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對不起,我做不到有錢、聽話、讓你們有面子

又要到過年了, 在這個情感濃度極高的日子裡, 無數的感動在發酵, 同時無數的矛盾也在升級。 很多人甚至為了避免矛盾選擇不回家過年。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親子關係, 有的是共同成長的夥伴, 有的是良師益友, 還有的是上輩子的冤家。 每個家庭也都有不一樣的矛盾, 但是都期盼著, 能有和解的一天。

在球場叱吒風雲的郎平, 生活中只想做一個平凡的母親;舞臺上迷妹無數的馬伯騫, 在家卻是讓爸爸頭痛的“混小子”。

優栗君對話4個截然不同的家庭

聽每個家庭的矛盾與和解

你和父母間有過最嚴重的矛盾是什麼?最後得到解決了嗎?

你的遇到的矛盾也許全世界的孩子也都遇到了。

@愛情啞巴岐:

我做不到他們希望的那樣:有錢, 聽話, 無條件為家人付出, 讓他們處處有面子。

@暗黑少女龜:

我想留在上學的城市找工作, 他們篤定了要我回來小城市當公務員吧。

結局就是, 我現在回來一次一次地參加考試。 不得不說, 我爸媽很會說服人, 從來不和我吵鬧, 慢慢告訴我, 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 有點不甘心, 可又做不到真的和他們大吵大鬧。

@火車慢些開:

逼我找物件, 不找就生氣, 我覺得一個人挺舒服的。

@岩木:

婚姻及後代。 西北農民家庭, 父親重度直男癌、大男子主義, 母親也是普通農民家庭婦女, 對於他們來說, 不婚或者不要孩子, 簡直大逆不道。 自己今年馬上34歲了, 之前沒談物件, 現在談了八個月, 兩個人處得很好, 但婚姻觀念淡泊, 都想丁克的。 看父母老去, 還為婚姻的事情鬧的家裡氣氛很僵, 但我依然要堅持自己的生活。

@張小在是KJJ的下體飯:

我的媽媽性格比我更幼稚,

更軟弱。 每天24小時都在跟我和我爸爸撒嬌, 我爸爸可以哄著她, 而我卻不想每時每刻寵溺她。 有些時候我下班了, 也很累很累, 她在一旁撒嬌式地說, 自己今天多辛苦, 我就很煩躁。 爸爸做手術, 她直接嚇蒙了哭倒在親戚懷裡, 我一個人去送活體檢查一個人辦手續……矛盾稱不上, 頂多是抱怨吧。

@Aloha:

最嚴重的矛盾是, 父母離婚以後媽媽去相親, 問我意見, 我和家裡其他人都非常不滿意。 我反應激烈, 言語上流露出來這種情緒。 這種矛盾比爭吵還可怕。 最後我花了很長時間去適應這個變化, 覺得重建一個家庭真的不容易, 我還是希望媽媽幸福。

@Chelsea:

出櫃, 沒解決。

@君心:

其實很父母間的矛盾根本三言兩語道不明也說不清, 既深愛著他們,

但和他們一起生活又等同於折磨自己。 互相都過於干涉對方的生活, 大部分時候都是無道理可講的。

長時間以來都會自我安慰道:可能大家的父母多少都是這樣, 我想我和他們在一起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責任。 解決?那是終生難題。 心理諮詢師告訴我改變他們是一項極其繁雜且耗財耗時的工作, 所以他建議我“改變自己”。 父母年紀大了, 讓他們“推翻”再“重建”, 或者說意識到他們對我的傷害, 這個結果我很想要, 但過程太折磨他們了。

所以, 我沒有選擇。

@顧青九:

我父親賭博成癮, 在外面欠了很多錢, 還不工作, 一直是我媽媽在養家。 脾氣很暴躁, 動不動就罵人, 一直和我媽媽吵架, 因為我和他作息不一樣, 小時候幾乎不怎麼見得到,

所以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 延續到現在, 就是我和他基本不溝通。

@劉馬太:

我媽總抱怨我不會“社交”, 這種抱怨其實是厭惡, 總說:你一點都不會社交, 誒!有一次我和我爸為了“該要買多大的冰箱”吵起來了, 吵到最後空氣都安靜那種。

@大萌牌:

畢業後, 和我爸關係非常緊張, 經常一言不合就吵架, 都是短暫和好, 感覺無法和解了。 上個月大吵一架, 現在回想起來也很難受, 我甚至很想找心理醫生諮詢一下。 原因我自己說不清楚, 不過有一點肯定的是我倆相互看不上。

@向陽的熊七:

我從小因為計劃生育沒在家裡長大, 六歲前在舅舅家, 六歲到小學畢業在姑媽家, 之後初中到研究生全是住在學校裡。 雖然在家有吃的什麼的都是平分, 但我總覺得父母對我沒有那麼親近。倒沒什麼大的矛盾,可是從上大學以後一個月至少一次夢到和家裡吵架,甚至決裂。

@老畢:

我和我後媽關係十分尷尬,導致我和我爸關係也挺尷尬。

@不亂不甘心綜合症患者:

印象比較深的是偏心吧,小姨的兒子從小住在我們家,我媽待他像自己親兒子一樣,但一碗水總是不能端平,所以每年回家都會吵,但吵完可不會有啥變化。不過我也越來越大,有的時候也懂得讓步,就是每次一急了就特別容易說傷人的話。

@gavin:

公司離家很遠,雖然在同一城市,還是在公司附近租了個房子,房租也很便宜450,我覺得還行。父母覺得不是長久之計,決定要在公司附近買房,我是反對的,一來給家裡添加負擔,二來覺得沒必要,不是一定公司在哪,家就要在哪,萬一那天跳槽了呢?

