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節你還那麼喜歡走親戚嗎?

時光的腳步總是那麼快, 馬上又該春節了, 很多人開始返鄉過年, “走親戚”是大多數尤其是農村春節傳統的習俗。 但最近這些年, 似乎農村人走親戚的頻率在變低了, 來往減少。

農村有句老話, 走親戚, 走親戚, 親戚不走也就不親了。 但到底為什麼現在春節大家越來越覺的走親戚沒勁了或者有的乾脆不愛走親戚了呢?大抵總結是以下的原因:

1、城鎮化迅速發展:外出務工(含商人、普通務工、公務員)的越來越多, 人越來越忙。

外出務工的人現在佔據了農村的大多數, 而工作單位的假期又短暫, 平常住所和活動交際範疇各不相同, 導致交流有代溝, 拜節已經逐漸成了一種形式上的應付。

2、現在通信網路業及其發達了, 微信、直播溝通更快捷, 現實來往便少了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 通信網路的全覆蓋, 現在大家用微信、QQ等交流很方便。 以前需要商量什麼事情只能面談,

關係也就拉近不少, 現在有了微信, 很多會面都沒必要了, 來往自然少了很多, 這也導致很多人見面感覺不如低頭手機控的自然。

3、農村人七大姑八大姨太多, 但真正關係好的少

農村家庭通常親戚網多, 平常也很難一一照面, 一般都是過年的時候聚到一起, 真正關係要好的有時候還不及網友的, 也就那麼三到四個。

以前的農村, 大家來往更多還有一點因素, 就是很多事情是需要互相説明才能完成的, 比如蓋房子, 都是在小範圍內自給自足。 而現在社會進步了, 更多情況下選擇請人出工錢解決, 親戚之間的依賴性瞬間變小了。

4、老百姓物質改善與文化信仰提升脫節, 親戚之間貧富差距拉大

過去一個村子裡大家物質經濟水準都差不多,

交往起來融洽。 現在多元化衝擊的貧富差距拉大之後, 一些國人的心理陋病如攀比之心、虛榮心、嫉妒之心陡然增加了, 衍生出很多面子問題, 容易讓人心生不悅。 每個人的幸福閾值都很低, 在人情冷暖之下, 不少人對走親戚也感覺身心俱疲。

5、80、90後夫妻的子女成為新生代, 囿於個人小圈子裡, 家長社會陪伴他們瘋狂擠佔一切可佔用的時間來讓他們不輸入起跑線上。

老一輩觀念淡化, 親戚間, 鄰里間來往越來越少, 人情淡漠自私化會越來越嚴重, 各人自掃門前雪, 各自過好一小片, 因此國家這幾年提倡記住鄉愁, 感恩民俗, 遵重鄰里, 宣導家風, 是這一代年輕人的義務, 否則再過十年二十年, 民俗鄉情將成為歷史。

當然, 以上的情況也不能以偏概全, 也有一些農村家庭依然保持過去的淳樸, 親戚之間其樂融融。 不知道你們那的情況如何, 又怎麼看待“走親戚”拜節這件事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