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梅姨首次訪華,外媒最關注這兩件事

62歲的梅姨終於來了。 其實, 早在2016年, 履新不久的梅姨就收到了正式訪華的邀請, 但直到現在才現身。

當然, 這並不能說梅姨沒有誠意。 過去一年來, 脫歐談判、提前大選引發的政局混亂、連續恐怖襲擊事件就已經讓梅姨心力交瘁。

儘管此時情況並沒有更好一點, 梅姨還是趕在春節前完成了首次訪華。

與英國四面楚歌的境況相比, 梅姨到中國的三天時光有點像休假。 黃鶴樓、故宮等傳統特色建築, 網友們的關懷(北京天冷, 記得穿棉褲), 讓梅姨可以暫時放鬆心情, 喘上一口氣。

但該來的總會來。 作為英國首相,

梅姨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任何動作, 本身就引人關注。 國是君梳理之後, 發現外媒最關心梅姨此行的兩個問題。

梅姨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

如果你經常關注國是君的話, 可以發現1月初,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時, 外媒對這個問題也情有獨鍾。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 雖然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許多發展中國家支持, 但主要西方發達國家還未正式表態加入。

按照新加坡《聯合早報》說法, 這“使得此項目欠缺國際代表性, 中國一直希望拉攏英法等西方大國為其月臺”。

按理說, 因為有一個先例, 梅姨很有可能率先表態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那是2015年, 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在西方世界中率先加入由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推動了其他發達國家加入。

今年年初馬克龍訪華, 在中法發表的聯合聲明中, 法方表示歡迎“一帶一路”倡議。 因此, 梅姨是否也讓英國支持該倡議也令人關注。

結果有點意料之中, 又有點意料之外。 梅姨是這樣說的, “英方願推進同中方‘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

探索在創新、金融、保護智慧財產權、人工智慧等領域合作”。

顯然, 這是梅姨從口頭上為“一帶一路”倡議月臺。 當然, 梅姨還強調了一點, 她表示, 兩國將繼續共同努力, 確保這一努力“符合國際標準”。

國是君在這裡想說, “國際標準”這四個字的分量尤其重。 因為西方國家不願參與進來, 就是抱著不信任的態度。

美國《紐約時報》的一段話很能說明這一點, “美國及歐洲政策制定者感到不安, 他們擔憂它將成為倒向中國影響和利益的工具”。

事實上, 這些小心思, 豈能能瞞得住我泱泱大國?

1月31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專門說了, 中方一貫遵循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 也一貫遵循市場規律和相關規則。 如果沒做到這個要求, “一帶一路”建設也不會取得如此大的進展和成功。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王義桅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析:“西方國家擔心‘一帶一路’會把中國方案和標準變成世界標準, 抵消他們的影響力, 但中國其實根本沒想過要另起爐灶。

相反的, 如果西方國家不參與‘一帶一路’, 形成中國倡議和西方體制對抗的局面, 反而對大家都不好。 ”

從某種程度上說, 梅姨為“一帶一路”倡議月臺, 也是挺有說服力了。 不過, 英國《衛報》引述官方消息稱, 英中並沒有簽署關於“一帶一路”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作為支援的表達方式, 諒解備忘錄在國際關係中具有比口頭聲明或聯合公報更具約束力的特點。

脫歐後, 中英貿易走向如何?

此次梅姨出訪, 還有一個重頭戲, 就是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想必大家也知道, 梅姨訪華的“豪華”商業團包含40多家企業、高校和貿易團體的代表, 涉及金融、貿易、醫藥、教育等眾多行業, 有人戲稱這簡直“搬空了英國”。

最後, 中英簽署90億英鎊經貿合作協定。 吃貨們可能比較關心的是,6個月內,英國牛肉就可以上餐桌了,一系列英國乳製品也將出口到中國。

當然了,梅姨訪華,我們不能僅僅看簽下多少大單。這不,英國計畫於2019年3月退出歐盟,沒有了歐盟的“呵護”,梅姨得提前為英國作打算。而中英今後的貿易關係走向如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美國CNBC援引分析人士觀點稱,梅姨此次訪問正值英國就退出歐盟展開談判之際,這些談判讓英國更需要向東看。

