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徒步達人郭利龍“環球旅行”途經蘭州

徒步達人郭利龍“環球旅行”途經蘭州

他想寫下遊記分享給全世界

徒步環球旅行者郭利龍 西部商報記者樊麗攝

每日甘肅網訊(西部商報記者樊麗 實習生王藝臻)背著50多公斤的雙肩包,

戴著眼鏡留著一頭披肩長髮, 揣著“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的勇氣”, 29歲的河南鶴壁小夥郭利龍開始了自己的徒步環球之旅。 2月3日, 記者在甘肅省博物館門前, 見到了看似柔弱言語間卻透露著一股堅毅的郭利龍。 他說, 從寶雞進入天水一路經過定西、榆中, 瞭解了伏羲文化, 西北獨有的自然風貌更是讓他震撼, 將來他或許會將旅行遊記出書成冊分享給全世界。

從上海的地標建築東方明珠出發, 郭利龍徒步經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陝西等省份, 然後經陝西省寶雞市進入甘肅省天水市。 從天水一路走來, 他領略了伏羲文化、清水軒轅黃帝文化, 感受到了甘肅文化的源遠流長。

2018年2月2日晚上10時許, 郭利龍到達蘭州市。

2月3日下午2時許, 省博館門前, 個子不高、皮膚較黑、戴著眼鏡、穿著膠底布鞋、披肩長髮、眉清目秀、笑容燦爛的郭利龍向記者打招呼, 乍一看記者還以為是個女生。 郭利龍告訴記者, 高中畢業後他便選擇了就業, 從事網路方面的工作。 上了幾年班, 手中有了一些積蓄後便萌生了出去走走的念頭, 而紅軍長征故事和徐霞客遊記更是對他影響深遠, 2011年5月, 他辭掉工作背起行囊, 開始了徒步環遊世界之旅。

每到一個地方, 他基本上會選擇比較便宜的小旅社居住, 吃飯也以當地特色為主, 但都是最低消費, 在一個地方他都會停留一兩天, 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增長自己的見識。

郭利龍說, 旅行不僅鍛煉了他的意志力, 也讓他的視野更加開闊。 一路上, 勇氣與孤獨並存, 但是他覺得有汗水才有收穫, 路途中他會邊走邊把沿途美景上傳到網上與朋友們分享, 分享他個人看法, 不少網友得知他在進行追夢之旅後, 紛紛為其加油點贊。 記者瞭解到, 郭利龍在蘭州待兩三天后, 將啟程前往武威, 再到張掖、酒泉、敦煌, 然後進入新疆。 在採訪中, 郭利龍也首次解答了網友的疑惑。

■記者對話 “我的目標就是走遍全球”

記者:我們注意到, 2017年1月份您就徒步旅行過一次, 2018年1月份您又選擇出發, 每年1月過後, 農曆新年也將來臨,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候, 您為什麼選擇徒步旅行?是怕家裡逼婚嗎?有沒有想過“子欲養而親不待”?

郭利龍:其實並不是特意選擇年關這個時間點, 而是因為這次徒步我從2017年1月5號出發後一直行走到現在, 只是來到蘭州的時間比較特殊吧。 徒步旅行是我一直以來都堅持在做的事情, 而這個事情並沒有告訴父母, 並不存在為逃避逼婚而新年徒步旅行的情況, 如果這樣的話, 代價也太大了。 一路走來, 我也經常和家裡通話, 過新年和徒步旅行並不衝突, 說不定我走著走著想回家了, 就會立馬選擇最近的火車站, 回家陪伴父母。

記者:什麼時候正式開始的, 到目前為止持續了多久?旅行的資金從何而來?

郭利龍:從2011年就開始了, 從黑龍江經過內蒙古、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陝西、西藏到達尼泊爾、印度, 整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左右。

後來就斷斷續續地在行走, 到目前為止, 已經有7年時間了。 旅行資金主要來源於自己早年的工作收入以及朋友們的資助。

記者:在旅行過程中有沒有想過放棄, 或者遇到過哪些困難, 能夠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是什麼?

郭利龍:困難的話, 比如在冬天, 頭髮上稍微沾點水就會結冰, 還有就是走到偏僻的地方沒有飯館、賓館, 但是自己都還是一直秉持著堅持下去的原則一步一步地走了下來。 而在每個城市, 都會有朋友來看我, 有的人全家都關注了我的微信, 上到八旬爺爺奶奶, 下至二三歲的小孩, 有的人帶著孩子和我合影, 說是讓孩子學習我身上吃苦耐勞, 堅韌的品質, 這讓我很受觸動。

記者: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今後的目標是什麼?

郭利龍:最大的收穫就是將以前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進行對比,然後發現了之前自己眼界的狹隘,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對我的眼界的開闊,讓我不斷認識這個世界。我的目標就是走遍全球,先走到中亞,然後到歐洲,然後遊歷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這可能會用去我5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但是我願意去做。將來,我或許會將旅行遊記出書成冊,出版中英文版本,分享給全世界。

郭利龍:最大的收穫就是將以前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進行對比,然後發現了之前自己眼界的狹隘,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對我的眼界的開闊,讓我不斷認識這個世界。我的目標就是走遍全球,先走到中亞,然後到歐洲,然後遊歷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這可能會用去我5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但是我願意去做。將來,我或許會將旅行遊記出書成冊,出版中英文版本,分享給全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