打工青年,歲月就是這樣擊打著這個孩子。張貴華看著心疼,又無奈。

欣慰的是,孩子現在已漸平靜。去年7月,為了照看多年有病的母親,又主動從廣東回來,在村裡一家民辦莓茶加工廠上班。“這樣,一方面我可看家,另一方面可以幫幫我娘。她有病還有養黑豬,不容易。我在村裡也找到事做,自己也可不出遠門就賺到錢。”如今已27歲的羅庭似乎不太願提自己的事,只是淡淡說。

說起新的一年打算和心願,張貴華有些期待:“想把豬廄擴大,把黑豬規模增加到四五十頭;想自己的病早點好起來;想把欠的錢還得更多一點;想把家裡的粗胚屋改造一下。”說到這,張貴華抬頭看了看小兒子,輕聲說,“希望羅庭多賺點錢,能找個對象。”

對此,羅庭的說法又不一樣,他說,找物件的事還有時間考慮,現在家裡的這個樣,還不是時候。希望母親早日健康,希望把家裡的欠貸早日還清。

小路彎彎,群山起伏。冬日陽光溫暖撒在張貴華家山崗上。告別張貴華和她小兒子羅庭時,二個人站在屋前坪地上,向我們揮手。她們臉上笑容,就像過去一年她們有些滿意的收成,而她們沐在陽光下的身子,則如她們對新年的期望,像屋後紮在火兒洞山上的樹木一般堅強。

再過幾天,張貴華大兒子就會從廣東歸業,一家三口人,將在這棟低矮的屋裡過個新年。然後,她們一家,將展開新年的一頁,像不遠處山腳下的婁水一樣,在群山的堅定前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