英國路透社也認為,在2016年公投決定退出歐盟之後,英國正試圖重塑自己,成為全球貿易大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英國希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名單上高居榜首。

《紐約時報》報導稱,梅姨和連續幾任英國首相一樣,把貿易、投資和增強信心的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並願意讓英國成為中國在歐洲的一個可靠、有競爭力的據點。

事實上,梅姨自已也表示:“英國離開歐盟之後,將會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國家,建立自己的貿易關係,而中國也是我們希望,建立更多貿易關係的國家之一。”

那麼,梅姨此行在中英貿易關係上有何收穫?

“我們與中國開啟了聯合貿易與投資評估,這是努力的第一步”。梅姨說。國際貿易大臣Liam Fox認為,這最終可能為自由貿易談判鋪平道路。

《太陽報》透露,梅姨表示,一旦英國退出歐盟,英國將能夠與中國簽署一項意義深遠的貿易協定。

對此,有人歡喜,也有人憂愁。

美國《華盛頓觀察報》充滿醋意地說,英國得到了優惠的經濟待遇,而中國得到了美國最親密盟友的“默許”。反過來,這也鼓勵美國的其他盟友效仿英國的做法,從而削弱美國的影響力。

新加坡《海峽時報》則大家讚賞,稱梅姨的訪華可以被認為是成功的,她推動了雙邊關係的發展,為進一步與中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無論外界怎麼看,此次訪華,就像梅姨說的,“英國和中國正在開啟‘黃金時代’的新篇章”,她還說:“隨著中國繼續開放,合作和接觸將確保其在全球舞臺上越來越大的作用不僅有利於中國,還有利於英國、乃至全世界。”

作者:孫秋霞

編輯:楊佳欣

吃貨們可能比較關心的是,6個月內,英國牛肉就可以上餐桌了,一系列英國乳製品也將出口到中國。

當然了,梅姨訪華,我們不能僅僅看簽下多少大單。這不,英國計畫於2019年3月退出歐盟,沒有了歐盟的“呵護”,梅姨得提前為英國作打算。而中英今後的貿易關係走向如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美國CNBC援引分析人士觀點稱,梅姨此次訪問正值英國就退出歐盟展開談判之際,這些談判讓英國更需要向東看。

英國路透社也認為,在2016年公投決定退出歐盟之後,英國正試圖重塑自己,成為全球貿易大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英國希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名單上高居榜首。

《紐約時報》報導稱,梅姨和連續幾任英國首相一樣,把貿易、投資和增強信心的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並願意讓英國成為中國在歐洲的一個可靠、有競爭力的據點。

事實上,梅姨自已也表示:“英國離開歐盟之後,將會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國家,建立自己的貿易關係,而中國也是我們希望,建立更多貿易關係的國家之一。”

那麼,梅姨此行在中英貿易關係上有何收穫?

“我們與中國開啟了聯合貿易與投資評估,這是努力的第一步”。梅姨說。國際貿易大臣Liam Fox認為,這最終可能為自由貿易談判鋪平道路。

《太陽報》透露,梅姨表示,一旦英國退出歐盟,英國將能夠與中國簽署一項意義深遠的貿易協定。

對此,有人歡喜,也有人憂愁。

美國《華盛頓觀察報》充滿醋意地說,英國得到了優惠的經濟待遇,而中國得到了美國最親密盟友的“默許”。反過來,這也鼓勵美國的其他盟友效仿英國的做法,從而削弱美國的影響力。

新加坡《海峽時報》則大家讚賞,稱梅姨的訪華可以被認為是成功的,她推動了雙邊關係的發展,為進一步與中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無論外界怎麼看,此次訪華,就像梅姨說的,“英國和中國正在開啟‘黃金時代’的新篇章”,她還說:“隨著中國繼續開放,合作和接觸將確保其在全球舞臺上越來越大的作用不僅有利於中國,還有利於英國、乃至全世界。”

作者:孫秋霞

編輯:楊佳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