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化周口|河南省商水縣譚莊鎮

在閱讀本文前, 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 , 這樣您就可以收到《文化周口》原創文章了。 挖掘、整理當地文化資源能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傳播傳統文化知識、關注《文化周口》瞭解家鄉文化。

 譚莊鎮位於商水縣西部邊陲, 周漯公路中段。 全鎮35個行政村, 59000人, 84000畝耕地。 地勢西高東低, 海拔高度49米, 總面積90.5平方公里, 土質以黃土、黑粘土為主, 境內有枯河、汾河、南幹渠、托兒溝、付韓溝、大雁溝交錯相連。 周漯公路、漯周界高速公路、漯 阜鐵路呈三條平行線橫貫東西, 107國道複綫在境內貫穿南北, 地理位置優越, 交通十分便利, 是商水縣對外開放的“視窗”和文明繁榮的“西大門”, 1997年被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

譚莊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 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 近年來, 鎮黨委、政府在搞好糧食生產的同時, 按照“圍繞農業結構調整主體, 突出名優特稀雜果特色, 建好周漯公路兩側‘萬畝雜果走廊’, 繪就譚莊‘雜果之鄉’藍圖”的工作思路, 狠抓雜果、棉花、瓜菜等經濟作物生產, 全鎮發展布朗李、凱特杏、油桃、甜柿、草莓等名優特稀雜果10000餘畝, 瓜菜8000畝, 糧經比例達到5:5。 鎮裡以高產高效示範園和農業高科技示範園為龍頭, 輻射帶動全鎮發展特色高效農業,

初步形成了橋東的甜瓜, 大曹的棚菜, 大連湖的西瓜, 三李的苗圃, 韓村、鐵爐、馬村的棉花等種植專業村和焦城的蛋雞, 鐵爐、韓村的黃牛, 玉寨的獺兔, 候莊的生豬等養殖專業村, 拉長了產業鏈條, 帶動了產業升級。 林業生產以用材林為重點, 科學調整林業結構, 突出精品林特色, 全鎮種植用材林180萬株, 林木蓄含量達9萬立方米。

鎮黨委、政府按照“強農重工, 搞活流通”的工作思路, 進一步放寬優惠政策,優化企業外部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全鎮發展企業328家,其中百萬元以上的5家,工業區內初步形成農副產品加工、車輛配件、建材、化工、運輸、食品、商業等七大行業。至2001年底,全鎮四級企業產值21700萬元,上交稅金351萬元,從業人員2176人。

近年來,譚莊鎮黨委、政府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對鎮區老街進行改造,對北起鎮政府、南至火車站的“勤政路”進行了拓寬硬化,新建了鎮政府至工業社區的商品樓和周漯公路兩側千米商業走廊,深挖了公路兩側長達3公里的下水道,更新建設綠化帶300個,新植觀賞林木3000餘棵,綠化面積27000平方米,實現了“白天淨起來,晚上亮起來,四季綠起來,鎮貌美起來”的目標。

文化周口|編輯部

關注文化周口頭條號:傳播周口文化故事,感受文化周口魅力;關注文化周口瞭解家鄉文化。

進一步放寬優惠政策,優化企業外部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全鎮發展企業328家,其中百萬元以上的5家,工業區內初步形成農副產品加工、車輛配件、建材、化工、運輸、食品、商業等七大行業。至2001年底,全鎮四級企業產值21700萬元,上交稅金351萬元,從業人員2176人。

近年來,譚莊鎮黨委、政府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對鎮區老街進行改造,對北起鎮政府、南至火車站的“勤政路”進行了拓寬硬化,新建了鎮政府至工業社區的商品樓和周漯公路兩側千米商業走廊,深挖了公路兩側長達3公里的下水道,更新建設綠化帶300個,新植觀賞林木3000餘棵,綠化面積27000平方米,實現了“白天淨起來,晚上亮起來,四季綠起來,鎮貌美起來”的目標。

文化周口|編輯部

關注文化周口頭條號:傳播周口文化故事,感受文化周口魅力;關注文化周口瞭解家鄉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