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1歲學霸大學本科畢業 能說四門外語:別叫奶奶,叫我同學

2月4日上午, 天津大學網路教育學員舉行了現代遠端教育2018年首場畢業典禮。 這場畢業典禮吸引了不少媒體到場, 因為畢業生中, 有一位特殊的同學——81歲的畢業生薛敏修。

經過4年的學習, 薛敏修終於拿到了她的大學本科畢業證。 手捧畢業證, 薛敏修的臉上掛著笑容, 她說:“別叫我薛奶奶, 叫我薛敏修同學。 ”

學霸奶奶如何煉成?

生命的意義在於挑戰自己, 完善自己

在畢業典禮上, 薛敏修作為畢業生代表上臺講話, 她說:“相信你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我, 其實有的人會想, 像我這個年紀的老人更適合在家裡種花養草, 度過安逸的晚年時光。 但我不甘於這樣的生活, 我覺得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挑戰自己, 完善自己, 所以我要感學天津大學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 把年少時未完成的夢想變成現實, 當你長大, 你會發現成功的定義在於改變。 對我來說, 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真實的生活,

不要屈服於同齡人的壓力。 ”

在薛敏修的心中, 一直有一個大學夢。 她多次參加高考, 從未放棄。

薛敏修1936年12月出生于天津。 1954年8月從當時的鐵道部哈爾冰衛生學校藥劑學專業畢業(中專), 畢業後被分配至西安的鐵道部臨潼療養院工作;1957年8月被西北大學錄取,

但因單位當時拒絕放行未果;1958年回到天津, 1959年再次參加全國高考未被錄取; 2013年, 從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畢業電子商務專業畢業, 獲得大專學位。 同年三次參加全國高考, 未達三本線; 2014年報考天津大學網路教育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專升本), 被錄取。 2018年1月20日, 拿到天津大學電子商務專業本科證書。

薛敏修告訴紅星新聞, 自己在上學讀書的年紀時學習並不認真, 但到了工作崗位上, 才真正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薛敏修說, 自己曾經的工作與藥品分類有關, “上世紀50年代, 我所接觸到的藥品都是拉丁文, 所以當時學習了拉丁文。 ”後來, 薛敏修一度被調離了工作崗位, 1982年當她再次回到自己原來的工作崗位時,

已經過去26年, “我感覺簡直變了, 我再次回到以前工作的藥庫, 所有藥品的說明書都改成了英文, 我全都不認識了, 我不得不用英文對照拉丁文, 查看藥品分子結構。 ”從那時起, 薛敏修決定要學習英文。

“我每天5點起床, 開始聽廣播, 廣播裡有一個台在這個時間專門教英文。

”這樣自學了一段時間英語後, 薛敏修自覺效果不夠好, 退休後, 她又專門報了一個英文培訓班學習。 有了一定英語基礎之後, 有一次她看見了老年大學的法語課程, “學習英語後, 我掌握地不太熟練, 我就想乾脆學習一門新的語言, 英文和法文也有一定相通之處, 我還可以借法文來理解英文。 ”抱著這樣的想法, 她又學習了法文。 加上當年中專裡學習的俄語, 如今薛敏修已經學習了4門外語。

學霸奶奶如何上課?

每天5點起床, 除了吃飯鍛煉就是學習

2014年, 薛敏修被天津大學網路教育學院電子商務專業錄取。 該專業要求學生在2年半至4年半的時間內, 學完包括專業課、實踐課、理論課等18門學科。 薛敏修如今學習新知識的體力和能力, 自然比不上年輕的同班同學,於是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早早開始學習,每天除了吃飯和鍛煉,其他時間都花在鑽研學習上,“我連飯都不做,因為我一個人生活,所以就在外面隨便吃點。”

薛敏修所學的專業,需要大量涉及電腦知識,這也是薛敏修最薄弱的環節。張軍是薛敏修的班主任,張老師說:“我們這個專業的特點是老師可以遠端授課,但是薛敏修對電腦知識不熟練,於是她就一趟趟地往學習指導中心跑。”張老師稱,薛敏修是全班最勤奮的一個學生,在薛敏修家附近,有一個遠端教育的學習指導中心,自己在家琢磨不透電腦知識時,薛敏修總是一次次跑到指導中心,請老師幫忙指導。

電腦這門課程,薛敏修一共考了6次,最終合格。熟練掌握電腦操作後,薛敏修獲得了很多快樂,“我喜歡花,我自己種不好,現在我看到好看的花兒,可以把它們拍下來,然後用電腦軟體,把它們做成各式各樣的,我就可以不時拿出來欣賞。”

在班主任張軍眼中,薛敏修對學習的熱情和毅力,是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對學習,她始終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

學霸奶奶學習的追求

“我是來學知識的,我對證書沒那麼重視”