@blue範美眉:

我記得是跟我媽,那年剛生完孩子。去媽媽家住了幾個月。然後有次孩子大便了。我媽擦的當時沒弄乾淨。然後我喊了老公再打點水來。然後我媽就生氣了。我還記得那段時間我媽還趕我回家。總之我覺得我現在都有點怕我媽這樣。太敏感了。我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她這樣,我還不能向任何人訴說。

@莫言:

一直比較聽話,結婚後因為婆媳關係和父母爭吵過多次,一般我會在父母面前為妻子辯解,在妻子面前為父母辯解。我自認為保持中立,平等對待。但常常兩邊受氣,兩線作戰。雖然痛苦,但長期堅持下來也增進了雙方不少瞭解。在這過程中,有幾次母親認為我太偏袒妻子對我失望透頂不理我;妻子認為我什麼都是父母對,爭吵起來我臉上被抓不敢出門。

多數家庭應該都有這些矛盾,我盡力去處理,增進理解,勇當夾心餅乾,現在結婚五年,效果還算理想。事實上,就算沒有妻子,和父母爭吵也會有。隨著年齡增長,不可能一直是個乖兒子,對事情會有自己的認識,父母不會再是那個什麼都能辦到,什麼都對的英雄。走下神壇,這是一個階段,現在的我很少再爭,即使覺得他們不對也儘量順著。我努力給父母妻子洗腦:一家人間,開心最重要,對錯其次。

@Midnight時:

家人的重心不在我身上,從小學到現在馬上畢業,所以根本矛盾不起來,可能因為我是家裡老么,他們的重心都在我哥身上,對我有點不聞不問。我並不喜歡她們對我的這種迷之自信 。有時還想她們多嘮叨我幾句。

@小姚:

爸爸坐牢14年,出來後,答應給我一個安定的生活,結果不到兩年,就以死緩的名義再進去了。留下一堆爛攤子,我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回家過年,一個也行。

但我總覺得父母對我沒有那麼親近。倒沒什麼大的矛盾,可是從上大學以後一個月至少一次夢到和家裡吵架,甚至決裂。

@老畢:

我和我後媽關係十分尷尬,導致我和我爸關係也挺尷尬。

@不亂不甘心綜合症患者:

印象比較深的是偏心吧,小姨的兒子從小住在我們家,我媽待他像自己親兒子一樣,但一碗水總是不能端平,所以每年回家都會吵,但吵完可不會有啥變化。不過我也越來越大,有的時候也懂得讓步,就是每次一急了就特別容易說傷人的話。

@gavin:

公司離家很遠,雖然在同一城市,還是在公司附近租了個房子,房租也很便宜450,我覺得還行。父母覺得不是長久之計,決定要在公司附近買房,我是反對的,一來給家裡添加負擔,二來覺得沒必要,不是一定公司在哪,家就要在哪,萬一那天跳槽了呢?

@blue範美眉:

我記得是跟我媽,那年剛生完孩子。去媽媽家住了幾個月。然後有次孩子大便了。我媽擦的當時沒弄乾淨。然後我喊了老公再打點水來。然後我媽就生氣了。我還記得那段時間我媽還趕我回家。總之我覺得我現在都有點怕我媽這樣。太敏感了。我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她這樣,我還不能向任何人訴說。

@莫言:

一直比較聽話,結婚後因為婆媳關係和父母爭吵過多次,一般我會在父母面前為妻子辯解,在妻子面前為父母辯解。我自認為保持中立,平等對待。但常常兩邊受氣,兩線作戰。雖然痛苦,但長期堅持下來也增進了雙方不少瞭解。在這過程中,有幾次母親認為我太偏袒妻子對我失望透頂不理我;妻子認為我什麼都是父母對,爭吵起來我臉上被抓不敢出門。

多數家庭應該都有這些矛盾,我盡力去處理,增進理解,勇當夾心餅乾,現在結婚五年,效果還算理想。事實上,就算沒有妻子,和父母爭吵也會有。隨著年齡增長,不可能一直是個乖兒子,對事情會有自己的認識,父母不會再是那個什麼都能辦到,什麼都對的英雄。走下神壇,這是一個階段,現在的我很少再爭,即使覺得他們不對也儘量順著。我努力給父母妻子洗腦:一家人間,開心最重要,對錯其次。

@Midnight時:

家人的重心不在我身上,從小學到現在馬上畢業,所以根本矛盾不起來,可能因為我是家裡老么,他們的重心都在我哥身上,對我有點不聞不問。我並不喜歡她們對我的這種迷之自信 。有時還想她們多嘮叨我幾句。

@小姚:

爸爸坐牢14年,出來後,答應給我一個安定的生活,結果不到兩年,就以死緩的名義再進去了。留下一堆爛攤子,我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回家過年,一個也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