薛敏修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從學習中獲得的快樂遠比得到證書大得多。“我對證書沒那麼重視,我是來學習知識的。”近段時間,媒體對薛敏修的故事,也進行了大規模報導,薛敏修很“較真”,因為報導中的一個字,惹得她不開心了。“我看到有的報導說我會五國外語,我能說法、英、俄、拉丁四門語言,加上了中文,才是五門。”薛敏修說,“文章裡用了‘會’字,這些語言當中,有些我並不熟練,所以不能講我‘會’,只能說是我能說。”

當紅星新聞記者問薛敏修,為什麼對學習有如此高的熱情時,她說:“我想動腦,腦子不用容易退化。學習,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薛敏修說,家人並不支持自己對學習的追求,“他們嫌我家裡書太多了,到處扔著。但是我不管,我一個人生活,隨他們說去。”薛敏修說自己的大學四年求學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正如她在畢業感言裡說的那樣:“逆境來臨的時候,你才會真正認識自己。”

有人把薛敏修稱作“終生學習的榜樣”,對於這個稱呼,薛敏修覺得並不合適,“不要把我當做榜樣,我學生時代也很愛玩,後來才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我希望現在的大學生都能珍惜自己所處的時代,認真學習。”

對於今後的打算,薛敏修的答案很謙虛:“我覺得自己的學習還不深不透,我還要繼續複習電腦知識。我家裡還有一本《電腦英語》的書,我準備好好學習,這樣正好把電腦和英語兩方面的知識都結合起來了。”

在畢業典禮結束後,天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李振宇告訴紅星新聞,遠端教育多是通過移動端進行學習,多以30歲~40歲年齡階段的學生居多,但隨著現在老齡學員越來越多,現在學院也為老齡學員提供適當的面授輔導,“薛敏修老人是我們接收過的年齡最大的學員,她對知識的熱情和堅持,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紅星新聞記者丨 沈杏怡 天津攝影報導

自然比不上年輕的同班同學,於是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早早開始學習,每天除了吃飯和鍛煉,其他時間都花在鑽研學習上,“我連飯都不做,因為我一個人生活,所以就在外面隨便吃點。”

薛敏修所學的專業,需要大量涉及電腦知識,這也是薛敏修最薄弱的環節。張軍是薛敏修的班主任,張老師說:“我們這個專業的特點是老師可以遠端授課,但是薛敏修對電腦知識不熟練,於是她就一趟趟地往學習指導中心跑。”張老師稱,薛敏修是全班最勤奮的一個學生,在薛敏修家附近,有一個遠端教育的學習指導中心,自己在家琢磨不透電腦知識時,薛敏修總是一次次跑到指導中心,請老師幫忙指導。

電腦這門課程,薛敏修一共考了6次,最終合格。熟練掌握電腦操作後,薛敏修獲得了很多快樂,“我喜歡花,我自己種不好,現在我看到好看的花兒,可以把它們拍下來,然後用電腦軟體,把它們做成各式各樣的,我就可以不時拿出來欣賞。”

在班主任張軍眼中,薛敏修對學習的熱情和毅力,是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對學習,她始終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

學霸奶奶學習的追求

“我是來學知識的,我對證書沒那麼重視”

薛敏修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從學習中獲得的快樂遠比得到證書大得多。“我對證書沒那麼重視,我是來學習知識的。”近段時間,媒體對薛敏修的故事,也進行了大規模報導,薛敏修很“較真”,因為報導中的一個字,惹得她不開心了。“我看到有的報導說我會五國外語,我能說法、英、俄、拉丁四門語言,加上了中文,才是五門。”薛敏修說,“文章裡用了‘會’字,這些語言當中,有些我並不熟練,所以不能講我‘會’,只能說是我能說。”

當紅星新聞記者問薛敏修,為什麼對學習有如此高的熱情時,她說:“我想動腦,腦子不用容易退化。學習,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薛敏修說,家人並不支持自己對學習的追求,“他們嫌我家裡書太多了,到處扔著。但是我不管,我一個人生活,隨他們說去。”薛敏修說自己的大學四年求學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正如她在畢業感言裡說的那樣:“逆境來臨的時候,你才會真正認識自己。”

有人把薛敏修稱作“終生學習的榜樣”,對於這個稱呼,薛敏修覺得並不合適,“不要把我當做榜樣,我學生時代也很愛玩,後來才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我希望現在的大學生都能珍惜自己所處的時代,認真學習。”

對於今後的打算,薛敏修的答案很謙虛:“我覺得自己的學習還不深不透,我還要繼續複習電腦知識。我家裡還有一本《電腦英語》的書,我準備好好學習,這樣正好把電腦和英語兩方面的知識都結合起來了。”

在畢業典禮結束後,天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李振宇告訴紅星新聞,遠端教育多是通過移動端進行學習,多以30歲~40歲年齡階段的學生居多,但隨著現在老齡學員越來越多,現在學院也為老齡學員提供適當的面授輔導,“薛敏修老人是我們接收過的年齡最大的學員,她對知識的熱情和堅持,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紅星新聞記者丨 沈杏怡 天津攝影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